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经过如下校验,我发现你表中给出的电感值Ld、Lq与你当前(峰值电流500A时,超前角45°时,转矩最大802.88Nm)这个时刻运行的实际电感值不等,所以你用最初的电感值来计算加载情况的转矩值,就会出现你描述的情况。
根据你的第一个公式T=3/2*P*(ψq*iq+ψd*id),这里面的参数值如果是你在(峰值电流500A时,超前角45°时,转矩最大802.88Nm)这个时刻运行的实际参数值,那么根据如下式子,可以计算得到当前实际的电感值:
T=3/2*P*(ψq*iq-ψd*id)=3/2*P*[(ψf+Ld*id)*iq-(Lq*iq)*id] 你写的公式当中(+号应为-号),这样直轴电流id为负,磁阻转矩计算才为正值。
根据上式可以得到Lq=396.339328 ,如果用你计算的永磁磁链:ψf=e/w=0.1927 ,可以得到Ld=246.3384584,这跟你表中给出电感值,已经出现差异!
如若用刚刚计算得到的Lq=396.339328 、Ld=246.3384584,计算:
永磁转矩:3/2*p*ψf*iq=577.92Nm
磁阻转矩:3/2*p*(ld-lq)id*iq=224.933Nm
总转矩:3/2*p*(ψf*iq+(ld-lq)id*iq)=802.853Nm 完美吻合哦!
这也验证了实际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感值是会发生变化的,而且直轴电感变化较交轴电感变化小! springfall 发表于 2018-8-14 16:26
楼主,经过如下校验,我发现你表中给出的电感值Ld、Lq与你当前(峰值电流500A时,超前角45°时,转矩最大80 ...
层主,可是楼主计算的电感值是在施加了500A电流,角度为45度时的值呀, 本帖最后由 沃丶特 于 2018-11-16 16:02 编辑
springfall 发表于 2018-8-14 16:26
楼主,经过如下校验,我发现你表中给出的电感值Ld、Lq与你当前(峰值电流500A时,超前角45°时,转矩最大80 ...
您是根据磁链反推的电感吗?总感觉这样计算怪怪的
另外,从计算中看,电流对直轴电感的影响略大啊 toolkit的交直轴电感计算不准,但是磁链计算的准的,可以将输出转矩减掉电磁转矩得到磁阻转矩 samuelrzg22 发表于 2019-7-8 08:57
toolkit的交直轴电感计算不准,但是磁链计算的准的,可以将输出转矩减掉电磁转矩得到磁阻转矩
据我所知,toolkit求得的磁链为交直轴磁链
用交直轴磁链反推电磁转矩即输出转矩确实完美契合,但是却同样不能求磁阻转矩
本帖电磁转矩即为输出转矩,不知您说的电磁转矩是否就指永磁转矩?
如果是的话,永磁转矩用空载反电势即可求取,而我们是想通过交直轴电感计算磁阻转矩与(电磁转矩-永磁转矩)比较。 沃丶特 发表于 2019-7-8 10:26
据我所知,toolkit求得的磁链为交直轴磁链
用交直轴磁链反推电磁转矩即输出转矩确实完美契合,但是却同 ...
我的疏忽,没把话说明白。不过你理解了我的意思。通过交直轴电感计算磁阻转矩比较的话,我也校核了几款电机的数据,均出现楼主的计算结论,所以对于这个toolkit计算这个价值后电感是不行的 samuelrzg22 发表于 2019-7-8 11:16
我的疏忽,没把话说明白。不过你理解了我的意思。通过交直轴电感计算磁阻转矩比较的话,我也校核了几款电 ...
我用静态场计算电感结果与toolkit对比过,好像差别不大,我认为最终磁阻转矩计算不准确是转矩公式前面系数的问题。 springfall 发表于 2018-8-14 16:26
楼主,经过如下校验,我发现你表中给出的电感值Ld、Lq与你当前(峰值电流500A时,超前角45°时,转矩最大80 ...
你厉害,错误的东西居然可以完美吻合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你是拿着错误的理论求出了对的结果 夕林0529 发表于 2019-7-8 14:32
你厉害,错误的东西居然可以完美吻合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你是拿着错误的理论求出了对的结果
他是用结果导出来的交直轴电感在重新带回公式计算的,不吻合才奇怪呢 楼主找到原因了吗,为什么两个公式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呢 limengde2001 发表于 2017-6-5 20:55
1.是个8极电机。
2.“e0为空载反电动势,其值为每相绕组反电动势有效值的根号3倍。”唐的书采用的等功 ...
磁链是每相绕组反电动势有效值的根号3倍 /角频率,还是每相绕组反电动势峰值(根号2倍) /角频率? 这里的电感使用增量电感计算来好还是名义电感计算得出好?又或者是直接从磁链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