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梦123 发表于 2017-5-11 19:50

谢谢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5-15 11:25

又试了18.1的线性摄动分析,没有改善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5-16 10:32








精度一点也没有提高!

PMSM_spy 发表于 2017-7-10 14:28

留个名,有时间仔细看下,虽然我不是做电机设计的,但是做控制的也需要做电机参数辨识,目前没找到较好的方法{:1_553:}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8-27 10:59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7-8-27 17:43 编辑

余能摄动法计算得到的是线圈绝对磁链通量,因此直接对时间求导数就是线圈电压。


李逍遥 发表于 2017-8-27 17:16

留名,有时间慢慢仔细研究研究

脚下的勋章 发表于 2017-8-30 15:39

XIAO_G 发表于 2010-1-10 11:28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是在摸索,在这里说说自己的方法吧,不对之处希望给为高人能不吝指正!
我是在静磁场中求 ...

你的这种方法属于矩阵法求解,只适合多线圈的自感、互感的计算,前提是B-H是线性的或者工作在初始的线性区,而在饱和区该方法求解就不然准确!

Capeter 发表于 2017-9-5 21:45

留个名 以后好好来看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9-13 09:01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7-9-13 09:03 编辑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8-27 10:59
余能摄动法计算得到的是线圈绝对磁链通量,因此直接对时间求导数就是线圈电压。

下面对266楼,也就是268楼的计算模型重新用线性摄动方法进行计算,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初步怀疑是材料的问题,也许线性摄动静态分析不能含有永磁材料,为此,先将模型中的永磁材料设置成与铁心相同的材料,也就是导磁的铁质。很显然,这样就没有齿槽转矩了,线圈中也不会有交联的磁链了。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9-13 09:10

楼上的是空载计算结果,确实转矩是一条水平线,线圈磁链也是水平线,这是意料之中的。

线圈自感、互感的结果也很理想:

1、三相曲线完全相同,只是相位移动一下而已,这符合理论结果;

2、因为磁铁改成了铁质,所以自感、互感的数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互感均为负值,这也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但是,上述结果的取得,却没有计及铁质的非线性,因为完全没有激磁,所以,磁化曲线实际上没有什么用,都工作在零点!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9-13 09:22

接下来,我们将想办法用加电流的办法来模拟永磁体的作用,然后再计算自感、互感、磁链、齿槽转矩。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10-23 20:38

18.2.2的电磁分析指南






11401nhjc 发表于 2017-10-31 10:19

看的也真是云里雾里。。。

法法 发表于 2017-12-12 08:31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4-5 17:31
隐极电机是凸极电机的一个特例,因此更一般的应该考虑凸极模型。

理想电机的电感矩阵变换结果见140楼附 ...

按照您这种说法不是d轴电感大于q轴 难道Ls2是负数?

drger 发表于 2017-12-12 08:44

如果有个例子就更好了

hahafu 发表于 2018-1-6 22:08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7-10-23 20:38
18.2.2的电磁分析指南

曾老师,我使用Ansys maxwell瞬态场计算自感和互感,然后用仿真与实测对比,实测的是A和B之间的电感,绕组星接,LCR电桥测试
我认为LAB=LA+LB—2MAB,其中MAB为负值,SPM电机基本没有什么误差,但是IPM电机差的非常大,几乎差了一倍了,请问曾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补充内容 (2018-1-8 08:14):
LAB为绕组A和B之间的线电感,LA为A相绕组的自感,LB为B相绕组的自感,MAB为A和B的互感。
电机测试时,已整机装配好,带上了永磁转子,由于绕组星接没有引出中性点,所以只能测试线电感,测试时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补充内容 (2018-1-8 08:18):
用测试线电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仿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比较,IPM电机仿真的数值几乎是测试的1.5~2倍。验证了好几款都是这个样子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7 19:10

hahafu 发表于 2018-1-6 22:08
曾老师,我使用Ansys maxwell瞬态场计算自感和互感,然后用仿真与实测对比,实测的是A和B之间的电感,绕 ...

我实在看不懂你在说什么,更看不懂你的什么公式,总之我是一片迷茫!!!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7 19:12

hahafu 发表于 2018-1-6 22:08
曾老师,我使用Ansys maxwell瞬态场计算自感和互感,然后用仿真与实测对比,实测的是A和B之间的电感,绕 ...

你暂时先不要进一步解释,看看本论坛的众多大牛对你的问题有何高见?我再学习一下。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8 20:56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8-1-8 21:07 编辑

hahafu 发表于 2018-1-6 22:08
曾老师,我使用Ansys maxwell瞬态场计算自感和互感,然后用仿真与实测对比,实测的是A和B之间的电感,绕 ...
公式是对的,但是电桥测试的是割线电感,而仿真得到的是切线电感,在饱和时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好像在Speed软件的一本资料中提到这个问题。


hahafu 发表于 2018-1-9 17:58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8 20:56
公式是对的,但是电桥测试的是割线电感,而仿真得到的是切线电感,在饱和时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好像在Spee ...

曾老师,感谢您的回复,但是我仿真是空载或者很小电流下仿真的,也是为了与测试保持一致。另外表贴式电机也对比了很多款,仿真与测试基本都对的上。只有IPM电机,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始终对不上。我再查一查原因。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永磁同步电机稳态参数计算的问题【凡讨论有见解者,都有重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