柯宇云 发表于 2010-8-20 12:11

回复 316# 张老五


    张老五如果真的碰到了很多轴承问题,现在数码相机都很方便,搞个有难度的问题带上照片发到论坛上来,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让zengxiaodong分析出个一二三四,岂不妙栽。

最好搞一个你们历经坎坷最终得到解决的问题,这样还知道答案,而分析者并不知道答案,很容易就非常主动地处于有利地位,随便就可以战而胜之!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0 17:47

回复 318# zengxiaodong


    真是再对也没有了,所以老百姓打医疗官司总是输,为啥啊?人家专业水平高,高到了把黑的说成了白的,咱也不知道的地步。
咱老百姓当然不懂这么多,咱只知道有人发烧了住院,结果再也没出来,原因据说是骨折。有人去割阑尾,结果发心脏病死掉了。是的,俺不知道这中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医院知道,因为人家专业啊,术业有专攻啊,水平有差异啊。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0 17:57

回复 321# 柯宇云


    接受你的建议
就请高手分析一下吧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0-8-20 19:38

回复 320# 柯宇云


   好了,我已经把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出了八九不离十!这下张老五可以大显身手了,请提出改进的方案吧!张老五提好以后,我再来给出我的改进方案,我可以保证,彻底解决该电机的轴承损坏问题!


至于张老五给出的照片,似乎是害怕别人分析出原因吧,否则至少应该象柯宇云一样多给出几张照片,既有全景又有近景,既有内外圈,又有滚动体,甚至还有保持架!

另外,轴承型号是什么?工作转速?负荷多少?温度?润滑脂用的是什么牌号?维护情况?损坏情况的简单描述等等,不会说提供了这些信息就是泄漏出了答案,就能很容易给出结论吧!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0 20:22

回复 324# zengxiaodong


    我感到了跟某些日本人谈事情时候的感受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0 20:25

回复 324# zengxiaodong


    我感到了跟某些日本人谈事情时候的感受。
   我看到了跟医院闹医疗纠纷时候的情形。
    如果我的交警的话,这世上就没有需要解决的交通事故了。“事故了不是?事故前你车速多少?精确到米,什么?不知道,这都不知道,你全责!自个回去处理吧,甭来烦我”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0-8-20 20:40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0-8-20 20:47 编辑

你既然这样说,我真是太高兴了,求之不得!下面即使你提供那些必要的信息,我也不会再进行分析了,岂不妙哉!



老五啊,还是提提您的宝贵意见,看看如何改进柯宇云的电机轴承吧!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0 21:09

正如某些日本人常用的招数。什么?你提供不了事故当天事故地点的确切温度和湿度,这样的话我就不用分析原因了。
至于柯宇云的轴承么,按您的宝贵意见,把运行温度控制在120度以上就行了。如果因此还出了问题,一定是安装选型和使用方面的问题,绝对不可能是轴承及轴承厂商的问题。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0-8-21 00:51

看来是曳引机上用的的轴承
这种曳引机是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万源公司生产的吧。
因为是永磁的,需要变频控制,这就有一种可能造成轴承的损坏。那就是轴电流,不过看相片很像。
建议轴承接地。
再有一个问题,这种轴承适合不适合这种场合?大多厂家生产的内转子曳引机电机其前轴承基本都用调心滚子轴承。这种轴承可以自动调整安装误差。
以上只是猜测,还需要设计者认真考虑细节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0-8-21 00:54

不好意思。看错了,机器上用的是调心滚子轴承。

柯宇云 发表于 2010-8-21 10:16

回复 329# 电动无限


    这个不是曳引机上用的轴承,而是铁矿山里球磨机用的电机,带一级齿轮箱。另外,轴承好像本身就是接地的,还怎么接地呢?我实在不明白接地的含义和具体的方法。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1 10:29

肯定不是轴电流,轴电流损坏不是这种特征。
接地其实也很简单,做一个小型的碳刷盒,装在端盖上,里面装上碳刷,碳刷接触在轴上。刷辫用导线同端盖连接即可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1 10:46

本帖最后由 张老五 于 2010-8-21 10:49 编辑

至于说到轴向力,电机上受到轴向力的原因,大概如下:
1、电机本身的,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理论上电机是没有轴向力的,当然可能性也是有的,比如叠片异常地不平整,只是这种情况极少见,而且,一望即知
2、负荷产生的轴向力。一般轧机轴向力比较大,某些类型的风机泵和压缩机也会产生轴向力。不过既然柯宇云说的负荷是矿山的球磨机,那么这个轴向力不会太大,而且,经过了联轴器以后,会更小。这一点取决于联轴器的形式。不过,球磨机的轴向力是冲击形的,平均值并不大,但瞬时值可能会很大。
3、电机安装产生。比如电机同负荷之间的对中,在轴向方向偏差过大,这个,测量一下即知。
4、还有一种,由于联轴器产生的。某些类型的联轴器,比如齿轮联轴器,在安装不良的时候,也会产生轴向力。
说到这个轴承,轴向力的可能不能排除,但如果说由于轴向力的原因,双列轴承变成了单列轴承,我看未必。另一列辊道上的磨损是很明显的。
顺便问一句柯宇云,两个轴承是怎么配置的,哪个在负荷侧哪个在非负荷侧?

柯宇云 发表于 2010-8-21 10:50

本帖最后由 柯宇云 于 2010-8-21 11:09 编辑

回复 333# 张老五

那肯定是大轴承在负荷侧,小轴承在非负荷侧!

另外,双列轴承变成了单列轴承,这点我觉得是没有疑问的,另一列的滚动体和滚道几乎可以说是完好无损!

接地炭刷不会有运行噪声吗?

另外,轴承固定端应该是双向固定的吧,每个轴承限定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这应该是常规的设计,也便于安装和调整!

联轴节是螺拴橡胶型的,对中情况很好也反复检查过,损坏的特征是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噪声和振动,最后只好解体更换,目前还有几台出现了噪声但是没有进行更换,至于损坏哪一列没有特别注意。



对了,问得这么仔细了,您应该100%可以给我解决问题了吧!{:1_432:}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1 10:52

本帖最后由 张老五 于 2010-8-21 11:06 编辑

回复 334# 柯宇云


    那么,哪个是固定端?另外,联轴器是什么类型?硬连接?弹簧膜片式?螺栓连接加弹性橡皮圈?齿轮连接?损坏的轴承,不管大还是小,有什么规律?总是坏在哪一列?另一列滚子是完好的,但磨损还是很明显的吧?要么是照片的拍摄角度问题?接地碳刷的噪声跟轴承的声音比,可以忽略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1 11:11

回复 334# 柯宇云


    我不知道电机有没有双向固定的轴承配置,反正我没见过,我怀疑这种配置,电机轴一发热就该坏轴承了。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轴承两端固定,另一个轴承自由浮动,至于哪个固定哪个自由,好像不同厂家有不同的偏好。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轴向力引起的,那么应该有比较明显的规律,一是损坏多数发生在固定端,另一方面是,既然你用的是双列轴承,那么损坏应该发生在受力的那一端

柯宇云 发表于 2010-8-21 11:13

回复 335# 张老五


    照片的角度没有问题,那个痕迹是轴承正常运行后哪怕是空载运行一会都会有的运转痕迹,不是磨损!如果滚子和套圈有这样的痕迹,恰恰说明运转情况非常良好。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1 11:19

磨痕有深浅,何况,对轴承而言,并不存在空载运行的情况,电机空载,轴承并没有空载。如果这一列轴承真的是如某人所说基本不承载,那么也就基本没磨损。如果这一列是正常承载正常磨损,那么另一列也就不可能因为承载过大而损坏。它可能是由于受了过大的轴向而损坏,但不会是因为径向承载而损坏。

张老五 发表于 2010-8-21 11:24

再说说解决方案吧。
说实话,从你给出的信息来看,我仍然无法确定这个轴承的损坏是轴向力引起的,虽然这种可能无法排除,而且,可能性有点大。
假设,是轴向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改变轴承的配置和选型。好像有点麻烦,弄不好要改轴承室的尺寸和结构。简单地说,你把固定端改成球轴承,非固定端,如果是在负荷侧的,改成圆柱滚子轴承,这是非常常规的做法。非固定端如果是在非负荷侧的,继续沿用目前的轴承应该也行。

柯宇云 发表于 2010-8-21 11:33

本帖最后由 柯宇云 于 2010-8-21 11:38 编辑

调心滚子改成圆柱滚子,恐怕会出大问题,一个调心性能极好一个调心性能极差,就怕原电机设计加工时就要用上轴承的调心性能,当然调心性能没用上另当别论,另外深沟球轴承的调心性能似乎也不好。

你说没见过双向固定的配置,这点好像不太可能,只要留出适当的轴向游隙,发热伸长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也许你理解的双向固定与我说的不同,我说的是每个轴承限制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这应该是很常规的设计方案。例如大多数采用2个深沟球轴承的电机几乎都是这样配置的。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电机轴承问题终结者!!!——请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