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6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5
- 最后登录
- 1970-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必须完成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承诺,不过昂贵且不可控的新能源已经不再是首选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几乎成了一场低碳生活秀:人大代表们骑着自行车上会,政协委员手里拎的是环保布袋,而整个会议的用纸也是环保的“石头纸”;堪称两会风向标的政协“一号提案”,也由过去几年的三农问题、房价、股市和就业而转为低碳经济。据估计,今年两会每10件提案中就有1件与低碳经济相关。
但若就此认为新能源厂商们又迎来了上位时刻,则很可能误解了决策者的真实意图:相对于在2009年大热的“新能源”概念,此次两会更侧重宣示节能减排所代表的“低碳经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罕见地用“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来统领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这看似给予新能源以更高的规格,但实际上却有可能是新能源战略地位前所未有的削弱。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对各种新能源进行了详细列举;而今年的报告却对风电、太阳能等只字未提,而以概括性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其位置也排在“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两句话之后—显然,相对于新能源,决策层更强调了低碳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这跟美国很像,过去一年美国也经历了从‘新能源’到‘节能减排’的变化。” 2009年初奥巴马上台前后其能源政策以发展新能源为主打牌,但到2009年底却更多地讲低碳和节能减排。仔细查看去年11月奥巴马访华期间与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声明》会发现,其中再难觅“新能源”一词的身影,而换以“向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的表述。
这并非遣词造句式的捕风捉影,在微妙的概念表述变化背后,中美这两个过去几年在新能源上最具雄心的大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具体策略已经悄然转向。
回到地面
新能源的财富效应让很多人将“低碳经济”等同于“新能源”,但实际上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低碳经济”的概念比“新能源”更为宽泛,前者不仅包含了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还涵盖了包括传统能源、汽车、钢铁、化工等在内的一切传统行业的节能减排。新能源仅是内涵广阔的低碳经济中的一颗棋子,但因其概念光鲜、财富聚合迅速,而被投资者视为整个低碳经济中“皇冠上的明珠”。
在全球发展清洁能源的浪潮下,中美反而降低目标,不再以奋力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为首要目标,很大程度上拜新能源所需要的巨量真金白银所赐。“与发展新能源需要支出的高额补贴相比,低碳经济并不太需要政府埋单。”这是奥巴马政府经过一年的能源政策实践所获得的重要教义。
去年底,美国主流媒体曾批评奥巴马政府动用大量经济刺激资金补贴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最终会让中国新能源产品制造商受益。而倘若强调“低碳”概念,美国则可以通过设定碳排放量的国际标准而推高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从而降低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其二,相对于中国在风电和太阳能产业上的强大制造力,并不占优势的美国却在污水处理、碳捕获、固废处理等其它低碳经济领域中具有更为雄厚的技术储备。
而在中国,2009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产业就如同一个早产的婴儿,上网电价便是这些嗷嗷待哺的新能源企业所急需的粮食,但作为家长的中国政府却在是否要打开发放粮食的闸门上犹豫不决—上网电价一旦确定,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财政补贴的刺激下,新能源企业会如潮水般涌入市场,随之带来的巨额补贴将让政府的财政支出变成不可控的无底洞。在这点上,西班牙政府的激进补贴政策不仅使政府财政处于上下两难窘境,也使得迅速膨胀的新能源产业很快走向衰落。这也是中国的决策层在决定是否要打开新能源闸门的问题上如此审慎的重要原因。
而如果退一步,将着眼点集中在节能减排上,情况却要乐观许多。这项立足于减少能源使用的产业并不需要太多的政府补贴便能独立生存,只需辅以税收、金融、政绩考核等其它鼓励方式便能驱动行业。环境保护部就在两会期间表示,将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以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采取这样的行政鼓励手段远比进行直接的真金白银补贴更为经济。但也并非完全不付出代价,为了重点推广节能减排,财政部宣布今年将安排500亿元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尽管明显多于109亿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但仍远少于大规模启动国内新能源市场可能所需的千亿级补贴。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这是推动节能减排的一个切实动力。去年,中国在备受关注的哥本哈根会议前做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其中非石化能源占能源总量比例要达到15%。要达到这一目标,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的2010年尤为关键。在此之前,中国单位GDP能耗已经从2006年下降1.79%变成2009年的下降6%,四年累计下降超过15%,但距离40%至45%的目标仍有巨大差距。
而节能减排涉及到能源、钢铁、交通、化工、建筑、金融、农业甚至旅游业等多个行业,在巨大的基数下即使每个行业减排0.1%,其总量仍然可观。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组织的相关研究,能源消耗的前三位正是建筑、工业和交通。与新能源从供给上减少碳排放不同,上述三大板块的节能减排则是在需求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节能减排如果抓住了大头,就抓住了关键点。”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即使在15%的固定替代传统能源额度里,从去年开始,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公开场合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核电,这要比光伏和风能更稳定,也更适合大规模推广。
尽管各方优势均指向了发展低碳经济,但对中央政府的考验仍然存在。最大的难题便在于如何将企业和地方政府这“两大主体”的热情从新能源转移到节能减排上来,这殊为不易。过去几年,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提出要把新能源作为支柱产业,风电设备制造商、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数量和产能都呈数倍的速度增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两会期间曾提到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但单纯依靠负面的惩罚手段难以真正激发产业活力—毕竟,相对于一度产生了施正荣、彭小峰这样的中国新首富的新能源产业来说,发展明显滞后的节能减排产业还在商业化的漫长道路上苦苦探索,其财富效应仍然难以与新能源匹敌。
但对于嗅觉敏锐者来说,这或许正意味着进入的机会来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