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194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1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签到天数: 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发表于 2012-10-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本帖最后由 yjhou 于 2012-10-23 21:13 编辑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10-23 20:34 
控制复杂、效率、损耗、可靠性等的确是值得考虑的事情,至于冲击我想应该技术上能解决。但在低风速时是否 ...
标哥,孙博和许总基本上从技术的可行性上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了,我来说说这个方案的具体意义。参见下面的表格:
大多数双馈1.5MW机组的并网风速是3.5~4m/s。我们且以3m/s的风速来计算一下这个时候并网能发多少电。表格中,Cp我们姑且按照理论最大值来计算(当然实际是没有这么大的),空气密度取标准大气压密度。其中,Pair是风轮吸收的空气功率,Pg为经过传动链后到发电机转子的机械功率,Pe为输送到电网的电功率,yita_driveTrain为传动链效率,姑且取99%,Yita_Generator为发电机效率,小功率下发电机效率较低,姑且取97%,Yita_Inverter为变流器效率,姑且取99%。这样在3m/s的风速下实际能并网的电功率只有46.86Kw,而实际风机的用电就在60Kw以上,发的电不够自身损耗。就算是3.5m/s的风,也只有74.41Kw,而2.5m/s的风只有区区27.12Kw。加上改造的费用,这个方案实在是没有什么经济性可言。
相反,该方案要变流器既要为电机转子提供励磁,同时要承担整流逆变,无形当中增加了控制难度,那么就会带来相关的潜在故障。
综上所述,这个方案在技术上我不怀疑,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我觉得这个方案没有什么经济性。
限于个人知识有限,文中难免有纰漏,欢迎大家指正。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