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4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引言
弹性形变(畸变):正应力、剪应力作用下―可以恢复的形变。(一般固体材料);
塑性形变:晶粒内部的位错滑移―――不可恢复的永久形变(晶体材料);
粘性形变:―――不可恢复永久形变(无机材料中非晶相、玻璃、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
蠕变:―――在高温条件,上述的塑性形变和粘性形变将随时间而具有不同的速率。最后发生蠕变后期、蠕变终止或蠕变断裂。
1、脆性断裂行为:条件:在外力作用下,在高度应力集中点(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和裂纹)附近单元, 所受拉应力为平均应力的数倍,如果超过材料的临界拉应力值时,将会产生裂纹或缺陷的扩展,而导致脆性断裂。
因此,断裂源往往出现在材料中应力集中度很高的地方,并选择这种地方的某一缺陷(或裂纹、伤痕)而开裂。
2、裂纹的形成:
1)表面裂纹:一个硬质粒子(如研磨粒子)受到力P的作用而穿入脆性固体的表面,可能引起局部屈服,塑性形变造成的残余应力将激发出表面裂纹。
形成于表面加工(切割、研磨、抛光)或粒子冲刷过程。
2)工艺缺陷:工艺缺陷包括大孔洞、大晶粒、夹杂物等,形成于材料制备过程中。与原料的纯度、颗粒尺寸、粒度的分布、颗粒形貌等有关。
3、控制强度的三个参数:
弹性模量E:取决于材料的组分、晶体的结构、气孔。对其他显微结构较不敏感。
断裂能f :不仅取决于组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缺陷、显微结构的影响,是一种织构敏感参数,起着断裂过程的阻力作用。
裂纹半长度c:材料中最危险的缺陷,其作用在于导致材料内部的局部应力集中,是断裂的动力因素。
4、与材料强度有关的断裂力学的特点:
1)着眼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区域的力场和应变场分布;
2)研究裂纹生长、扩展最终导致断裂的动态过程和规律;
3)研究抑制裂纹扩展、防止断裂的条件。
4)给工程设计、合理选材、质量评价提供判据。
5、断裂力学的分类:
断裂力学根据裂纹尖端塑性区域的范围,分为两大类:
1)线弹性断裂力学---当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尺寸远小于裂纹长度,可根据线弹性理论来分析裂纹扩展行为。
2)弹塑性断裂力学---当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不限于小范围屈服,而是呈现适量的塑性,以弹塑性理论来处理。
6、裂纹的三种扩展方式或类型
Ⅰ型(掰开型)张开或拉伸型:裂纹表面直接分开。
Ⅱ型(错开型)滑开或面内剪切型:两个裂纹表面在垂直于裂纹前缘的方向上相对滑动。
Ⅲ型(撕开型)外剪切型:两个裂纹表面在平行于裂纹前缘的方向上相对滑动。
7、裂纹的起源
1.形成原因
1)由于晶体微观结构中存在缺陷,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这些缺陷处就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裂纹成核。如:位错运动中的塞积,位错组合,交截等。
2)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与化学腐蚀形成表面裂纹。这种表面裂纹最危险,裂纹的扩展常常由表面裂纹开始。
3)由于热应力形成裂纹
①晶粒在材料内部取向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晶界或相界出现 应力集中。
②高温迅速冷却,内外温度差引起热应力。
③温度变化发生晶型转变,体积发生变化。
8、结构不连续区域的特点:
1)材料中任何结构不连续性都会使局部能量处于高能量状态,即应力状态;
2)外力作用下,能量高的不连续区域首先发生运动,在能量较低的不连续区域使其能量降低;
3)结构不连续区域在可能情况下总是降低其能量;
4)不连续区域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势垒,会发生塞积,引起高度的应力集中,此应力又会激活其他结构不连续区域。
转发自微信平台:CAE技术联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