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坊间流传的opera计算精度的疑问
本帖最后由 w_g_t 于 2015-4-6 15:21 编辑各位大侠,小生最近在学习电磁场方面的知识,由于是半路出家,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一直以来,opera3d软件声称自己的计算精度高,算的好,但是为何不见对比结果呢?
曾听过中*院一位搞电磁场的大牛报告,其中提到几款流行的商业软件的计算精度问题,但是对比来对比去的,结论是只要条件设置恰当(如网格、边界等,再结合软件各自的一些技巧),各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相差不大。另外,对于公认的难题,特别是在学术界仍不成熟的领域,各大软件集体失声。
这不得不让我产生了疑问:opera软件,与其它做电磁仿真软件相比,优势到底在哪里呢?
说自己算的准,总不能空口白牙啊,chaoxian还说自己是宇宙第一强国呢
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神见谅...
注:小生无意贬低、诋毁opera3d,毕竟opera出身于名门望族(卢瑟福实验室),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功底是非常深厚的。 没有哪个软件真正能做到一枝独秀。 这个软件估计要完了,我断定10年以后几乎就会找不到了,原因如下:
1、Cedrat Flux竟然不加密了,推出的12版随便让大家解密,甚至连培训都是免费的,过几天可能连书都是免费的;
2、Jmag Designer也不加密了,明明知道已经被盗版,却漠不关心从不更改加密算法;
3、Ansys就更不用说了,Emag这么多年几乎是敞开使用,而收购的Maxwell也改为不大更新加密算法;
4、Infolytica Magnet也是,装模作样搞个加密,其实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本帖最后由 guozhiying 于 2015-5-17 10:54 编辑
Opera有其自身优势,功能强大,界面高大上,就是价格太贵
精度自然没的说,设计与工程制造后的结果可以控制在百分之5以下(磁铁设计)
好多大的研究机构都用这个,其它电磁软件感觉无出其右。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5-17 11:07 编辑
guozhiying 发表于 2015-5-17 10:47
Opera有其自身优势,功能强大,界面高大上,就是价格太贵
精度自然没的说,设计与工程制造后的结果可以控 ...
你这个5%的精度我觉得太差了,随便用一个软件我都能达到1%的精度!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5-17 10:59
你这个5%的精度我觉的太差了,随便用一个软件我都能达到1%的精度!
我是说计算和实验结果不是软件自己收敛计算结果好吧
软件精度和计算时间有关 随便做到10的-5或者-6都很容易的,但是从设计到加工再到测量 最后结果查百分之几已经很不错了
guozhiying 发表于 2015-5-17 11:01
我是说计算和实验结果不是软件自己收敛计算结果好吧
软件精度和计算时间有关 随便做到10的-5或者-6都 ...
我说的是计算结果和实际制造出来样机实测的结果,这两者之间的误差!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5-5-17 11:04
我说的是计算结果和实际制造出来样机实测的结果,这两者之间的误差!
是啊,计算精度可以很高 但是样机加工方面 材料方面带来的误差就很难控制了, guozhiying 发表于 2015-5-17 11:05
是啊,计算精度可以很高 但是样机加工方面 材料方面带来的误差就很难控制了,
既然材料误差、制作误差远大于软件误差,那么探讨软件的精度还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软件精度是基础,其实对于工程控制来说 软件精度已经够用了
opera和其它软件精度都可以很高 非要比的话就是 同样时间 谁能算的快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5-5-17 11:23 编辑
guozhiying 发表于 2015-5-17 11:16
软件精度是基础,其实对于工程控制来说 软件精度已经够用了
opera和其它软件精度都可以很高 非要比的话就 ...
我设计永磁电机,计算出来线圈是29匝,反电势290伏,实际样机实测反电势就是291伏,额定转矩下软件计算的电流为24安培,实际测试加到额定负载,电流测试结果是24.1安培!
因此,我一贯以为:
软件计算没有任何误差,都是制作和材料差异导致了误差! guozhiying 发表于 2015-5-17 11:16
软件精度是基础,其实对于工程控制来说 软件精度已经够用了
opera和其它软件精度都可以很高 非要比的话就 ...
说起算的快 同等网格下能和infolytica逼逼么~我笔记本都能彪的起来~ 这精神就该赞,好东西,好东西 fisher_polylink 发表于 2015-7-6 13:54
这精神就该赞,好东西,好东西
好东西是指什么? Zeus 发表于 2015-7-6 14:28
好东西是指什么?
发贴要这么多字而已,没什么意思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