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磁阻 发表于 2018-9-28 08:56

发表下个人意见

这款软件可能只适合初步设计,当然业界都说温度场比较准,电磁部分以及另外一个MAP功能不行

之前我提到的gama角是不对的,高速小转矩竟然达到了接近90度,不知道你们解决了没,当然还有其他问题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8 09:05

乐高 发表于 2018-9-28 07:33
曾老师,试用如何申请?

哈哈,我只管试用,暂时管不了申请{:1_561:}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8 09:15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8-9-28 12:15 编辑

额定负载电感计算结果对比





可见自感的数值还是比较接近的,波形也类似。








互感的数值也接近,波形也相似。



电感计算的结果,Motor-CAD的计算结果偏小5%不到。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8 09:45

FOXWHY 发表于 2018-9-27 22:31
可在帮助文档里面查看, 里面写的公式都非常清楚

提个建议,是关于翻译的问题



电感的“小波分析”应该是不对的,最好改为“小信号分析”
“第六周期”最好改为“六分之一周期”


补充内容 (2018-9-29 19:40):
“比例多位置静态” 改成 “缩减多位置静态”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8 16:05

关于电感计算的周期问题,看一下自感和互感的曲线就明白了,对于一相来说,360度电角度中波形重复2次,因此只需要计算180度电角度就可以了,另外180度可以直接重复出来。

但是,为了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最少可以仅计算60度电角度(三相同时计算),然后,在相与相之间进行延拓,例如A相搬到B相,B相搬到C相,C相搬到A相,拼接起来。这就是六分之一周期的原理,这个功能是很人性化的!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8 22:53

虽然端部漏感几乎可以忽略,但是Motor-CAD的电感计算结果毕竟是包含了端部漏感的,既然总电感仍然偏低,可见其电感计算的误差有点多。

FOXWHY 发表于 2018-9-28 23:56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8 22:53
虽然端部漏感几乎可以忽略,但是Motor-CAD的电感计算结果毕竟是包含了端部漏感的,既然总电感仍然偏低,可 ...

真是刻苦呀,这么晚还在研究!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9 21:50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8-9-30 04:58 编辑

这个软件,我教工程师使用,仅需30分钟就可以了😄,而且结果足够精确,调整变化方案仅需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知道效果,尤其是其中有很多资深专家才能真正明白的推荐参数设置,因此,我认为Motor-CAD势必会广泛流行,可以解决电机设计绝大多数的问题!

FOXWHY 发表于 2018-9-29 22:11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29 21:50
这个软件,我教工程师使用,仅需30分钟就可以了😄,而且结果足够精确,调整变化方案仅需不到一分钟 ...

这就是我经常在跟大家表达的意思, 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让电机设计工程师专注于电机本身,而不是每天在调软件bug,排除软件错误。 把时间浪费在体现不出工作量的 软件操作,软件排除错误上。也没有意义。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9-30 20:10

Motor-CAD用于优化也是很好的,我指的是从工程师的观点所需要的优化。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2 16:16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8-10-2 16:19 编辑

Motor-CAD帮助文件里面关于Hairpin Winding绕组的内容。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3 10:04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8-10-3 17:41 编辑

一台15槽10极的电机,我在槽形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极弧系数,优化齿槽转矩,每次计算仅需22秒钟就可以得到结果,一会儿工夫就优化出了最小齿槽转矩,从45牛米降低到了4.5牛米,最佳极弧角度是126度。一般来说,这个最佳极弧角度即使在改变槽形时也几乎是最优的。









这个电机模型利用了偶周期边界条件,定子是从齿部切开的,我个人认为最好从槽中间切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电机的完整性。另外一个是圆心附近的空气区域可以不用建模,减少计算的规模,否则也是一大片蓝色区域。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3 10:16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8-10-3 11:27 编辑

如果磁极形状再做一些改变,不局限于简单的环形磁极,则齿槽转矩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当齿槽转矩减小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波形也会出现很奇怪的变化,那就是波形会变得“凌乱不堪”,高次谐波占比更多。



Motor-CAD计算齿槽转矩时是计算一个齿距的范围,下面是计算一个极距的结果,可见虽然凌乱,但却是相当精确的周期性波形!




FOXWHY 发表于 2018-10-4 17:07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3 10:16
如果磁极形状再做一些改变,不局限于简单的环形磁极,则齿槽转矩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当 ...

👍👍👍👍👍👍👍👍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5 11:31

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明白,Motor-CAD计算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快速有限元FFE技术实用化了吗?我试验过了,10000个节点,计算30个位置,总时间30秒,每个位置1秒钟要求解完成,这是有点难度的!

finite 发表于 2018-10-5 12:55

曾老师有空研究一下speed,好像speed也是场路耦合吧,有限元计算速度也是很快吧,对比一下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吧,不知道两个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不一样。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5 16:51

finite 发表于 2018-10-5 12:55
曾老师有空研究一下speed,好像speed也是场路耦合吧,有限元计算速度也是很快吧,对比一下在设计上有什么不 ...

据说Motor-CAD跟Speed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FOXWHY 发表于 2018-10-5 21:14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5 11:31
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明白,Motor-CAD计算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快速有限元FFE技术实用化了吗?我试验过了,10000 ...

原因有2.首先 Motor-CAD的电磁模块是2013年开始开发,并于2015年发布的,从8版本才开始有电磁模块。 在设计整个电磁模块之初,Motor-CAD就定位为专门针对电机有限元分析的程序框架,所有的程序设计都以电机为核心,通过总结当前市场所有电机相关有限元软件的优缺点,调研大量用户的实际需求,采用后发优势,一切以电机为核心,一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力求最精简的编程,模块化的编程,提高计算效率;他的定位不是通用电磁有限元。

第二,为了进一步追求计算速度,最大限度的节约工程师的时间,Motor-CAD不但采用快速有限元技术,而且采用 汇编语言 直接编写有限元核心算法,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成就了今天的Motor-CAD。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5 21:49

FOXWHY 发表于 2018-10-5 21:14
原因有2.首先 Motor-CAD的电磁模块是2013年开始开发,并于2015年发布的,从8版本才开始有电磁模块。 在 ...

还应该直接就定位为2维有限元,不去涉及3维有限元,因为大部分的电机电磁场问题都可以靠2维模型解决!

FOXWHY 发表于 2018-10-5 22:00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8-10-5 21:49
还应该直接就定位为2维有限元,不去涉及3维有限元,因为大部分的电机电磁场问题都可以靠2维模型解决!

是的,当前Motor-CAD主要还是二维计算,采用很多等效方法,去求解一些三维问题,但是后续 轴向电机模块的开发,暂时不清楚他们要如何处理,上次我建议他们增加轴向电机模块,因为当前,轴向电机在轮毂电机方面的应用是研究热点。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Motor-CAD试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