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城 发表于 2020-12-25 14:08

为了方便理解,贴上两张图,其它都一样,只是畸变严重的是没有槽口的,波形正常的是有槽口的。

512606460 发表于 2021-4-15 21:21

点赞归纳很好,图文并茂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6-1 11:02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21-6-1 11:07 编辑

沙漠之城 发表于 2020-12-25 14:08
为了方便理解,贴上两张图,其它都一样,只是畸变严重的是没有槽口的,波形正常的是有槽口的。

无槽口的话,波印廷矢量没有通路了,电机性能会很不同!

这个帖子有坡印廷矢量的动画
https://bbs.simol.cn/thread-193967-22-1.html

沙漠之城 发表于 2021-7-1 11:16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6-1 11:02
无槽口的话,波印廷矢量没有通路了,电机性能会很不同!

这个帖子有坡印廷矢量的动画


看了你链接的帖子以及相应的动画,实话实说我对这个还真不懂。
我自以为的只是一个不同于寻常的电机结构而已,与有槽电机相比只是槽口位置的磁导不同而已 。好处是能相同输出的情况下有效减小电机体积,缺点是增加了漏磁。
能不能详细说说是如何不同,安川伺服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

沙漠之城 发表于 2021-7-1 11:25

波形畸变成这样我一度以为是我在软件设置上哪儿给弄错了,为此反反复复检查了无数次,最后发现是因为槽口闭合的原因造成的

十二飞帝 发表于 2021-12-15 12:00

本帖最后由 十二飞帝 于 2021-12-15 12:01 编辑

十二飞帝 发表于 2020-3-23 09:34
" 因此齿谐波的根源并不在定子齿槽,而在于当忽略定子开槽时,转子磁场本身的非正弦性。再说白点,即使这 ...

回过头再看这个问题,转子开槽后和转子不开槽时的所谓的转子磁场已经不是同一个磁场。转子开槽后即使转子励磁完全没有齿谐波磁势,但一定会有齿谐波磁密。
但是这个齿谐波磁密的频率应该和基波一致,反应到反电势中就不应该有这个谐波,我推测应该还是开槽又导致了这个转子磁势有了磁势的齿谐波。因为随着磁阻的不同,磁体的工作点也在变化,在开槽后有了齿谐波磁势也是有因可循的。

cyp419103 发表于 2021-12-22 14:43

精华好贴,值得学习,谢谢楼主

小飞侠070707 发表于 2022-3-29 13:26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10-2 19:47
线圈是一个滤波器,不同的线圈联结方式代表不同的滤波性能,也就表现为反电势波形的不同。

这句话怎么理解,能具体量化的分析一下吗?仔细阅读了您的论述,很多论点非常赞同,但是就反电势波形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能不能给出定量的表达式,不管是blv还是根据磁链求导,希望有定量的表达式后再分析各变量对波形的影响

Baiboo 发表于 2022-4-7 21:24

请问 我按照楼主的设计 出现这个是什么原因啊current value cannot be function of coordinate

sbc0527 发表于 2022-4-11 17:00

学习一下   按照步骤做一遍

home 发表于 2022-6-17 16:39

谢谢留个帖方便过来学习

shuibing1989 发表于 2022-11-17 19:23

学习,谢谢分享。。。。。。。。。。。。。。

shuibing1989 发表于 2022-11-17 19:27

学习,谢谢分享。。。。。。。。。。。。。。。。。

deviser2008 发表于 2022-12-14 16:31

基础很重要啊,补习

514463590 发表于 2023-6-25 19:15

不错,学习学习。

十二飞帝 发表于 2025-8-30 21:07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7-4 18:12
从哪里摘录来的?




曾老师,短距不能削弱电势齿谐波,却使齿谐波相位反向,我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用“线圈的滤波”来解释未免含糊其辞,我们应该深度剖析之!

十二飞帝 发表于 2025-9-4 21:00

十二飞帝 发表于 2025-8-30 21:07
曾老师,短距不能削弱电势齿谐波,却使齿谐波相位反向,我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用“线圈的滤波”来解释未 ...

    今天通过分别查看短距后上、下层边以及合成的反电势曲线,发现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劳曾老师出马了,我自问自答一下。
    虽然反电势中齿谐波和基波绕组系数相等,但是短距后相位会出现偏移。就4极24槽电机来说,短距后基波电势上下层边相位相差30电角度(2对极),齿谐波电势上下层边相位相差330电角度(22对极),假设以上层边电势相位为基准0度,则上下层的基波电势合成后到15度电角度位置,折合到22对极的电角度为11*15=165度(22对极);而上下层边的齿谐波电势则合成到了-15度电角度(22对极)位置,165-(-15)=180度(22对极),所以合成后,齿谐波电势和基波电势的相位相比合成之前偏离了180度电角度(22对极),可以理解为基波和齿谐波相对移动了半个齿谐波的周期,所以出现了短距和不短距相比,反电势中齿谐波表现出6个坑和6个峰的区别来。
结论:短距会使电势齿谐波发生相移。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ansoft中表面式(面贴式)永磁电机id=0控制及增去磁状态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