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eng 发表于 2012-9-8 15:19

为什么增加永磁同步电机轴向长度,力矩却没有成比例增加

本帖最后由 simeng 于 2012-9-8 16:09 编辑

使用相同的定转子形状、永磁体和匝数,线径增大了一级,轴向长度加至2倍,力矩却没有成倍增加,增幅很小大概有20%多,这是什么原因?
均已做出样机测试对比过的,加相同的电流。

giuseppe 发表于 2012-9-8 21:23

之前的电机是否磁饱和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8 22:10

说说你是怎么测的?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08:45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8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说你是怎么测的?

线圈星形连接,任意两相都可以是串联关系,给其中两相接入直流电流源,另一相不通电,通电的两相电流相反,这相当于三相电的某一瞬间,再用测力计测的,比较平均值。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10 09:50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线圈星形连接,任意两相都可以是串联关系,给其中两相接入直流电流源,另一相不通电,通电的两相电流相反 ...

试验方法很独特!但仍没说清楚细节,比较谁和谁的平均值?怎么测的平均值?对比的条件又是什么?两个对比试样的关系是什么?
你一楼就有很多疑问,什么叫“线径增大了一级”?在“使用相同的定转子形状、永磁体和匝数时线径增大了一级槽里怎么放得下?“相同的定转子形状”怎么又说“轴向长度加至2倍”???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0:32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10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试验方法很独特!但仍没说清楚细节,比较谁和谁的平均值?怎么测的平均值?对比的条件又是什么?两个对比 ...

槽满率不大,两台电机都可以放得下;定转子形状相同是指的横截面;对两台电机通入相同的电流,分别用测力计测得一组数值再取平均值,比较两台电机所测的这个平均值。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10 10:41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槽满率不大,两台电机都可以放得下;定转子形状相同是指的横截面;对两台电机通入相同的电流,分别用测力 ...

这“分别用测力计测得一组数值再取平均值”是随什么变化的一组数据?随不同电机?同一台电机在不同时间测的一组数据?同一台电机用不同测力计测的一组数据?。。。???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1:09

本帖最后由 simeng 于 2012-9-10 11:13 编辑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10 1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分别用测力计测得一组数值再取平均值”是随什么变化的一组数据?随不同电机?同一台电机在不同时间测 ...

多测数值求平均是为了减小误差,一组数据就是指的这个,对同一情况多测几次。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0 14:08

先测试反电动势增加了多少?如果没有成2倍的关系,那就是电机制作的时候有问题了

你也做过仿真?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6:38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0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测试反电动势增加了多少?如果没有成2倍的关系,那就是电机制作的时候有问题了

你也做过仿真?

谢谢
刚才测了反电动势,确实没有2倍的关系,也是变化不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啊?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0 17:49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刚才测了反电动势,确实没有2倍的关系,也是变化不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啊?

你做过仿真没?结果如何?

你测量一下电阻,看看是不是之前的一倍多不到两倍的样子,若是集中绕组,可能大约是两倍?再测量一下电感~

如果有可能测试一下cogging torque,看看与之前电机的区别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0 17:50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刚才测了反电动势,确实没有2倍的关系,也是变化不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啊?

转矩没有上去的根本原因在于磁链就没上去,至于什么原因,你提供的信息太少,难以判断,先回答我上面的问题,能测的都测一下~可能是匝数改变了?绕组绕的不对?磁钢变化了?气隙变化了?等等,都有可能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9:44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0 17: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矩没有上去的根本原因在于磁链就没上去,至于什么原因,你提供的信息太少,难以判断,先回答我上面的问 ...

再次感谢
cogging 大概1.76倍;
轴向长2倍的那个电机线径增大了一点(0.41mm→0.44mm),长电机每相电阻5欧,短电机每相9.3欧,有点离谱,用数显万用表测的;
气隙这一点肯定不会变,因为材料零件都是定死的我看过。
电机并不是我亲自制作组装的,至于其他的方面会不会出问题我也不能确定,只有这些指定的参数从外部来分析。

我也怀疑过匝数,但让做电机的那人说是匝数等等都没变,都没出问题。
这样如果按电阻换算的话,应该就是匝数的问题?

simeng 发表于 2012-9-11 10:11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0 17: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矩没有上去的根本原因在于磁链就没上去,至于什么原因,你提供的信息太少,难以判断,先回答我上面的问 ...

把电机拆开了,匝数也没少绕,测电阻就是不够,应该是有短路问题吧。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1 11:18

simeng 发表于 2012-9-11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电机拆开了,匝数也没少绕,测电阻就是不够,应该是有短路问题吧。

集中绕组还是分布绕组?

电阻差多少?是原来的多少倍?

你看看端部连接的对不对?三相电压平衡否,三相电阻对称否?

simeng 发表于 2012-9-11 12:01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1 1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集中绕组还是分布绕组?

电阻差多少?是原来的多少倍?


集中绕组
轴向长变为2倍,线径不变的话相电阻大概应为1.5倍,现在线径也换了,0.41mm换成0.44,相对于短电机每相电阻倍数应该是1.5×0.87=1.3倍,短电机电阻和计算值偏差很小是9.3欧,长电机计算值应该是12.1欧,而长电机电阻测量的只有5欧,三相电阻对称,反电势对称,端部没看出什么,应该是有短路问题吧?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1 12:04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次感谢
cogging 大概1.76倍;
轴向长2倍的那个电机线径增大了一点(0.41mm→0.44mm),长电机每相电阻 ...

Cogging torque这个也有些问题,应该是在2倍左右的,所以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了~

电阻肯定有问题,三相都对称么?看看绕线图吧~我觉得应该是串联的,改成了并联?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1 12:10

simeng 发表于 2012-9-11 1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集中绕组
轴向长变为2倍,线径不变的话相电阻大概应为1.5倍,现在线径也换了,0.41mm换成0.44,相对于短 ...

为什么是1.5倍,不应该是接近2倍的么?

查查端部吧,感觉是端部接错了,反电动势差多少,是短电机的多少倍?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2-9-12 01:37

simeng 发表于 2012-9-10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刚才测了反电动势,确实没有2倍的关系,也是变化不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啊?

反电势是多少倍?
如果反电势差不多,那要么是串联匝数不对(包括接线的串并联有问题),要么就是磁钢有问题.

simeng 发表于 2012-9-12 09:32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9-11 1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是1.5倍,不应该是接近2倍的么?

查查端部吧,感觉是端部接错了,反电动势差多少,是短电机的多 ...

因为原来的电机很薄,所以只变轴向长电阻应该没有2倍,最多1.5几
还是匝数问题,电机就没按预想的做,最后量了一下导线外径竟然是0.6的,内径应该有0.55,难怪电阻这么小,而且让做电机的回想一下匝数也没原来多,不然确实塞不进去,如果不拆开光凭空推测还是以为参数都对,也找不到原因
再次感谢您的帮助,从您的回答中也学了一些东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增加永磁同步电机轴向长度,力矩却没有成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