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4545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1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发表于 2013-1-13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fengxingyun 发表于 2013-1-12 10:10 
1.磁路做过一些设计方案.进行永磁电机的设计,如果不进行常规的一些计算,那么你的冲片,槽型尺寸,磁钢尺寸,线 ...
1.磁路做过一些设计方案.进行永磁电机的设计,如果不进行常规的一些计算,那么你的冲片,槽型尺寸,磁钢尺寸,线圈尺寸怎么确定呢?直接有限元确定吗?那就太费时间了.当然你也可以粗略估算得到一些尺寸,再进行有限元校核了.不过我还是习惯于先磁路计算一下,这样心里有底一些.
IPM的磁路法准确么?我之前SPM都会用唐任远书上的程序用Matlab跑一遍,然后再去具体的设计,但是IPM还没有跑过。你用的磁路法是哪套程序?自己编的?
3,.我自己没做过电流角扫描,仿真的时候我都是把自己手算的角度加进去进行仿真,一般试个几次就出来结果了.
几个的话,恐怕精确度不是太高了,最好在最大转矩附近多试几个点,扫描的话,也要细化一些。
4.mtpa算法属于矢量控制了,需要时刻测定转子位置,进行磁场定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子电流分解........,具体理论可以见书了.所以我认为单纯ansoft加这样的电流源进行仿真够呛.除非你自己进行3/2和2/3变换,将电流电压时刻按照mtpa算法进行激励,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咯.
的确,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我们现在做的只能是某一个位置之下的MTPA控制,真正的MTPA要实时不同位置之下都要去算一遍,但是这在控制中也不可能实现的,控制系统也是根据固定的或者某一个位置扫描出来的dq电感进行计算的,并不能得到任意位置不同负载之下的电感曲线族,这样控制难度就太大了。所以我倒是觉得某一个位置之下取值是可行的,误差也应该是可接受的,但是楼主这个显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个人认为楼主的控制器并没有实现MTPA控制,只是有单纯的Id=0控制,这样转矩是差不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