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发表于 2014-12-22 22:57

向风何处 发表于 2014-12-22 10:19
4极16槽能做到定子齿上每相绕组交替对称分布,并且匝数相等,方便绕线,不存在一个齿上存在激励,sin,cos ...

仿过,4极16槽不好。
另,有一中绕组算法,即使是6极16槽,也可以正余弦绕组分布均匀,不用考虑取整误差。

向风何处 发表于 2014-12-23 10:37

本帖最后由 向风何处 于 2014-12-23 11:45 编辑

如pat所说,4极绕组极对数在4 的情况下,绕组分布如图所示,是最简单地交替对称,精度如何就不知道了,仿真看看先。6极绕组极对数是2如图示。6极16槽如何实现没有取整误差呢?绕组如何排布?pat给指点指点。

dabao1988 发表于 2015-2-11 13:25

做过一点这方面的工作,学习了

weihaofree2014 发表于 2015-2-26 22:46

备好小板凳~~~~~~~

pat 发表于 2015-3-28 14:40

向风何处 发表于 2014-12-23 10:37
如pat所说,4极绕组极对数在4 的情况下,绕组分布如图所示,是最简单地交替对称,精度如何就不知道了,仿真 ...

关于16齿定子,转子如果是4对极,按照算法固然每个齿上绕组都是整数,但极槽配合造成的谐波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而如果是16齿,6对极对数,虽然算出来的每个槽绕组都不一定是整数,即使考虑到舍入误差,仿真出来的。解码误差要比16槽,4对极的好很多。
因为涉及一些核心内容,不便透露太多,只把结果放着对比给一下:







单看上面的波形,两个正余弦结果都很好,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

pat 发表于 2015-3-28 14:44





这两个图分别为16/6和16/4仿真结果的解码值及其与理想正余弦结果的对比,16/4的电气误差明显要高出不少。考虑到制造工艺什么的,肯定会超过+/-1°

pat 发表于 2015-4-16 23:56

上面的方法过于复杂,其实可以直接绘制正余弦的李萨茹图,理想的情况外包络为正圆形。

pat 发表于 2015-4-16 23:58


16/6的

16/4的,明显外包络不是正圆

yuanyehit 发表于 2015-5-21 14:13

pat 发表于 2014-9-17 21:03
有基于此,我根据前面设计的极槽数和绕组等设计了一款旋变,可在Ansoft里做个仿真:

当激励给7V,10kHz ...

楼主是否介意把磁阻式旋变的ansoft工程文件共享一下,让我们学习学习呢{:soso_e100:}

yuanyehit 发表于 2015-5-21 14:26

刚看到“涉及商业问题”,那就算了{:soso_e100:}

tonyjohnson 发表于 2015-6-16 14:24

普及了,我们用的多磨川的,国内赢双的也不错。西北所的也挺好。

wangjie5200 发表于 2015-6-17 08:24

tonyjohnson 发表于 2015-6-16 14:24
普及了,我们用的多磨川的,国内赢双的也不错。西北所的也挺好。

请问你是哪个公司的啊

wangjie5200 发表于 2015-6-17 08:28

pat 发表于 2015-3-28 14:40
关于16齿定子,转子如果是4对极,按照算法固然每个齿上绕组都是整数,但极槽配合造成的谐波误差是无法消 ...

能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吗?我这边需要搞旋变的人才

xzkiss4 发表于 2015-11-6 21:37

pat 发表于 2014-9-17 21:04
说到电气误差,一方面跟电磁设计有关:如极槽数选的不合理,极槽形状设计不佳,绕组匝数舍人误差或错绕等等 ...

pat您是做电机控制开发还是电机本体开发呢?有没有想过转行做电机控制?

shanhua 发表于 2015-12-13 09:14

我想问一下,ansoft仿真文件出来的信号波形,是通过什么解码的呢?是自己搭simulink电路还是?

pat 发表于 2015-12-13 10:42

shanhua 发表于 2015-12-13 09:14
我想问一下,ansoft仿真文件出来的信号波形,是通过什么解码的呢?是自己搭simulink电路还是?

很简单,自己根据求反正切处理的。:)

shanhua 发表于 2015-12-14 08:14

pat 发表于 2015-12-13 10:42
很简单,自己根据求反正切处理的。:)

那你是用的ANSYS处理的?还有就是转子位置与电角度误差关系图怎么得到的?请说的稍微详细一下,谢谢啦。

groo 发表于 2016-8-18 11:57

好贴,来观摩学习。。。

shanhua 发表于 2016-9-14 11:48

我想问一下pat大神,这个多摩川磁阻旋变绕组匝数以及在各齿上的绕制,你觉的
输出绕组匝数中theta会选用哪一种?
我看绕组有正弦分布绕组和正弦迭式分布绕组等,多摩川会选用哪一种?
我想对这个旋变进行精确建模仿真分析、、

windancerhxw 发表于 2016-9-14 17:32

{:1_492:}感谢lz的分析,受教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西莫论坛研讨会第九期——电动汽车用磁阻旋变的设计与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