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生 发表于 2009-4-24 16:13

哇 好厉害啊楼主对直线电机的设计研究的深吗

hypo_qu 发表于 2009-4-26 12:43

哇 好厉害啊楼主对直线电机的设计研究的深吗
陈庆生 发表于 2009-4-24 16:13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直线电机我没做过,呵呵,帮不了你

qiaohong0576 发表于 2009-4-29 08:35

楼主的步骤很详细呀。学习了。不知楼主有没有做过无刷直流电机的。论坛上有RM+2D,不知楼主有没做过RM+3D的。{:1_432:}

fiso215 发表于 2009-4-30 09:19

问楼主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完V12版本后的RMXPRT进行后,用V11版本的MAXWELL2D进行仿真呢?
这样是不是得装2个版本的ANSOFT?
还是我看错了?

hypo_qu 发表于 2009-5-5 08:02

问楼主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完V12版本后的RMXPRT进行后,用V11版本的MAXWELL2D进行仿真呢?
这样是不是得装2个版本的ANSOFT?
还是我看错了?
fiso215 发表于 2009-4-30 09:19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是学了不久,V12的2D界面的V11的不一样,不习惯,所以我用的是V11的2D,MAXWELL V12的里面含RM、2D和3D.2D的界面如下图

南牛 发表于 2009-5-21 11:36

在Y系列的电机中,在实际生产中,最关心的结果是效率、功率因数、温升。在RM与上科所的比较中,上科所比较接近于实际,主要是效率这个指标,两个软件偏差比较大,其它差不多,以上是我个人意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回贴大家讨论一下。
hypo_qu 发表于 2009-1-11 14:58

很遗憾测试结果只有300-1300W的性能数据,理想的是把空载到堵转的全部性能测出来,便于分析;因为如果有这样的测试数据,其余设计过程中的内部参数都可以根据性能测试结果求出来,那么哪些参数算得比较准、哪些算得不准就很清楚了,对于分析、改进计算程序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不准的参数可以修正或重新推导计算公式。

1您在上科所软件中输入尺寸和图纸中有点不同

图像:
定子槽斜边高=.7
定子槽高= 8.8

上科所:
定子槽斜边高=.61
定子槽高= 8.89

2起动扭矩问题
rmxprt:
额定点:3.70337N.m(2836.55r/min)
起动点:14.8493Nm(图中看似乎不到14N.m)
上科所:
额定点:(转差率= .0883-->转速=2735.1r/min-->)扭矩=3.84N.m
起动点:3.84x2.67=10.25N.m

3槽满率
虽然计算数值只有72%左右,但槽内相当满了

hypo_qu 发表于 2009-5-21 17:11

南牛先生看的很仔细啊,上面的槽型我输入错了,已经改了,我认为72%的槽满率是相当可以的了,不会太高。

南牛 发表于 2009-5-22 17:00

你计算的是72%

如果按照你打出的数字,槽纸厚度0.2,槽锲厚度1.5
那么,实际槽满率达到81%

实际使用的槽锲一般只有0.8mm,那么槽满率约78%

hypo_qu 发表于 2009-5-26 14:39

你计算的是72%

如果按照你打出的数字,槽纸厚度0.2,槽锲厚度1.5
那么,实际槽满率达到81%

实际使用的槽锲一般只有0.8mm,那么槽满率约78%
南牛 发表于 2009-5-22 17:00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槽面积除掉槽纸厚度为64 0.53的线带漆皮厚度为0.58 粗算一下线面积0.58*0.58*2*70=47.096 除以槽面积得槽满率为73.58%,这还是按漆包线按方形算的,实际圆线与圆线之间是有间隙的,是错开排列的,这样实际还不到73.58%。

南牛 发表于 2009-5-27 22:17

本帖最后由 南牛 于 2009-5-27 22:33 编辑


槽面积除掉槽纸厚度为64 0.53的线带漆皮厚度为0.58 粗算一下线面积0.58*0.58*2*70=47.096 除以槽面积得槽满率为73.58%,这还是按漆包线按方形算的,实际圆线与圆线之间是有间隙的,是错开排列的,这样实际还不到73.58%。
hypo_qu 发表于 2009-5-26 14:39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槽面积除掉槽纸厚度为64 
-->槽口部分的槽纸是2重的,槽面积除掉槽纸厚度为63.18

假定槽锲厚度达到1.5,并且斜肩面积全部用上,槽锲和槽口下部2.5mm开口处对齐
那么:斜肩部分放不下1.5的厚度,槽锲挤占的槽形空间为(槽锲厚度1.5-斜肩高0.7)X宽度4.6mm=3.68
(此时无论槽锲宽度两旁有没有空隙,槽都没办法用得上了)
就只剩下59.5

如果按照槽锲宽度4mm计算,槽锲顶在槽斜肩的斜线上,则挤占的面积更多
(槽口宽2.5mm,槽肩宽4.6mm,槽锲宽度必须大于3.7mm,否则很容易掉出来)

xi1niu 发表于 2009-5-31 10:15

LZ您好,非常希望能看到您在V12里面把这个例子做全,我试着用V12做了下有限元仿真,发现在额定转矩下的仿真结果和实测值相差很小,但是超过了额定转矩后仿真结果偏差较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hypo_qu 发表于 2009-5-31 10:39


上图红色部份是64,槽楔在上面,对64的面积是没影响的。

南牛 发表于 2009-5-31 11:47

34583
上图红色部份是64,槽楔在上面,对64的面积是没影响的。
hypo_qu 发表于 2009-5-31 10:39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其实讲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如果槽楔厚度达到1.5mm,上面放不下了,会挤占线槽空间,有效面积会减小;如果厚度只有0.7mm就不会

qingyutai 发表于 2009-5-31 15:24

本帖最后由 qingyutai 于 2009-5-31 15:29 编辑

好像看到说“瞬态数据前段不准确,所以2D和RMxprt算出来的起动转矩相差很多。
那么是不是利用ansoft,我们不能计算仿真电机的起动性能了。
事实上我利用电机的瞬态数据画出来的转矩转速曲线也是离谱的很。(怎么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T vs Speed)曲线呢?

我现在想计算端环和导条连接处的强度,
初步的设想是通过瞬态转速时间数据,求出最大的加速度,然后计算最大的力。问题是现在不知道2D瞬态的转速时间数据准确吗?大家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

请包括楼主在内的达人指教。非常感谢。

jyhuang97 发表于 2009-6-11 09:03

学习了,哪位能贴个铸铝转子计算的帖子?

harky 发表于 2009-6-11 22:43

楼主,对你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呵呵
能不能用Maxwell12.0再做一次
发现12.0里好多设置都和11.0不一样,用12.0按找你的步骤做不下去了
帮帮我们这些菜鸟吧 相信会有人和我一样的感受吧

whyshanda 发表于 2009-6-15 21:00

相当经典,值得收藏!
按照你的步骤,最后出现Unable to create child process:indm3.exe,error code=267;
simulation compled with execution error on server:local machine!
请高手指导!

hypo_qu 发表于 2009-6-16 07:49

相当经典,值得收藏!
按照你的步骤,最后出现Unable to create child process:indm3.exe,error code=267;
simulation compled with execution error on server:local machine!
请高手指导!
whyshanda 发表于 2009-6-15 21:00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你是不是用EXCEL输出结果了?那个功能我们论坛上的RM不能用,因为是D版的问题。

三面笑娃 发表于 2009-6-22 22:44

版主:有没有电磁场分析的例子呀!贴个来学习一下。意思是看电机磁密分布是否合理的。
希望版主能看到,帮我解决一下,谢谢
zrongjie 发表于 2009-4-24 14:52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搭车同问
谢谢

77889900700 发表于 2009-6-25 08:52

是不是3D比2D精确?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Ansoft EM专题讨论(二)——三相异步电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