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sss 发表于 2019-4-9 11:25
请教大神,2004prius电机空载反电势计算出来比实验结果小了很多,不知道原因
剩磁密度,叠压系数,连接方式,匝数都check过吗?				
			
		学习了。铜线成型如工艺品一样。				
			
		请问:发卡电机为什么都用波绕组呢??有没有用叠绕组的??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9-5-19 11:56
请问:发卡电机为什么都用波绕组呢??有没有用叠绕组的??
端部跨距,太难连接,还废铜				
			
		pat 发表于 2019-5-19 16:32
端部跨距,太难连接,还废铜
谢谢版主回复,一般用波绕组的下线方式如何呢?还和普通叠绕组相同吗?绕组为多层,用考虑换位吗?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9-5-19 22:13
谢谢版主回复,一般用波绕组的下线方式如何呢?还和普通叠绕组相同吗?绕组为多层,用考虑换位吗?
要呀,所以如果是u形hairpin,会有几个异形的U形pin				
			
		pat 发表于 2019-5-20 22:19
要呀,所以如果是u形hairpin,会有几个异形的U形pin
黄总,对比一下U-Pin和I-Pin的优缺点				
			
		学习下,现在有没有Prius2017的数据,				
			
		我考虑了一下,其实叠绕组也是可以接的,只是跨接线比较多,得有BusBar才行				
			
		U-Pin 端部长度总体较短,一般只需要一端焊接				
			
		张老五 发表于 2019-8-5 15:59
我考虑了一下,其实叠绕组也是可以接的,只是跨接线比较多,得有BusBar才行
说的很对,绕组只有1种,会有3种busbar 把所有的连成回路,白色的部分是绝缘隔座				
			
		pat 发表于 2018-5-28 21:14
开路情况下扁铜线内涡流损耗计算。
可见即便是没有负载,转子磁场也会在铜线内感生出涡流,且每层线圈都不 ...
您好,我看您自己仿真了扁线绕组,我想问一下您的每槽导体数,并绕根数和扁线的尺寸可以吗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6-5-25 23:17
继续,感谢微信上的一个兄弟
您好,您方便分享一下上图的论文吗?非常感谢。				
			
		pat 发表于 2019-5-19 16:32
端部跨距,太难连接,还废铜
正常短距绕组应该是波绕组更费铜,叠绕组只是跨接线多而已				
			
		薰风习习 发表于 2016-6-1 10:34
感觉有点云里雾里的,定子铁芯确实是分齿的,但绕组最外面的一匝没有槽口固定,如何保证不受电磁力被拉出 ...
好多年的帖子啊,哈哈哈 不过绕组主要受力应该是切向力吧,垂直槽口呢,还有一张它端部的绝缘层的照片,结构上应该会使绕组固定住				
			
		这个SAE文章我有的。但是没有橡树岭材料研究得那么深啊。				
			
		清晰版 SAE论文Development of New Hybrid Transaxle for Compact-Class Vehicles				
			
		pat 发表于 2018-3-13 22:37
不同软件计算结果都不一样,损耗是需要标定的。
很多软件的扁线损耗,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未考虑到涡流居然还有发电的功能,这也是一个问题。
补充内容 (2022-9-20 09:09):
请参见:https://bbs.simol.cn/thread-207371-1-1.html
补充内容 (2022-9-20 09:09):
https://bbs.simol.cn/thread-207371-1-1.html				
			
		haiwa 发表于 2017-10-1 13:06
转子开槽降低cogging torque 和 torque ripple。
齿槽转矩我觉得还行吧,主要是谐波				
			
		这个电机除了用Hairpin绕组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跟04年款相比有啥不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