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发表于 2017-6-25 00:17

PriusIV驱动电机的改进

详细讨论参考这个帖子
https://bbs.simol.cn/thread-149322-1-2.html

别的不说,电机定子,转子变化如下:

定子变成扁导线成型绕组

转子从两片磁钢/极变成三片磁钢/极

性能改进如下:

转矩下降,转速提高

pat 发表于 2017-6-25 00:20

https://bbs.simol.cn/thread-137711-1-1.html
模仿这个原来发的Prius三代电机做了一个四代空载模型,反电势和齿槽转矩及其FFT分析结果如下

梦君箫城 发表于 2017-6-25 09:59

楼主可有PriusIV驱动电机技术文档?

wozhongh 发表于 2017-6-25 12:27

有点不明白,用扁导线有什么好处?

huyaohua518918 发表于 2017-6-26 08:58

四代和三代的对比:1.提高转速,减小体积,提高功率密度;2.转速提高后,铁耗增加,做成的2层结构(对比单层V型)降低定子铁耗;3.转矩输出只和体积和永磁体用量(电负荷、磁负荷)相关,四代体积小了,转矩下降,齿轮的减速比提高。

huyaohua518918 发表于 2017-6-26 09:00

本帖最后由 huyaohua518918 于 2017-6-26 09:02 编辑

wozhongh 发表于 2017-6-25 12:27
有点不明白,用扁导线有什么好处?

扁导线,槽满率会提高20%,可以降低电机铜耗

18959812902 发表于 2017-6-27 09:12

wozhongh 发表于 2017-6-25 12:27
有点不明白,用扁导线有什么好处?

槽满率高,功率密度高,损耗小,高效率区大。

张老五 发表于 2017-6-27 09:25

扁线的好处:
槽满率高,因此可以提高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同时对散热也有利
利于自动化工艺
缺点:
方案调整比较困难

这是我想到的几点,请行家补充

yang_123 发表于 2017-6-27 14:44

huyaohua518918 发表于 2017-6-26 08:58
四代和三代的对比:1.提高转速,减小体积,提高功率密度;2.转速提高后,铁耗增加,做成的2层结构(对比单层 ...

‘2.转速提高后,铁耗增加,做成的2层结构(对比单层 ...’


2层比单层V型能降低铁耗,怎么理解

18959812902 发表于 2017-6-27 15:43

张老五 发表于 2017-6-27 09:25
扁线的好处:
槽满率高,因此可以提高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同时对散热也有利
利于自动化工艺


换有就是满足综合性能的同等条件下,扁线电机比圆线电机性价比更高。

yupoo 发表于 2017-6-27 16:39

18959812902 发表于 2017-6-27 15:43
换有就是满足综合性能的同等条件下,扁线电机比圆线电机性价比更高。

扁线成型绕组 ,是不是匝数就不能调整了啊 ?

我如何根据我设计的匝数,去选择成型绕组呢

mfkfnaps 发表于 2017-6-27 16:52

本帖最后由 mfkfnaps 于 2017-6-27 17:07 编辑


搞错了,跟着学习学习,最新资料有出来了么?

18959812902 发表于 2017-6-27 17:35

yupoo 发表于 2017-6-27 16:39
扁线成型绕组 ,是不是匝数就不能调整了啊 ?

我如何根据我设计的匝数,去选择成型绕组呢

匝数也是可以根据槽数,每槽的导体层数来调整的。但相对来说这些都要在设计阶段就要确定,没法跟圆线绕组一样微调

huyaohua518918 发表于 2017-6-28 10:58

yang_123 发表于 2017-6-27 14:44
‘2.转速提高后,铁耗增加,做成的2层结构(对比单层 ...’




定子铁耗主要由转子磁动势的谐波(低次谐波占主要部分)引起,转子磁动势由转子结构决定(气隙磁密的谐波含量反应了转子磁动势的谐波含量)。多层可以使气隙磁密谐波含量降低(可以理解成多电平的概念:1层的空载气隙磁密近似梯形,2层的空载气隙磁密有2个台阶,低次(5次、7次)谐波含量大幅降低)。

huyaohua518918 发表于 2017-6-28 11:00

yupoo 发表于 2017-6-27 16:39
扁线成型绕组 ,是不是匝数就不能调整了啊 ?

我如何根据我设计的匝数,去选择成型绕组呢

和匝数没关系,匝数由电压决定的,当然匝数也决定了电感。

mfkfnaps 发表于 2017-6-28 11:35

huyaohua518918 发表于 2017-6-28 10:58
定子铁耗主要由转子磁动势的谐波(低次谐波占主要部分)引起,转子磁动势由转子结构决定(气隙磁密的谐波含 ...

通俗易懂,受教了,但还有个疑问,两层结构中,磁铁能量如何分配,第一层与第二层占比分别是多少比较好,一般依据什么进行分配的?厚度要一致么?

起风了~ 发表于 2017-8-31 17:23

感觉结构跟宝马i3结构很像,楼主方便把定转子尺寸分享一下吗

起风了~ 发表于 2017-8-31 17:23

感觉结构跟宝马i3结构很像,楼主方便把定转子尺寸分享一下吗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7-8-31 21:10

因为有集肤效应,采用扁线要注意交流电阻,否则仿真和测试差太多

pat 发表于 2017-9-21 21:57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7-8-31 21:10
因为有集肤效应,采用扁线要注意交流电阻,否则仿真和测试差太多

已经考虑,主要是第一层,即便开路高速时涡流造成的铜损也有几十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PriusIV驱动电机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