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莫电机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745|回复: 4

[分享]  安川电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安川电机开发出了供EV(电动汽车)及HEV(混合动力车)使用的“QMET Drive”马达驱动系统,并实现了实用化(图1)。该系统的特点是采用了称为“QMET”(Qualified Magneto-Electoronic Transmission)的技术,该技术可根据马达的转速来切换电流流经的线圈,从而使马达一直保持90%以上的效率。



图1:驱动马达系统“QMET Drive”
采用通过半导体开关来切换驱动马达线圈的“QMET”技术。(a)驱动马达、(b)逆变器。


  原来的马达在运转范围内存在某一扭矩和速度(转速)下效率达到最高值的点,偏离该点,效率就会逐渐下降。采用低转速下获得高效率的设计时,就会出现在高转速下效率显著下降的问题(图2)。



图2:马达效率分布
效率高的点在低转速范围和高转速范围中有所不同。(a)通过切换线圈的数量,可大范围确保效率高的点。(b)线圈切换马达的效率分布示例。

  而切换线圈的马达在高转速下也可保持高效率。这样,EV及HEV便可在控制所配充电电池容量的同时,确保持续行驶距离。

  新开发的驱动马达系统在马自达2009年开始租售的串联HEV“普利马氢转子发动机混合动力车(Premacy Hydrogen RE Hybrid)”上首次被采用。安川电机运用QMET技术,在2010年开发出了输出功率不同的3种EV通用马达。

在串联HEV上采用


  马自达普利马氢转子发动机混合动力车是一款串联HEV。串联HEV虽然配备有发动机,但并非将发动机直接用作驱动力,而是被用于使发电机旋转产生电力。

  HEV起动时发动机停止工作,仅凭马达来驱动。行驶时电池停止向马达供电,通过发动机的旋转,凭借发电机生产的电力来驱动马达。另一方面,在坡道及超车等需要使用大功率进行加速时,发动机就会起动,通过电池和发电机同时提供电力来驱动马达。而减速时,马达就起到发电机的作用。

  马自达采用的驱动马达系统“QMET Drive”由支持线圈切换的驱动马达、逆变器及电子式线圈切换电路(开关)构成。驱动马达在内侧配备了嵌入磁铁的转子,在外侧则配备带线圈的定子。

  EV及HEV使用的驱动马达要求在低转速下实现高扭矩以及大额定功率,但问题是很难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保持高效率。而安川电机开发的马达在低转速时使用整个线圈,在高转速时只使用约半个线圈,通过切换线圈,同时具有低速和高速时的马达特性,从而可保持高效率。

  马达的开发背景在于驱动马达存在的课题。驱动马达一般通过向线圈施加逆变器的电压,使电流流过线圈,由此来旋转转子。但这时线圈上会与转速成比例地产生反电动势。

  在高转速范围内,只能施加从逆变器电压中扣除反电动势后的电压,不让电流流过线圈。由于扭矩与电流成比例,因此电流少的话,扭矩就会变小,进而在某一转速下变成零,这样马达转速就无法超过某个水平。EV及HEV需要在低转速到高转速的范围内输出扭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为了解决这一课题,各公司以有别于向线圈输出扭矩的目的,在不同于扭矩输出用电流的相位上流过电流。也就是施加用以消除反电动势的“弱励磁”(图3)。虽然凭借弱励磁可在某一程度的转速范围内输出扭矩,但这样仍不足以支持EV及HEV所需要的大转速范围。于是,安川电机导入了根据转速来切换线圈的QMET驱动技术(图4、5)。当驱动马达的转速达到指定数值时,就会切换马达线圈,使反电动势降低。这时,在高转速下也无需弱励磁,从而保持高效率。



图3:抑制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
高转速时,为抑制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施加弱励磁。此外还采用了线圈切换及升压变频器等手段。

1.PNG
图4:驱动马达线圈的构成
使用低转速用和高转速用两种线圈。低转速时使用整个线圈,而高转速时减少线圈。
2.PNG

图5:线圈切换系统
由切换线圈的半导体开关、逆变器及驱动马达构成。半导体开关有低转速时使用的开关1(SW1)和高转速时使用的开关2(SW2),根据转速决定打开哪一个。


  一般而言,为了克服线圈上产生的反电动势,大多在电池与逆变器之间使用升压变频器。即使线圈发生超过逆变器电压的反电动势,通过利用升压变频器提高逆变器的直流电压,可由逆变器施加克服马达反电动势的电压。

抑制反电动势


  但是,使用升压变频器时,除了需要提高逆变器中所配的功率半导体的耐压值之外,升压电路中的功率半导体及电抗器还会产生损失,从而使效率下降。以前的方法是即便效率略有所下降仍使用升压变频器。

  QMET驱动技术可通过切换线圈降低马达电压,因此无需提高逆变器所配功率半导体的耐压值,只需考虑线圈切换开关中的功率半导体的导通损失,即可防止效率大幅下降。

  安川电机以前一直在机床主轴马达驱动等产业用途中,使用带线圈切换功能的马达驱动技术。为了使该技术适用于EV及HEV,此次将机械式开关换成了半导体(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开关。在切换时间上,将产业用途需要的数百ms缩短到了近于零秒(图6)。



图6:抑制线圈切换时的不适感
线圈切换前(低速)和后(高速)的马达转速变化。由于转速变化小,因此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QMET驱动技术使得用户感觉不到切换线圈的动作,从低速到高速、从高速到低速均可顺利切换,即使在实际的车辆上,也不易察觉到线圈的切换动作。

  至于线圈切换存在的课题,则是电力电缆数量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重量增加及布线复杂化。

  要想解决这些课题,需要将线圈切换开关内置到马达中,像操纵普通三相马达一样实现线圈切换。为了将半导体开关内置到马达中,除了在结构上下工夫,消除马达线圈的热量对半导体元件的影响之外,还提高了抗振动性。

  三种通用马达的最高输出功率分别为47kW、60kW、120kW。通过提供三种功率不同的马达,可满足多种车型的需要。

磁铁非对称配置


  为了提高驱动马达的效率,安川电机对磁铁的形状和配置下了一番工夫(图7)。安川电机将永久磁铁设计成了呈V字形配置的非对称设计,而非左右对称设置,提高了某一个方向的效率。



图7:驱动马达转子中嵌入的永久磁铁的配置
永久磁铁呈V字形嵌入。通常为左右对称(上)嵌入,而此次通过非对称(下)嵌入提高了效率。


  这样做的理由是车辆上的驱动马达在旋转时分为前进(正转)和后退(反转)两种状态,两者相比,前进占大部分使用频率,所以前进时的高效率更受重视。

  嵌入的磁铁,其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因磁铁磁通量而相互吸引的磁铁扭矩,以及转子芯与定子芯之间产生的磁阻扭矩。通过改变嵌入磁铁的形状,便可错开这些扭矩的相位。

  通过将磁铁扭矩和磁阻扭矩的和、即合成扭矩设定到比对称配置更大的水平,在产生相同扭矩时,便可减小流经线圈的电流。也就是说,尽管程度有限,但通过改变磁铁配置位置能够提高效率(图8)。(特约撰稿人:山田健二,安川电机电气驱动系统事业推进室技术开发部长)



图8:流经驱动马达的电流扭矩固定时正转(前进时)和反转(后通时)的电流值比较。通过非对称嵌入磁铁,正转时(加速或减速均)只需投入比反转时少的电流。


■日文原文:EV/HEV部品解剖 第7回モータの巻線を切り替え広い回転域で出力を維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西莫币 +3 收起 理由
gina + 3 多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0-2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法不难吧,我们公司早就在使用了,无非是采用了三相电机的延边三角的降压启动原理而已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现在更知道啦,谢谢楼主!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0-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安川的产品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3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技术要跟上才行啊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西莫电机圈 ( 浙ICP备10025899号-3 浙公网安备:33028202000436号

GMT+8, 2024-5-6 12:00 , Processed in 1.59631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