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786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1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这要看怎么算了
从绝对的浮点计算能力上看
还是那个CPU 还是那点可以达到的最大浮点能力 去求解方程组
在可以百分百的完全发挥出CPU的浮点能力的时候
这台计算机没有任何的性能升级
但是 速度是什么
是执行一项任务所消耗的时间
如果完全发挥 是40分钟
那么是
这种硬件条件下 计算机的浮点能力被尽可能的发掘出来后的结果
而实际中 不可能是任何时间 任何应用下 CPU的浮点能力 都能完全发挥
那么这个时候的真实速度是什么
是让浮点能力完全发挥的程度 或者说是总体运行时间中 完全或较高程度的发挥浮点能力的时间比例
80小时是因为内存不足 整体能力被其他硬件拖累 使得CPU没法发挥出求解方程的能力
如跑350的F1 让他在砂石路面上跑 打死也跑不上350
假设最多跑10公里
而这10公里 就是350最大可能达到的性能的35分之一
车不变 类似于浮点能力发掘完整后 最大能让他跑350一样的道理
如果 同样跑1000公里的路
在可完全发挥性能的高等级公路上
假设无限油 无限耐力 无限轮胎 无限体力 无故障 大概要3个小时能跑完
这是最佳状态
要是在砂石路呢 要100个小时
这样是100/3==33倍的性能提升的算法
固态硬盘的出现是吧砂石路变成高等级公路的过程
吧本身能跑350的车 从10公里的龟速中解放出来
解放了生产力 从而 发展了生产力
而最大跑350的1.6T发动机是不变的 碳纤维的刹车片是不变的 倍耐力的轮胎是不变的
SO 算法不同 带来的结论也不同
就像是以前我在某NVH群里面讨论 空间吸引体的吸音系数是不是会大于1
有些人从吸音系数永远小于1的常识进行评判
有些人从空间吸引体的实际吸音面积 大于其投影面积
以至于基于投影面积计算出来的吸音系数
因为实际的空间吸引体的外表面
永远大于投影面积 所以算出的吸音系数可以大于1
从而得出了 所谓的有悖于常识的结论
但是如果换成相同的算法 都用真实面积折算
而不是用投影面积 那么算出的吸音系数也一定小于1
一样的道理
算法不同 带来的结论也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