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GAO
发表于 2011-3-1 13:27
成本方面暂时不谈!和生产效率等有关。贝得的是机械嵌线的,求的是量,热轧片冲压效率太低!
zhlichun
发表于 2011-3-1 14:50
机械嵌线应该是同心式的吧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1 15:32
回复 20# HL-GAO
效率问题不大,反正换了冷轧效率就有明显提高。温升肯定会高的,高多少没算过,当然也可以用加强通风来平衡一点。
bingteng
发表于 2011-3-1 23:36
我的感觉西门子的电机工艺水平高,有稳定的工艺才可以保证少用材料的情况下电机不烧。我们曾经拆过一台西门子的电机,第一眼的感觉是人家的铸铝技术真高,铸铝的端环可以照见人影。风翼也绝对的规矩,不像国内的厂子总会有歪歪扭扭的情况。还有就是机座的散热片很密且规矩,有利于散热。还有……,先不说了。供大家参考。总之,工艺水平跟人家的差距很大呀!
HL-GAO
发表于 2011-3-2 06:08
本帖最后由 HL-GAO 于 2011-3-2 06:16 编辑
回复 23# 张老五
老五说的可能有失偏颇,对小电机而言铜耗占总损耗的40%多,铁耗不足20%,当线规从1.12降到1时,其铜耗将增加25%啊(电流变动不大),这不是单纯的一点冷轧片材料可以弥补的!其电机效率至少比Y2低1个点!
HL-GAO
发表于 2011-3-2 06:21
回复 24# bingteng
这个倒是真的,西门子的工艺水平肯定比我们的高,可能有利于散热及提高效率,但西门子(中国)制造其机壳及铸铝等应该也在国内做的吧,国内做的东西不太相信其工艺怎样啊!
HL-GAO
发表于 2011-3-2 07:04
回复 22# zhlichun
是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2 09:54
回复 25# HL-GAO
是的,省铜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主要也是原来的效率有一定的富余量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2 09:55
回复 24# bingteng
西门子的机座是树脂砂铸造的,散热片明显要密
HL-GAO
发表于 2011-3-2 11:47
回复 29# 张老五
哦,西门子的机座是树脂砂铸的?你确定吗?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2 12:10
好处是散热片密,散热效果好
缺点是成本高
HL-GAO
发表于 2011-3-2 14:41
江苏西门子的朋友别潜水了,赶快浮出来介绍一下,西门子电机是通过什么手段,在大幅度减少铜线重量的情况下确保温升及效率的!
bingteng
发表于 2011-3-3 22:15
回复 32# HL-GAO
这可是人家的秘密,谁知道会不会透漏给咱们。
HL-GAO
发表于 2011-3-5 06:21
各位版主博士们也来发表一下看法!别沉了!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5 15:53
其实就是这么回事,效率本来就有余量,降一点就降一点,在标准之内就行。温升么,用西门子的机壳,散热好,温升可以再降一点。
HL-GAO
发表于 2011-3-5 22:11
看来老五对Y2电机标准设计及国内最低能效情况缺少了解,请看下面上科所的资料:
HL-GAO
发表于 2011-3-5 22:14
从上面可以看出Y2-100L2-4电机的效率原设计值就低于最低能效值,而铜线由1.12改为1.00后,其效率至少低1个百分点,怎能说“效率本来就有余量,降一点就降一点,在标准之内就行”!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6 13:11
本帖最后由 张老五 于 2011-3-6 13:13 编辑
回复 37# HL-GAO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其实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必须用冷轧硅钢!
y2原设计是热轧硅钢,换成冷轧后,就算是设计上一点都不改,效率和功率因数也会有相当的余量,在此基础上改改设计,降点材料的用量,也没什么特别的。
---------------------
要说电机的能效,我最近正在搞相关的项目,不敢说研究得很深,也没机会去参加18613的标准制订。前几天正好碰到点问题,我找黄坚打听了一下,黄坚也没回答出来。
HL-GAO
发表于 2011-3-6 14:44
先在此谢过张版主的积极讨论,当铜线相当时,同样长度的铁芯,其冷轧片的效率确实高于热轧片,但目前的问题是铜线规格大幅度缩水,由你说的1.12改为1.00,铜损相当于高了25%,因该规格电机原铜损约为总损耗的40%,原铁损不足总损耗的20%,想达到Y2的原设计水平,适当减铜重应该是可行的,但由1.12改为1.00,即使调整冲片槽形及采用DW470,也很难达到,据我调整计算,效率要比Y2的还低1个点左右(用1.00的线规),因此除非还有其它的办法和工艺!
张老五
发表于 2011-3-6 17:28
本帖最后由 张老五 于 2011-3-7 08:45 编辑
回复 39# HL-GAO
1、我算过,效率符合标准的要求
2、铜从2.7公斤减少到2公斤,差不多是减了35%,那么除了长度方向减少外,截面积方面减少25%是必须的
3、铜耗上升只能从别的地方捡回来,所以铁耗必须降低
4、不排除别的方面也有改进,比如杂散损耗,比如机械耗,这要看他们的工艺水平了,算是算不出的
5、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他们对自己的工艺有信心,敢吃容差,据说西门子在这方面是有传统的,效率低温升高的问题,用加强散热来解决,反正西门子的机座散热要比国产的普通机座要好
6、也说不定你朋友给的数据就是错的,他们的铜重不是2公斤,是2.3公斤,前面所有的讨论都是白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