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jjjyyy888
发表于 2014-8-31 22:09
好评论,好好学习
bo-ada
发表于 2014-11-23 16:44
新手。我完全是来学习的。。。请大家多多分享经验。
binstar137
发表于 2014-12-9 16:51
我也搞不懂这个问题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7:24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17:26 编辑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4-8-3 18:19
其实讨论了这么长,还是完全不得要领,相信没有人看完这个帖子就明白如何计算交直轴电感,原因何在呢?就是 ...
关于计算永磁电机交直轴电感的问题,我看还是先磨好刀然后再砍柴会比较好,下面进行磨刀的工作:
电机理论中,所谓的交轴电感、直轴电感,以及坐标变换和矩阵分析,是在做出很多假设的条件下才有的概念。一句话,这些概念是所谓的“理想电机”才能完全适用。
什么是理想电机?
1、不计饱和;
2、不计磁滞及涡流;
3、气隙磁密空间正弦分布;
4、气隙磁阻空间正弦分布;
5、不考虑齿槽效应(与第4条对应)。
只有理想电机,其电感表达式才仅包含常数项和空间2次谐波项(见本帖140楼附件),也只有理想电机才可以通过坐标变换进行解耦,使得时变的电感矩阵定常化!
而在有限元分析中,恰恰是迄今为止最不需要什么强制假设条件的数学模型,既考虑饱和,也容许非正弦,换句话说,有限元电机是“最不理想电机”,也是最实际电机,用有限元方法来求解交直轴电感,味道有些怪!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7:25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17:27 编辑
如果硬要用有限元来计算交直轴电感,我建议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以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为例):
1、假设铁心为线性材料,完全不用输入什么BH曲线,例如设定相对磁导率为1000,或者2000(3000也行,4000估计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反正退化到不精确了,不必太较真);
2、假设永磁材料也是线性的,输入的退磁曲线为直线;
3、有限元计算得到各相自感和互感(此时割线电感等于切线电感);
4、自感数值(平均值)乘以1.5倍,就是交轴电感,也是直轴电感。
将得到的结果上报领导或者后续搞仿真的同仁,您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有相当高的精确性!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7:31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17:33 编辑
隐极电机是凸极电机的一个特例,因此更一般的应该考虑凸极模型。
理想电机的电感矩阵变换结果见140楼附件。
首先说明一点,就是在ABC坐标系中,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包含一个平均值,另外还包含空间2次谐波项。
互感的平均值为负值,且其绝对值约为自感平均值的一半(不计漏感的条件下)。
理想电机中,自感和互感空间2次谐波的系数在数值上相等,这样才能通过坐标变换实现dq0坐标系下电感矩阵的对角化,也就是解耦且不时变,否则,即使做了Park变换和Clarke变换,电感矩阵仍然是耦合的(dq轴之间可以解耦,但与0轴不解耦),也是随转子位置改变而时变的。
最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感和互感2次谐波项的系数Ls2和Ms2,其实这两个系数也有正负之分,在普通同步电机中,直轴磁阻小,系数为正,而在IPM永磁同步电机中,直轴磁阻大,系数也可为负!
由此可见,对于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而言,直接将自感平均值加上互感平均值(绝对值),就是交轴电感,也是直轴电感,完全用不着作2次矩阵乘法运算,因为此时空间2次谐波的系数Ls2和Ms2应该为零,也就是自感和互感为恒定值,此时,上述交直轴电感的数值应该很接近自感平均值的1.5倍!
而对于IPM永磁同步电机,假设有很强的凸极效应,则也用不着进行2次矩阵乘法运算,而是A相绕组与直轴对齐计算其自感最大值(Lz),然后A相绕组轴线与交轴对齐,计算其自感最小值(Lj),则两次计算得到的电感取平均值就是Ls0=0.5*(Lz+Lj),而两值之差的一半就是2次谐波的幅值Ls2=0.5*(Lz-Lj),然后根据公式直接得到交直轴电感的数值。(也可计算互感平均值及2次谐波的系数,2个计算位置考察BC相的互感即可)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7:35
上面是理想电机的情况,可是有限元的特点就是对付非理想电机的,因此,下面我们来看看非理想电机的情况,这才是真正的有限元电磁场分析!
首先,铁心饱和的现象,对于电感本身的定义都需要修改,也就是所谓的切线电感(也叫微分电感、或者叫增量电感),以与普通的割线电感加以区分。很显然,切线电感才是真正左右系统动态特性的电感!因此在有限元计算中不要去尝试计算割线电感,甚至应该彻底忘却和抛弃割线电感,这才能门当户对。
这里特别指出,冻结磁导率其实就是求切线电感,其原理就是(牛顿拉夫森)迭代计算某一个工作点,然后,保持刚度矩阵不变,计算电流增量下的电感,这后一步不用再进行迭代求解了,因为是线性问题,而Ansys中的Lmatrix就是专门用于求多线圈系统增量电感矩阵的宏命令,其功能非常强大。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7:56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0:43 编辑
下面以精华帖子(该贴已收入《西莫电子期刊》第2期)
https://bbs.simol.cn/thread-118252-4-1.html
(标题:ansoft中表面式(面贴式)永磁电机id=0控制及增去磁状态的实现方法)
当中的实际例子来详细说明,在该帖子中有实际电机模型的具体参数(该贴38楼),还有计算结果可供下载(该贴77楼)供各位自行分析,下面的所有讨论都是以该计算结果为依据。
计算结果包括了3种工况:空载(1%%额定电流),100%额定电流,200%额定电流。
每种工况下都是完整计算360度电角度,每0.5度电角度计算一次,因此计算的空间位置分辨率是很高的。
每种工况计算的参数有:A相自感,B相自感,C相自感,AB互感,AC互感,BC互感,A相磁链,B相磁链,C相磁链,转矩。
计算是按照直轴电流为零的控制模式,特别注意,所有的电感都是切线电感!(下同)
补充内容 (2015-9-5 14:13):
由于莫名其妙的调整,计算结果下载请改到81楼!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8:11
先看空载情况:
上图是自感(切线电感)随空间位置改变的曲线,很显然并非是仅含有2次谐波,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不过每个电周期自感变化2次倒是与理想电机相同。
互感的变化曲线,也符合每对极变化2次的规律,而且互感平均值确实是负值!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8:26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1:20 编辑
假设,忽略电感空间变化曲线中的高次谐波,则更接近理想电机的强制条件,为此进行FFT分析,进行低通滤波,滤除2次谐波以上的成分:
滤波结果放到一张图上
可见空间相位还是重合的,这与理想电机模型是吻合的!(注意:在负载后2个波形不一定重合)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9:08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1:50 编辑
因此,根据上贴滤波结果:
Ls0=11.517 mH
Ls2=0.921 mH
Ms0=3.625 mH
Ms2=0.864 mH
很显然,Ls2并不等于Ms2,也就是dq轴无法与0轴实现解耦。而且因为电磁场计算中已经包含漏感,故Ms0也不是Ls0的一半。
根据140楼附件的公式得到:
Ld=11.517+3.625+0.921/2+0.864=16.47 mH
Lq=11.517+3.625 -0.921/2 -0.864=13.82 mH
可见,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饱和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凸极效应。当然,直接用自感平均值乘以1.5倍则得到17.28 mH,这个数值作为交直轴电感的数值,其实误差也不大,也是可以向领导交差的!
这个计算考虑了饱和效应,这就是我建议大家的第二种计算交直轴电感的方法。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9:28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0:40 编辑
上面2种计算方法,足以应付仿真的需要,但是与实际测试结果却不一定吻合!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依样画葫芦计算额定负载下的交直轴电感,但是,在负载工况下,我们还可以有下面介绍的第三种计算方法,主要侧重于照顾实测数据。其原理就是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
同样是上面这台永磁电机,有限元计算得到空载和额定负载时的磁链波形为: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9:45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19:53 编辑
很显然,磁链波形也包含了高次谐波,为了进行相量分析,要进行滤波以便得到纯净的基波磁链。
仅需以A相为例,滤波结果如下:
可见,额定负载磁链比空载磁链是超前的,这是符合永磁同步电机的有关理论的,超前机械角度为9.75度,也就是电角度19.5度。
由此也可以计算出额定负载下的内功率因数为cos19.5=0.9426,考虑到线圈电阻的功率因数比此数值要更高。
根据这个角度,又已知额定电流峰值为9.0 A,就可以算出交轴电感。
根据相量图,因为:
0.428020424*sin19.5=9.0*Lq
所以:
Lq=15.88 mH
上述计算过程中,其实是有多余约束的,也就是空载反电势幅值与负载电势幅值之间的关系,很显然加入这个条件后会产生矛盾,这就是说应该认为负载后“空载反电势”变化了,也就是形成所谓的直轴内电势!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9:55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0:56 编辑
上面介绍的第三种方法的计算实例中,由于直轴电流为零,所以没有直接得到直轴电感的结果,只好根据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普通观点,认为直轴电感等于交轴电感。
如果要直接得到直轴电感的数值,只有同时施加直轴电流,例如电流相位改变一下即可,计算过程同样根据相量图来进行。
很显然,第三种方法,可以与实测结果高度吻合,无他,只因为有相同的定义和假设而已!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9:59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1:18 编辑
其实150楼的分析很值得商榷,固然自感和互感可以略去高次谐波,而仅考虑直流成分及2次谐波,但是相位又成为问题!
从滤波结果可以看出,在空载情况下,电感表达式是以A相相轴为原点的余弦项,但是,在负载下,电感表达式却并非是以A相相轴为原点的余弦项,那也就是说,不应该变换到dq0轴系中,而是要变换到与dq0旋转坐标系同步旋转,但是有个角度差的另外一个坐标系中,才能实现解耦。
例如,同步电机的坐标系有ABC自然坐标系,aB0静止2相坐标系,dq0两相旋转坐标系,MT两相旋转坐标系等等,形成了所谓的转子定向、气隙定向、定子定向等等的控制方法。
另外,在负载情况下自感、互感滤波后的波形也不一定是同相位的,这样问题更加复杂,因此第二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并非很完备。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20:01
对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或者电励磁同步电机,其电感参数与转子位置直接相关,或者说电感表达式中2次谐波比较明显,这也是坐标变换到dq0系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在dq0系下才能消去时变项,因此同步电机才有直轴、交轴的概念,而其他坐标系提到的不多。
对于异步电机而言,包括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与转子位置无关,也就是忽略2次谐波项,这时可以变换的坐标系可就多了,2相正交坐标几乎都是可以解耦而且不时变的,对于异步电机而言因为转子没有确定的磁极(磁极也在变动),因此一般不变换到转子本身上,而是变换到转子磁极上,当然也可以变换到其他同步旋转的位置上;而对于同步电机而言,如果电感参数不包含2次谐波项,同样可以变换到各种正交坐标系上,而不一定要变换到与转子对齐的dq0坐标系上。
在上面例子中,自感平均值11.517毫亨,2次谐波项仅为0.921毫亨,仅大约不及8%,如果认为自感恒定似乎误差不大。从这个角度而言,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比较适合以dq0变换为基础的伺服控制,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相对而言就敏感多了!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20:06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5 20:10 编辑
同步电机的dq0坐标变换,从顺的方向来考虑,分成2步,先是3相静止坐标变换到2相静止坐标,然后又从2相静止坐标变换到2相旋转坐标,这个变换过程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
从逆向来考虑,是由于凸极电机的电感与转子位置有关,从而形成了一个变系数的复杂电感矩阵,如何对这个电感矩阵简化呢?根据矩阵理论,实际上是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问题,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写出ABC自然坐标系下面的3x3电感矩阵,求这个矩阵的特征值,也就是特征行列式为零,可以推导出三个特征值正好是直轴电感,交轴电感,零轴电感!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需要有个强制的前提条件,那就是2次谐波的幅值,他们之间要么相等Ls2=Ms2,或者Ls2=-2Ms2(这个并非不可能,我有实例),有了特征值,就可以得到3个特征向量,由这3个特征向量就可以构成一个坐标变换矩阵,显然,根据矩阵理论,对角化就是左乘变换矩阵的逆阵,右乘变换矩阵。
而得到的变换矩阵,正是标准的dq0变换矩阵,有了这个矩阵以后,我们就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各个物理量都变换到dq0坐标系了,哪怕是假设的前提条件完全不符合,也同样可以作这个变换,只不过结果并非完全与理论吻合罢了,例如Ls2不等于Ms2,就会得到与0轴耦合的情况,或者反过来,说交轴电感、直轴电感不恒定,交叉耦合等等等等......
这个不管三七二十一进行变换的办法就是第四种方法,也就是娄博士给出的方法,请参见下面帖子:
https://bbs.simol.cn/thread-76650-1-1.html
补充内容 (2015-9-4 20:14):
基于ansoft maxwell的同步电机稳态交直轴电感计算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20:52
y1949b 发表于 2009-11-25 16:16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曾经的讨论帖子,大家也可以看看。
https://bbs.simol.cn/viewthread.php?tid=98&h ...
你那三个链接一个都打不开了,请更新一下,谢谢!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6 14:52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4-6 14:54 编辑
这里有个普锐斯电机的实例,也可以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交直轴电感的计算。
https://bbs.simol.cn/thread-137711-1-1.html
@pat
请提供数据文件供大家实际操作!
补充内容 (2015-9-4 20:13):
以PriusIII驱动电机为例,研究一下48槽8极永磁同步电机
黑夜中的UFO
发表于 2015-4-7 09:01
我也希望学到,求大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