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9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融冰之光 于 2010-4-16 10:25 编辑
顾绳谷:
顾绳谷教授
1930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先后在上海周浦小学、中学、乐群中学、南洋中学念完小学、中学。
1948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发电组,至1952年7月毕业。同年9月被分配至原燃料工业部属淮南煤炭专科学校(今合肥工业大学前身)任助教,次年9月被选送北京矿业学院随苏联专家斯米尔诺夫进修。由于本人勤奋好学,进修成绩优异深得好评,和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3月经推荐和通过国家留苏多门课程考试,同年10月被录取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专攻俄语与政治,
1956年11月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矿山电工教研室攻读学位,1960年5月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矿山自动化研究生毕业,同时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0年5月回国被派回合肥工业大学负责筹建工程物理系.
1978年任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今电气)系主任,1978年9月被评为教授。
1979年8月至1987年6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校长.
1987年7月至今,任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研究中心主任。
成果贡献:
在交流传动领域硕果累累 顾绳谷在苏联教授阿拉托阿采夫导师的指导下,在交流传动及其自动化领域刻苦攻读,悉心钻研,首次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磁化调压变压器,提出并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电力拖动系统“三相调压变压器——异步电动机”,当时属国内外首创。副博士学位论文《在电动机定子电路中、调压的矿井异步拖动自动化》赢得苏联专家的首肯,如高尔基工学院勃姆达斯教授认为:“作者提出磁化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供今后设计结构类似的电磁执行机构时采用”;斯大林矿山设计院总师基莫菲耶夫等三位专家评价:“作者提出的新型控制系统能提高生产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优点显著,在异步拖动的矿山提升中可推广使用”。在苏联学习三年多的时间里,他还曾在苏联科学院主办的《自动学与远动学》等重要科技期刊上公开发表富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四篇。 进入60年代,顾绳谷在不对称饱和电抗的调速、晶闸管交流不对称调压调速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在中国的《矿山机电》、《电工制造快报》、《电气传动文集》和苏联的《动力与电机工业》等重要科技期刊发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论文十余篇。 顾绳谷认为,交流传动及其自动化在80年代已发展为一门新兴的、电力、电子及其自动控制紧密结合的边缘学科,变频调速是交流传动的各种调速方法中的主要发展方向。1978年起,他开始从事及指导交流传动微机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交流不对称调压、串级和变频调速的微机控制等研究领域,研制成功SP-WM变频器,采用了自关断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SPWM变频器及矢量控制技术。在研究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方面,顾绳谷还善于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到串级调速的自适应控制、最优鲁棒矢量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和参数自适应控制等研究内容上。由他主持先后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智能机器人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顾绳谷认为,寻找一种造价低廉、控制方便、性能卓越的驱动系统则是我国在该领域实现高科技跟踪的具体内容之一。他提出并与同事们一起,研制成功了一种教学机器人多处理机三级控制系统的实验装置。给出了连续轨迹运动的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的速度和精度。该系统结构简单,符合我国国情。在智能机器人驱动系统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成果。 在交流调速与机器人控制两个研究方向上,顾绳谷等人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论文。
从50年代初开始,顾绳谷在工业自动化教育岗位上度过了近四十年。他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业自动化专门科技人才,为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顾绳谷有一股强烈的事业心,对科教事业执着地追求,渴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祖国。
1980年以来,顾绳谷曾先后担任国内《机械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控制与决策》等多种在学术界颇有声誉的科技期刊的编委或顾问。1978年起,曾先后在国家科委自动化组、机械工业部(今机械电子部)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和技术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安徽省科协等学术机构或人民团体中任职。由于他十分热心学术交流工作,善于和科学家交往,1984年被推荐入选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第九届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在该委员会的学术活动中,他尤为注重密切先进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学家间的关系,在交流与合作中,增进彼此了解以加深友谊。1990年他被选为该联合会第十一届发展中国家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后,更注意吸收引进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成就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服务。曾多次出访或率团赴美、日、德、匈、苏、罗、保、英、瑞士等国家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工作会议或作学术报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