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6 16:39

niuying 发表于 2013-3-6 15: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来报道了!那一般电机厂电机,已知的是哪个参数呢?是每相的,还是合成的。。。matlab中设置的Lm,指的是相 ...

这个分两种情况,1)你有出厂报告,2)你连出厂报告都没有。
不过有没有出厂报告也没关系。因为这些参数你都是可以测出来的。通过空载实验和堵转实验,你可以测出电机的关键参数:自感Lm,漏感Ls,Lr,转子电阻Rr等。这些参数,肯定够你的需求了。
MATLAB中的Lm,是指三相合成自感。

niuying 发表于 2013-3-6 16:54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6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分两种情况,1)你有出厂报告,2)你连出厂报告都没有。
不过有没有出厂报告也没关系。因为这些参数 ...

哈哈,这样我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那就是说我利用常规的空载试验测出的Lm是三相合成的互感参数咯?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6 17:28

niuying 发表于 2013-3-6 16: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这样我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那就是说我利用常规的空载试验测出的Lm是三相合成的互感参数咯?

是的,就是这样

windfarmer 发表于 2013-3-10 13:00

现在转子磁链观测的方法很多,电压法、电流法、混合法等等,实际工业应用中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0 13:46

windfarmer 发表于 2013-3-10 1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转子磁链观测的方法很多,电压法、电流法、混合法等等,实际工业应用中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当然是转差矢量控制,也就是间接矢量控制。使用转差频率和id,iq,以及转子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矢量控制

wangnaifu000 发表于 2013-3-10 16:23

说的有道理交流下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0 18:22

wangnaifu000 发表于 2013-3-10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的有道理交流下

{:soso_e113:} 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提高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09:05

本帖最后由 luckmm123 于 2013-3-11 17:27 编辑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0 1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是转差矢量控制,也就是间接矢量控制。使用转差频率和id,iq,以及转子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矢量 ...

您说的转差矢量控制和普通的电流模型有什么区别,电流模型中会用id,iq,时间常数来计算转差,然后和测量得到的转子速度相加得到转子磁链的角速度,积分后作为转子磁链角。但是从您的论述中好像没有看到测速部分,求jie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11:08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0 1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是转差矢量控制,也就是间接矢量控制。使用转差频率和id,iq,以及转子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矢量 ...

莫非你用的是旋变?不用光编测速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1:16

旋变,光电都用过,刚开始做实验是用光电,后来产品上用的是旋变。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1:17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莫非你用的是旋变?不用光编测速

旋变,光电都用过,刚开始做实验是用光电,后来产品上用的是旋变。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11:50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旋变,光电都用过,刚开始做实验是用光电,后来产品上用的是旋变。

嗯。有的应用场合用光编不行,容易损坏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2:38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09: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转差矢量控制和普通的电流模型有什么区别,电流模型中会用id,iq,时间常数来计算转差,然后和测量得 ...

      这位仁兄讲到了点子上了。      
      测速部分,对于转差型矢量控制,是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也在于此。特别是对积分的处理上。你做没做过,水平如何,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理解有多深。只要看你对测速的处理就可以了。个人感觉,老忽悠些新名词,讨论些新理论,不能代表你的水平有多高,只能表示你见识的比较多。你首先要打好基础,然后再进行创新。踏踏实实才能做好技术。
    至于为什么以前我没有讲述这个问题,是因为以前没人问过我。也没有相关的贴子讨论,无奈呀,呵呵。{:soso_e113:}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17:26

本帖最后由 luckmm123 于 2013-3-11 17:33 编辑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2: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仁兄讲到了点子上了。      
      测速部分,对于转差型矢量控制,是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

如果测速不准确的话,误差就会被积分环节一直累加,导致偏差,所以要求测速比较快,能尽可能的反应电机的实时真实转速,至于你所说的对转子速度积分环节的处理,我还真不太明白,难道你不是用测量的值直接 乘以积分时间来计算吗?还是你根据速度变化的趋势预测到一个PWM周期中间时刻的速度值来做积分用?或者还有别的方面的处理思路?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7:56

本帖最后由 angelguard 于 2013-3-11 18:01 编辑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17: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测速不准确的话,误差就会被积分环节一直累加,导致偏差,所以要求测速比较快,能尽可能的反应电机 ...

是别的方面的思路。
我们不是在一个QQ群里的吗?呵呵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20:50

嗯。一个群的,这几天没见你说话,就在这个上面说了。我的板子找到炸管的原因了,再过几天也能验证底层部分了。。。有点波折

luckmm123 发表于 2013-3-11 20:51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1 1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别的方面的思路。
我们不是在一个QQ群里的吗?呵呵

嗯。一个群的,这几天没见你说话,就在这个上面说了。我的板子找到炸管的原因了,再过几天也能验证底层部分了。。。有点波折

liult04 发表于 2013-3-13 11:20

mark,有问题来交流

angelguard 发表于 2013-3-13 12:32

liult04 发表于 2013-3-13 1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ark,有问题来交流

{:soso_e100:}

yunqian09 发表于 2013-3-17 12:22

LZ,请教个问题,现在我测试一台异步电机,发现使用电压闭环的弱磁方式高速的时候 出的功率比较小。

而使用 1/Wr的方式,高速能出的扭矩较大。

此外我还见过ST电机库里面 提供的acim 查表弱磁的方式,名称好像是“最大功率弱磁”(看他的弱磁id曲线 基本和1/Wr类似)。

LZ觉得以上这几种方式哪种会好一点了?
多谢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交友帖,异步电机矢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