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楼主的分享,我也是做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的,有好多不明白的,希望得到楼主帮助!谢谢!
关于RMXPRT的路算结果的问题涉及到他计算采用的公式,应该讨论他采用的公式以及这个公式的可靠性和适合性。
不用2D算,这些都是是不准确的。RMXPRT路算只能大概指明方案调整的方向。RMXPRT漏磁系数都算不准,更谈不上转矩波动怎么去算的
关于RMXPRT的路算结果的问题涉及到他计算采用的公式,应该讨论他采用的公式以及这个公式的可靠性和适合性。
从结果,RMXPRT太粗糙。
放了好几天,希高人帮……
若虚子 发表于 2015-8-15 10:40
问题5:本人试算几例,η都比实际偏高。暂时发现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附加损耗未算,可从Pfw ...
做异步启动的企业和技术人员本来就很少,我说下下我对这点的理解。永磁和异步电机不一样,励磁基本恒定(忽略Id的影响),所以你调匝数,铁耗基本不变
若虚子 发表于 2015-8-15 10:43
问题3:每槽导体数RMxprt50中文说明中说明: Number of Conductors per Slot的输入数据为60。对于双层绕 ...
槽满率:要输入绝缘参数,算的就准了
Number of Conductors per Slot:每槽导体数
若虚子 发表于 2015-8-15 10:40
问题5:本人试算几例,η都比实际偏高。暂时发现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附加损耗未算,可从Pfw ...
记得这几本书中好像注明,仅参考计算过程,而针对电磁方案不一定是最优的。
你可以用2D有限元模型验证一下,RM的计算结果,或自已参考唐院士的书手算或编制个小程序验证一下啊!
一些参改的说明,在RM使用手册中可以查到,与电机学里的解释基本相同。。
材料选对,参数选对
感谢几位高手回复。但对某些意见,存在疑问。
“做异步启动的企业和技术人员本来就很少,我说下下我对这点的理解。永磁和异步电机不一样,励磁基本恒定(忽略Id的影响),所以你调匝数,铁耗基本不变”
先贴负载时永磁电机等效磁路图
本人水平有限,说法不一定对,但对 “做异步启动的企业和技术人员本来就很少,我说下下我对这点的理解。永磁和异步电机不一样,励磁基本恒定(忽略Id的影响),所以你调匝数,铁耗基本不变” 说法有疑问。
空载时,可以认为电枢磁动势 Fa 为零。空载时,主磁通可以不受匝数影响。
负载时,电枢磁动势 Fa 应受定子绕组等影响。主磁通不同,定子齿、轭磁密不同,铁损不同。
以上说法,请指正。
“Number of Conductors per Slot:每槽导体数”
现在问上、题是:双层绕组这样做不行。
本人提出:
本人试算 王秀和《异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理论、设计与测试》30kW-6P,每槽导体数为32。
按32匝,程序反映输出功率不能达到30kW,但参数计算可以认为接近。Sf=73.8808%,R1=0.0752902,王书:Sf=77.78%,R1=0.0743。
按16匝,程序反映输出功率能达到30kW, Sf=36.9404%,R1=0.0376451,cos=0.344603 η=94.5361 参数计算与王书计算结果相差很大。
另外有时要进行半匝,试算16.5不能进行。
双层绕组按每槽导体数或每圈导体数输入,都不对!双层绕组匝数如何输入?这是个大问题。请高人明示。
最近开始做永磁同步电机,也是用maxwell做仿真,对其结果也感到疑惑。
Roecoo 发表于 2015-10-21 16:36
不知你指的疑惑是指哪个方面哦,可否说来听听。
就是仿真结果跟实例有很大的差距。
我以为做异步自启动。。。。。。。
每槽导体数不对吧,和电机学的定义都不一样
你好楼主,我看了你的全部帖子,自己试了一下,对于单双层导体数的问题,在我实验几次之后,我发现只要自己设置线径,单层导体数如24=双层12
但是线径电脑自己设置,输入多少结果相同
我先回答这么多
我试验了下,自己设置线径单双层会出现作者的情况,电脑设置,就会出现结果一样的情况,楼主其他的我也用清华大学的例子试了下,同样的结果,
我自己在搞异步起动电机,有的可以回答你,我就不一一回复了,而且帖子发的太早了,我才看到 。。。。。。。
有啥问题你在联系我把
你好的,你写的帖子我很感兴趣,我现在也是高异步起动永磁电机,可以聊聊
zxydhr 发表于 2022-6-27 22:55
你好的,你写的帖子我很感兴趣,我现在也是高异步起动永磁电机,可以聊聊
大佬,我能加你微信吗,我才开始搞自启动,好多疑问,可以请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