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076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50
- 最后登录
- 1970-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发表于 2013-11-1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本帖最后由 leebai2006 于 2013-11-16 09:29 编辑
TO22楼:
电机每次过0时,都有电流噪声。
可能存在2个问题:
1.需要检测电机控制的电角度值,是否有多点更新,也就是说,你的系统里更新电角度的源可能不只一个。正常情况下,系统上电后,通过U,V,W更新一次电角度后,每个载波周期更新一次电角度值,等到Z脉冲来时修正一次电角度,此外不能在任何其他地方更改。多点更新,且更新电角度幅度大,会造成电角度与真实转子角度误差过大,直接影响矢量控制中PARK和反PARK变换,造成电流解耦异常。
2.检测编码器过零时,速度反馈是否异常。如果测速程序与电角度关联的话,需要考虑Z脉冲更新时,电角度被强制赋值后,是否影响到速度计算。如果测速采用的是两次电角度差值的方法,由于Z来时,强行修正电角度,造成电角度不连续,会对测速造成影响。
TO 23楼:
问题1:你需要理解编码器的Z信号的原点和电机电角度原点的关系。
问题2:A,B是正交信号,正交信号可以获取方向和位置计数器,在等间隔时间内的位置变化,就是速度。Z脉冲会在每个机械周期来1次,用来校正一个周期内,编码器的线数是否是固定值,主要是处理A,B信号受到干扰或低频时,边沿抖动,造成位置计数器计数出错,可以通过Z脉冲进行校正。
问题3:在系统每次上电时,由于电机还没有运行,并没有A,B脉冲信号,也没法计数,如果电机还想转,只能通过U,V,W信号估算一下当前的大概位置,具体估算方法,建议看我以前的回复,不复杂,但需要明白原理。电机启动后,有A,B脉冲,这样就能在原估算的角度基础上加入A,B脉冲生成的角度,从而可以实时获取电机的角度值,当Z脉冲来到时,将当前电角度值强制更新到真实值,至此,才正确的获取了电机的准确位置。
问题4:矢量控制要的是转子的电角度,通过编码器获取的是编码器的计数值,二者本来是两个东西,为了控制需要,还需要把二者联系起来。当编码器固定在电机转子轴上后,编码器的位置计数和转子的位置就有了关联。电机的转子轴与编码器的轴同步转动,二者方向相同,角速度相同,通过编码器的位置计数器值也能反映转子的电角度值,只是二者虽然本质都是角度,但起始角度并不相同,有个差值,需要补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