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339861 发表于 2016-11-30 08:37

采用切相磁钢,切相绕组,定子直槽,大裂比,机壳散热筋,定子绕组灌封,转子掏空,使用铜排绕组,高绝缘等级,分数槽等等。。。。

sun137586 发表于 2016-11-30 08:47

你说的转矩密度的重量是包含机壳、轴承、转轴等全部质量还是就是定子和转子部分重量,如果就是定子和转子部分,自然冷却达到1Nm/Kg很正常,我做的基本都接近2Nm/kg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01

pzf414049413 发表于 2016-11-29 22:13
要求超高转矩密度,还要求自然冷却,设计的时候温升的指标会很难平衡,建议材料方面用高温的,H级以上。降 ...

H级绕组可以有;现在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绕组的铜耗是很难降下来的;20kw出力的电机,铜耗达到了10kw,效率太低了

铁耗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使齿磁密已经达到了1.8T,但是频率只有几个Hz,所以理论算下来只有几百瓦。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05

sun137586 发表于 2016-11-30 08:47
你说的转矩密度的重量是包含机壳、轴承、转轴等全部质量还是就是定子和转子部分重量,如果就是定子和转子部 ...

定转子有效部分,定子外径D,轴长L,那么重量就是7800*pi(D/2)^2*L,这是书本上常用的公式;较真一点的还可以把转轴部分挖掉,不过只是一个定义的区别罢了;

2Nm/kg不是难事,5呢?10呢?我的目标是10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08

limengde2001 发表于 2016-11-29 21:24
几十转,分数槽,不用斜槽

分数槽的极槽配比能否说一下呢?若是有发布的产品或者发表的问题,一并推荐喽~

分数槽就是气隙谐波太多,导致槽口部分的绕组温度过高,平均温度100度的话,槽口部分可能有150了;

分数槽的有效基波利用率会有个五六个点的降低,与整数槽相比

不过分数槽是一个降低齿槽转矩的很好的方案。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10

254339861 发表于 2016-11-30 08:37
采用切相磁钢,切相绕组,定子直槽,大裂比,机壳散热筋,定子绕组灌封,转子掏空,使用铜排绕组,高绝缘等 ...

切相绕组是个什么概念,轴向电机?

如果是轴向电机的话,在定子外径确定的情况下,轴向电机的转矩密度是偏低的,因为它做不了太厚。

sun137586 发表于 2016-11-30 10:18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05
定转子有效部分,定子外径D,轴长L,那么重量就是7800*pi(D/2)^2*L,这是书本上常用的公式;较真一点的还 ...

还要看你电机的转速,转速低些,转矩密度可能会高些。我的2Nm基本是3000rpm。跟电机尺寸也有关的,尺寸大的电机,转矩密度也会做得更大吧,我最大一款是3Nm/kg。可以用halbach阵列转子,不过齿槽力会很大。定子可以采用拼块式,增加槽满率。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12:19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01
H级绕组可以有;现在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绕组的铜耗是很难降下来的;20kw出力的电机,铜耗达到了10kw ...

其实讲什么转矩密度是很不严谨的说法,多少牛米每公斤这个数值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也牵涉到了结构的优化问题。在正统的《电机设计》术语中,有严谨的参数来描述你的意思,那就是转切应力,这个转切应力才是可以准确比较的参数,它就是电机气隙圆柱面分布的假想的平均切向应力,这个转切应力越大,同样的电机其输出转矩就越大,当然不同的电机也可以进行比较。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2:34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12:19
其实讲什么转矩密度是很不严谨的说法,多少牛米每公斤这个数值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也牵涉到了结构的优化问 ...

我早年学的是陈世坤版本的电机设计,后来又学了Lipo的Introduction to AC Machine Design,或许这些不太正宗吧

转切应力,径向应力,轴向应力,我一般是用来分析电机的振动模式,倒没有把它和转矩联系过,不过只是一个公式的转换罢了

才薄学浅,曾老师勿笑话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2:39

sun137586 发表于 2016-11-30 10:18
还要看你电机的转速,转速低些,转矩密度可能会高些。我的2Nm基本是3000rpm。跟电机尺寸也有关的,尺寸大 ...

这个我的感觉是跟转速关系不大,与电机的外径关系比较大;不过一般低速电机,外径都会做的比较大,增加外径比增加轴长更有效些,这也是电机设计书本里经常讲的原理;但是有些场合外径是受限的,最后连轴长都跟你限制死了,安装的尺寸就在那里,只能去找转矩密度高的设计

3Nm/kg的设计,有没有相关的产品或者文章?或者简单介绍下基本设计,极槽比,大体内外径轴长,特别是效率大约是多少呢?

andycjj 发表于 2016-11-30 13:54

改过一套设备,原来是由一台异步机带着齿轮箱减速然后拖动一个叶轮,改为电机直驱,原数据:电机额定功率1.5kw,额定转速1420转,减速后转速约136转,计及齿轮箱的损耗,输出转矩约为97牛米,改造后的永磁同步参数如下:外转子表贴,绝缘等级H,42槽、44极,定子外径202,内径120,转子内径209,外径220,磁钢厚3,叠高80,自冷,额定扭矩,97牛米,电机有效重量14kg(带绕组定子铁芯+带磁钢转子铁芯)

andycjj 发表于 2016-11-30 14:05

带上控制器后,效率83.3%,电机效率85%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14:38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2:34
我早年学的是陈世坤版本的电机设计,后来又学了Lipo的Introduction to AC Machine Design,或许这些不太 ...

陈世坤《电机设计》开宗明义就提纲挈领讲了转切应力!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5:03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14:38
陈世坤《电机设计》开宗明义就提纲挈领讲了转切应力!

确实有转切应力的概念

学艺不精,曾老师见笑了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5:09

andycjj 发表于 2016-11-30 13:54
改过一套设备,原来是由一台异步机带着齿轮箱减速然后拖动一个叶轮,改为电机直驱,原数据:电机额定功率1. ...

多谢兄台!

外转子比内转子转矩密度是要高,可惜应用限制了只能内转子;

这个电机的效率多少?

这个极槽比,因为有偶次谐波,测试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较大的单边磁拉力或者脉振?这个我不太懂,只是有些担心。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5:14

andycjj 发表于 2016-11-30 14:05
带上控制器后,效率83.3%,电机效率85%

刚回复没看到你这个效率。。。

根据我24楼的转矩密度公式,你这个转矩密度大约是4Nm/kg,97/(pi*0.11^2*0.08*7800)=4;这个转矩密度,这个效率,是很不错了~~

多谢!

limengde2001 发表于 2016-11-30 18:55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10:08
分数槽的极槽配比能否说一下呢?若是有发布的产品或者发表的问题,一并推荐喽~

分数槽就是气隙谐波太 ...

极数太多,选分数槽是不得已的选择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19:32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6-11-30 19:43 编辑

我设计的马达最大的转切应力可以达到34000牛顿每平方米!

强迫风冷,连续工作制,效率82%,温升较高达到100K,但没使用什么高级材料。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20:55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19:32
我设计的马达最大的转切应力可以达到34000牛顿每平方米!

强迫风冷,连续工作制,效率82%,温升较高达到 ...

我刚算了下我之前做的一个,大约是51223牛顿每平方,自然冷却,连续工作制,就是效率低啊,泪奔中,只有72%,温升尚可,电机大了,散热好解决;我的目标是效率提升到80%以上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6-11-30 21:10

Edwin_Sun 发表于 2016-11-30 20:55
我刚算了下我之前做的一个,大约是51223牛顿每平方,自然冷却,连续工作制,就是效率低啊,泪奔中,只有7 ...

你这个转切应力真是太高了,我很惊讶!!!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超高转矩密度电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