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6-24 15:59

新能源汽车主驱无位置控制采用高频注入效果如何

新能源汽车主驱,当去掉旋变后,改为高频注入估算角度,有没有这样试验过的,低速效果怎么样?带载能力如何?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6-25 07:40

电工所那帮人不就是搞的这个吗,效果据说还可以,可以作为备用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6-25 07:57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06-25 07:40
电工所那帮人不就是搞的这个吗,效果据说还可以,可以作为备用

用的是不是高频注入?还是其他方法?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6-25 07:59

有企业做过的最好,能说下实际应用大不大,啥效果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6-26 16:37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6-25 07:57
用的是不是高频注入?还是其他方法?

是高频注入啊!!!!!!!!!!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6-29 14:13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6-25 07:59
有企业做过的最好,能说下实际应用大不大,啥效果

我们在两轮车上和三轮上试过,带载和启动不是问题,不过想真正实现量产我们评估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路况太多变了,各种坑坑洼洼啥的,意向不到的操作太多,高频注入也不是万能的,只是一个算法,用到个别产品是可以的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3 14:04

觉得高频注入不行的我就想问问哪里觉得不行?
这种方法对定子电阻不敏感,对电机参数不敏感,对电机整个模型也不敏感,即使表贴式都能用,更不要说内埋式,带载能力强,动态响应和稳态精度都不错。
合格的观测器,就像万用表测试电压一样,不论电压怎么变化,都能测试出来,跟什么工况多变,操作太多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没有见过高性能的观测器。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7-23 17:10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3 14:04
觉得高频注入不行的我就想问问哪里觉得不行?
这种方法对定子电阻不敏感,对电机参数不敏感,对电机整个模 ...

你们做的怎么样?已经批量使用了?能否说说用在哪里的?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3 18:44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7-23 17:10
你们做的怎么样?已经批量使用了?能否说说用在哪里的?

在变频器行业实现了无传感器控制,内埋式零速可输出50%额定转矩,3%基速可以输出100%额定转矩。

表贴式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用到产品上,但是肯定可以实现调速,输出一定转矩。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7-24 07:33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07-23 18:44
在变频器行业实现了无传感器控制,内埋式零速可输出50%额定转矩,3%基速可以输出100%额定转矩。

表贴式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用到产品上,但是肯定可以实现调速,输出一定转矩。

批量使用可靠性怎么样?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7-24 07:56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3 14:04
觉得高频注入不行的我就想问问哪里觉得不行?
这种方法对定子电阻不敏感,对电机参数不敏感,对电机整个模 ...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只能说你太牛来,反正我和很多人包括很多国外的学者做过分析,确实工况实现不了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09:05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7-24 07:33
批量使用可靠性怎么样?

批量使用没有出现和观测器相关的问题。
目前的无传感器应用,低速都是开环I-f,连基本的功率角补偿都没有,几乎没有带载能力,容易失步。
能够开发出电流误差模型并且实现5%基速带载的都极少,而且这种方法相比于高频注入对电机参数更加敏感。
所以无论怎么比较,除非介意噪声和效率,高频注入都是低速下最优方式。
但是无感FOC应用在电动汽车不太现实,因为工业类的产品和民用汽车在可靠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工业类驱动器可以触发保护,民用大巴不可能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突然保护吧,目前也没有很高的无传感器应用到电动汽车的呼声。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09:10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7-24 07:56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只能说你太牛来,反正我和很多人包括很多国外的学者做过分析,确实工况实现不了

这是高频注入低速切载,2Hz下从50%额定负载直接切换为100%额定负载,突加满载,突卸载没有问题,稳态速度精度0.5%以下。
你觉得高频注入不行,总该说明理由吧,为什么不行?有什么劣势?对什么敏感?
国外学者研究过不行,是哪篇参考文献说的,总可以把标题贴出来吧,我相信这种方法如果不能用,那么不能用的理由总可以公开,不涉及机密吧?
高频注入分旋转高频注入,脉振高频注入,方波高频注入,这是最常见的三种方法,还不包括其他衍生或细分的方法,每一种方法你们和国外学者都仔细论证了绝对不能用?

hehe22 发表于 2020-7-24 09:28

有效,但是实用性差,因为噪音很大,影响乘客体验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09:42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7-24 07:33
批量使用可靠性怎么样?

回复不了,见图片。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7-24 09:55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09:10
这是高频注入低速切载,2Hz下从50%额定负载直接切换为100%额定负载,突加满载,突卸载没有问题,稳态速度 ...

你是研究院所或者高校学生吧?产品研发和实际使用到产品是两个概念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10:00

18201975434 发表于 2020-7-24 09:55
你是研究院所或者高校学生吧?产品研发和实际使用到产品是两个概念

。。。。。。。。

xiaoxiao201005 发表于 2020-7-24 10:52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07-24 09:42
回复不了,见图片。

电动车上无感作为冗余用,主要在意的是低速带载是否能达到要求,还有频繁刹车启动这种工况是否合适

drf63329272 发表于 2020-7-24 11:03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09:10
这是高频注入低速切载,2Hz下从50%额定负载直接切换为100%额定负载,突加满载,突卸载没有问题,稳态速度 ...

不知道在2倍以上额定负载,负载突变情况下,是否有实践过?

山岭巨人 发表于 2020-7-24 11:32

drf63329272 发表于 2020-7-24 11:03
不知道在2倍以上额定负载,负载突变情况下,是否有实践过?

2倍以上的测试我没印象了,1.5倍是没问题。一般变频器2倍额定负载超过2s就要保护了,低速下长时间堵转更容易造成模块损坏,不一定会测2倍额定负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新能源汽车主驱无位置控制采用高频注入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