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yixh
发表于 2016-11-10 20:55
刚开始做PMSM的压缩机,PID调整各种环路依然找不到北,硬头皮看完电机学关于电机数学模型的阐述,又查阅了一些FOC控制的方案,同时参考ST的库,勉强明白力矩推到是源自能量守恒,虽然理解Id,Iq这些变换之后的旋转坐标系,但是到了实际项目上就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Acoary_123123
发表于 2016-11-14 14:05
本帖最后由 Acoary_123123 于 2016-11-14 14:06 编辑
压缩机控制,PI参数凑凑、能用就行了,没必要较真。
国内好多做低端工业伺服驱动器的,PI参数也是凑出来的,还不是一样用。
zgq800712
发表于 2016-11-18 11:39
认真看完。。。。。。
xux
发表于 2016-12-1 21:21
大神 你那个“永磁同步计算”能具体介绍下是干什么用的吗?
ke Tr Br Ba 这几个参数的含义
Lienan
发表于 2016-12-6 10:53
赞一下把,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受教了
a291695052
发表于 2016-12-7 16:07
感觉很受用~~~~~
njclark
发表于 2016-12-8 14:56
给楼主点个赞。{:1_490:}
tom-wang
发表于 2017-6-3 17:35
谦虚使人进步!支持楼主
Acoary_123123
发表于 2017-6-3 17:53
又删了些内容去?
gongchao108
发表于 2017-6-3 19:36
楼主特别棒,我就是你说的那些说控制简单的博士之一,但是我是一字一句读完您这篇文章,收益良多,还是希望您这样的人才不要埋没,个人觉得当老板真的是体现您价值的时候了!
buxk007
发表于 2017-6-5 09:19
Acoary_123123 发表于 2016-7-16 08:38
借楼主的帖子说一下吧。
我做电机控制也有十年了,主要是控制算法和软件,做过工业伺服驱动器,也做过 ...
PI参数都是有量纲、有单位的,堵转时电流环阶跃响应时间要远远小于一毫秒的。
{:1_490:}
Acoary_123123
发表于 2017-6-5 10:44
buxk007 发表于 2017-6-5 09:19
PI参数都是有量纲、有单位的,堵转时电流环阶跃响应时间要远远小于一毫秒的。
是的,最多两三个控制周期,一般情况一到两个就够了。
10K的控制频率,就是小于0.2mS的时间能达到指令给定值!
yanglaohu0
发表于 2017-6-9 09:10
我09年毕业的本科,一直做了近8年的三相交流电机设计。最近在慢慢接触控制,看控制方面的书,一方面更利于对电机使用的理解,另一方面想如果有机会可以转到控制,做电传动系统。看了师兄经历,非常感慨。一个人混的好不好,工作的开不开心,公司很重要,学历很重要,信仰也很重要。我们有时都是太过执着于技术,对技术而言是好事,但技术需要平台和载体,对很多不懂技术的领导来说,他们没概念,不能理解。做技术,有优势,也有劣势;有欢乐,也有悲哀。
chuanhui
发表于 2017-6-10 19:31
说实话,觉得生活中的你也应该是牢骚比较多,计较也比较多,不太像实干家。
Acoary_123123
发表于 2017-6-11 19:15
xux 发表于 2016-12-1 21:21
大神 你那个“永磁同步计算”能具体介绍下是干什么用的吗?
ke Tr Br Ba 这几个参数的含义
电机控制都会用到这些参数
jasonxu_ktGld
发表于 2017-6-16 11:50
小弟硕士毕设是做电机本体设计的,之前工作了4个月本体设计之后辞职,准备往电机控制方向慢慢转行,看到前辈这篇文章,心里也是感触万分! 前辈走过的路我将来也必将一一践行,前辈遇到的问题我将来也会一一遇到! 而立之年过后,电机控制工程师如何做出抉择?我现在能想到的:
1 技术路线
1)单干。电机控制比电机设计单干要容易得多,这也是促使我转行的一大原因,但是没有相关人脉和经验的话可能还需自己慢慢摸索积累。
2)公司。选择一个对电机控制要求较高的或者是电机控制为技术核心的行业,如机器人?那么在公司你的技术优势就能发挥出来并且能得到老板的重视。
2 管理路线
1)选择一家大公司,通过电机控制作为切入点(如电动汽车),慢慢做到项目经理,总经理,最后成为管理者。这条路线要求你对公司流程,产品开发等各方面都非常熟悉,所以要在一家公司呆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应尽量选择大公司。
3 其他
1)通过做电机控制扩展自己的人脉,然后开始利用人脉来赚钱,完全脱离技术。
前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指点!
jasonxu_ktGld
发表于 2017-6-16 11:55
其实前辈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 ‘工科生技术到位之后如何在职场上/社会上找到下一个突破口’。 也可以看一看其他行业如it业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8年时间基本上一线的技术生涯到头了,确实要为未来考虑考虑了。
zhenghuigo
发表于 2017-6-19 09:19
楼主你好,能交流一下“如何把常规的三段式启动做到极致”这一个问题吗,能留个微信交流下吗?我现在也发现普通的三段论有一些问题,但不是该怎么去优化。
gyc198215
发表于 2017-7-3 08:16
专业技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当然不可或缺,甚至是核心。但做为公司业讲是要赢利,不是单单一个技术核心就可以万事大吉,需要营销策略、需要高的生产效率与低的管理成本。我们不仅技术做的好,我们是否可以在简化生产,提高部门组织的效率呢?“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天下”,这话很有道理,可以以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就不一样啦。
ho1001
发表于 2017-7-6 22:22
即使是好几年前的贴了,现 在也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