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河流 发表于 2011-3-17 18:54

RMxprt 5.0版本、12版本、实测样机结果三者的比较

最近把RMxprt v5.0、V12的计算结果中的电机主要参数进行了比较,又与实测样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比较,我自己觉得参数输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而且样机已经投产了,实测参数应该比较准确,请大家说说对这个计算结果的理解,结果是否有参考价值,通过计算结果能否抓住RM的应用规律,RM是否有利用价值,价值有多大,怎么理解,其实RM的功能挺强大的,人家开发这个软件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们是否已经充分利用RM,还有多大潜力,是否应该把说明书仔细研读一遍(不是用哪个知识点就看哪)。大家交流一下,如果RM仅仅在某个或某几个点有参考价值,而且我们眼下还不需要这个点或者这几个点的参考价值,干脆就把心思放在手算上吧,等有了可靠一点的计算软件再机算吧。附件里面是结果的对比,请大家下载看看。

forlink 发表于 2011-3-17 20:04

这个精度,我觉得一般场合应用的话可以接受

qiuzhizhe 发表于 2011-3-17 21:30

软件的计算结果也就是能做个参考吧,不太准的;之前我做的样机,用RM5计算的负载电密为5,实际样机为6.5。估计是材料与工艺的问题所影响。

y1949b 发表于 2011-3-18 08:53

本帖最后由 y1949b 于 2011-3-18 09:14 编辑

广岩 能具体说说这几个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吗对于感应电机
1 maxwell中计算铁耗时 是否乘以了修正参数 ?工频下修正了多少?   
2 maxwell计算中如何体现杂散风磨损耗的影响?
3铸铝电导率是否设置到与试验(手算)温度一致时的电导率了?
4 平均半匝长度 样机值是否rm中一致?
5 斜槽的话,是如何等效的?
6 maxwel l磁路结果,您是如何做后处理的?

这些都对你的计算结果很或多或少的影响   三相异步已经非常成熟了一些细节的处理 决定了你计算方法的精度

rm的内核为丁老师所写与上科所 可谓同源对于小的感应电机有非常好的精度!

y1949b 发表于 2011-3-18 09:03

本帖最后由 y1949b 于 2011-3-18 09:17 编辑

广岩
我随手找了一台YKK4504-4 的计算和实测值一个点的对比(工频,不接变频器)

rm v12   空载电流25.6         电流 79.09    功率因数0.898   效率 95.56   转速 1485.01   
实测   23.4   80.5   0.89494.92 1484

其实rm在各个点对于三相感应电机吻合的都很好的   主要是你怎么【定标】   这个非常重要!!!!

但和上科所的程序有同样的问题就是算起动性能 有些出入

但在 maxwell中 可以定标的空间更大可以与实测值 非常接近的!

欧阳庆 发表于 2011-3-18 09:47

小刘, 请按y1949b提的问题,逐个回答,或将有些心得发给我.

baijian 发表于 2011-3-19 00:21

回复 3# qiuzhizhe

"实际样机电密"怎么测?

qiuzhizhe 发表于 2011-3-19 08:04

回复 7# baijian


    用仪器分别测出主、副绕组电流,然后再算。

梦的河流 发表于 2011-3-19 11:38

我做的核算都是用路算的,没用场算,12指的是MAXWELL12里面的RM

梦的河流 发表于 2011-3-19 11:49

首先,我不知道怎么修改RM程序里面的系数、修正参数,还望大家教我,我只是把RM里面需要的输入设计参数,每个参数进行仔细推敲,(RM对这个参数的定义和实际参数的定义是否一致)结果就是第一次发帖的结果对比。
回答y1949b的问题
   1:按照正向设计思路铁耗修正系数根据定、转子槽型的不同取不同的值,反向推回来,由实测电机铁耗算出的铁耗修正系数,不一定是我们按照槽型取的值,我对RM里面的铁耗修正系数没做修改。
   2:损耗这一块只考虑了机械损耗,其他的没们考虑,算例的也只考虑了机械损耗(我照搬);YKK500-4 50kW按照0.014P2取的值。
3:铸铝电导率也没做修改,默认值。
4:平均半匝长,调节伸出铁心直线长,使电阻值和实测值相等,计算出的结果也不对,就按照算例给的数据填的。
5:没考虑斜槽
6:我说的12是指MAXWELL 12里面的RM
我把部分算例的RM计算的结果和上科所的计算清单进行过逐项对比,部分参数可以说是一致,但是主要的还是有差异(RM的漏抗有问题),导致我们需要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实际差挺多。
   对了,有人说RM里面的漏磁系数有问题,有待于研究。

梦的河流 发表于 2011-3-19 11:53

“其实rm在各个点对于三相感应电机吻合的都很好的   主要是你怎么【定标】   这个非常重要!!!!”
“定标”怎么解释?就是设计参数的输入吗?有没有通过好的“定标”得出吻合的结果?现在就是想验证RM好不好用,怎么用。

yangfei810902 发表于 2011-3-20 10:38

对于永磁电机呢,感觉槽满率计算相差很大

yzhangx 发表于 2011-3-21 09:56

我是搞单相电机的,实测的主、副绕组电流,与RM计算的相差很多,RM计算出的主相电流明显偏小。不知是什么原因。

yangfei810902 发表于 2011-3-21 13:17

列表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真的很辛苦,谢谢

fuzy 发表于 2011-3-21 15:23

学习下,不过软件还是为人服务的,参考就好

qiuzhizhe 发表于 2011-3-21 17:13

我是做单相的,问题和13楼一样,副相电流相差不大,电密也不对。

marshoul 发表于 2012-3-14 16:43

回复 2# forlink

您好,我可以加您为好友吗?希望可以请教您几个棘手的问题。我QQ599175662

wuhdli 发表于 2012-3-19 22:33

电机设计到了今天,要比较的话,只能在输入的参数都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比较,才有可比性。否则都无法说明问题。

ZJ1020 发表于 2012-4-20 09:29

谢谢!谢谢!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Mxprt 5.0版本、12版本、实测样机结果三者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