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551
- 回帖
- 0
- 西莫币
-
- 贡献
-
- 威望
-
- 存款
-
- 阅读权限
- 1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首先感谢Doc. Lee在我身边神奇的一站,我的ansoft再也不提示莫名其妙的错误了 >﹏<
ENZO 版主发过几篇关于simplorer联合仿真的帖子,更深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他的帖子,或询问他
我很久没有用过ansoft了,真的很久很久了,有问题大家多问其他版主,这里牛人很多。
simplorer算是一个界面很友好的软件,这都根源于simplorer是被ansoft收购的一个公司的产品,也正是他的影响,maxwell 11版开始有了windows界面。
1、simplorer的学习应该算是很简单,有点花电路图或其他任何电路仿真软件的基础都应该很容易上手。
2、simplorer的manual可以完全不用看,其实很垃圾,如果想查,完全可以软件里的Help
3、simplorer的帮助做的很好,几乎所有的模块都有例子可以参考,在ModelAgent里也就是模块的树状列表里右键点击你关心的模块就能找到“Example”模块的基本功能都会在例子里有所介绍。
4、如果可能尽量不要用simplorer的状态机,虽然曾经有一个版本对这个模块很是推荐,但还是不要用的好。simplorer里所有的状态设置都可以用类似于C程序的语言描述的。用“Equation”这个模块,各种函数及运算符参考help。
5、关于仿真步长的问题,Simulation->Parameters-> Minimum Time Step and Maximum Time Step;为了缩短仿真的时间最好设置的长一些,不过太长可能导致仿真结果错误;出于现在的计算机一般都够快,建议Minimum Time Step = Maximum Time Step,是等于哦!我从1u和50m都用过,具体取多长,有个窍门就是“两次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那说明你取得较大的那个步长是可信的了。
6、关于电机系统仿真,建议使用rmxprt生成的simplorer模型,虽然误差大些,但验证控制参数还是够用的,当然更精确的仿真可以用simplorer和maxwell的联合仿真。
7、simplorer只是个工具,maxwell,flux等等都只是个工具,相信毕竟还是少数人去这些软件公司做技术支持,别太苛求于精通什么,你的一个出彩的idea才是关键,就算实现的不是那么完美,idea变成了更实际的东西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永远不要做软件的奴隶。
8、BS一下ansoft公司,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在方卫中博士和程贞远经理离开后就开始……唉 (︶︿︶)o
给大家一个例子吧:
用rmxprt随便弄个4极12槽的BLDCM,不用关心槽满率,不用关心电流密度、磁密……反正是给simplorer用的,能通过就行
Post Process->Greate Maxwell 2D project 和 Greate Simplorer Model,这两个都要创建,都有些用处的
我还在用rmxprt 5,如果用的是maxwell 11会有些不同
用Add ons, interface里的RMxprt模块导入simplorer用的电机模型搭一个下面的电路
给点转动惯量,最好自己手写个摩擦力矩进去用equation模块
有很多人对瞬态场外电路分析里的初始角度不是很清楚用这个电路就可以很清楚的查看
A/B通电,电机基本稳定在50度(机械角度),瞬态场里你就可以设置电机的初始角度是50度,然后看下该/AC还是B/C通电让电机正反转就行了
原理去看看无刷机的磁势方向,想一下两相通电电机转子会停在什么位置就行了
联合仿真的一些说明大家可以参考simplorer安装完后的一个文档 EFA_LINK,里面说的还算详细,特别是在瞬态场工程文件设置时
Setup Solution->Option->下面些 “Use Control Program”勾上这个选项,然后找到“/ansoft/m2dfs11/tdslink_tcp.exe”
如果用的10版的选择m2dfs10/tdslink_tcp.exe
用FEA Link模块导入2d的模型,模型材料的设置参考论坛里的 A permanet magnet BLDCM problem.
这是一个简单的联合仿真例子,简单了计算了一下反电势,电阻设置的是10K =^_^=
有个窍门,呃可能也不是,反正我是这么用
minimum FEA step=Minimum Time Step = Maximum Time Step
给电机个转速源 150rad/s,等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反电势了,似乎步长有点长,波形不是太好
一个正常的BLDCM的系统的仿真,很久之前的,里面没有状态机,换相控制都用equation模块写的,强烈建议大家不要怕费事
一个更复杂些的用于模型对比的工程,其实rmxprt的模型还算准确了,至少比你用simulink搭出来的准,呃不能否认有matlab强人在。。。。。
很久没仿真了,有些具体的问题也不是很清楚了
建议大家少研究仿真,实际系统跟仿真完全是两回事,可能某个信号上的干扰都让你头疼很久,仿真的系统还是太理想了。
做工程更多的还是依靠经验而不是仿真。
大家有问题多问其他版主,我太久没怎么用过ansoft了,现在只是维护服务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