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莫电机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596|回复: 13

单层短距绕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家好,这个问题以前提过,但是没有得到解决,这次希望大家不吝指教:三相电机单层绕组常采用短距,为何没有短距效果?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2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因为单层绕组的各相电势是直接相加的,所以短距并不会影响合成电势,而双层就不一样了,上下层存在相位差的,画下原理图就知道了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jh2010 于 2011-6-21 19:56 编辑

单层短距绕组线圈的两个线圈边的相角不是小于180度吗,怎么可能直接相加呢,应该还要乘以一个节距因数才是,单层绕组的节距因数是等于1吗、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最好先上个展开图,这样大家才好帮你分析,单层绕组恐怕不能或很难实现短距.你能画出一个单层短距绕组的展开图吗?如果有这种绕组那一定也是一种特殊的绕组,我倒是可以想象出来,不过我还是想先看看你的图.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4槽4极单层链式绕组.jpg
这是24槽4极单层链式绕组,节距y=5,极距=6.线圈的基波电动势应该是=两倍单边电动势*节距因数,v次谐波的电动势也因此要乘上个节距因数,不就可以削弱或消除了吗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从极相组看,本绕组是由4个极相组串联组成,每个极相组又是由一个短距集中线圈组成,因此该线圈确实存在一定的短距系数,但分布系数为1,因此该线圈的基波电动势应该是=两倍单边电动势*短距系数.整个绕组的基波电动势等于单个线圈电势的4倍(即8倍单边电动势*短距系数).
如果我们不这样算,而是把它看成普通的单层叠绕组来计算,那么该线圈可以由两个极相组串联组成,每个极相组又是由两个整距(1_7;2_8;...)分布(q=2)线圈组成,则该线圈存在一定的分布系数,但短距系数为1,且该分布系数与前述短距系数相等,这样计算的整个绕组的基波电动势应为8倍单边电动势*分布系数,由于分布系数与前述短距系数相等,所以这样计算与前述计算结果相同.
由此可见,这种短距单层绕组与普通的单层叠绕组在电磁效果上是一样的,可以看作"没有短距效果"的整距分布绕组!
2 从绕组理论上说,一个绕组由许多槽内导体串并联组成,其产生的感应电势与各槽导体串联的先后次序无关,在你给出的绕组中,实际上是把1;2;7;8;13;14;19;20等八个槽内导体串联而成的,你可以先2和7串;再串13;再串8;....       当然也可以先1和7串;再串2;再串8;....前者就是像你画的那样短距集中绕组,而后者就是普通的整距分布绕组,这两种接法在电磁效果上是一样的,因此你这种绕组完全可以用"没有短距效果"的整距分布叠绕组来计算感应电势和磁势!
3 你还可以从槽电势星形图上来计算(作图法叠加)绕组的电势,你看看用你这种接法算得的绕组电势和普通的单层叠绕组算得的电势是否相同,这个你自己画吧,我不会传图.
      综上所述,单层绕组,无论你采用什么线圈形式,都可以用"没有短距效果"的整距分布绕组来计算感应电势和磁势!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标准答案


    谢谢队长的精彩解答,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了。之前我只关注了单个线圈的电动势,而没有注意整个线圈组的电动势。从槽电动势星形图可以看出虽然是接成短距线圈,但整个线圈组的电动势还是两个相差180度相带内的导体电动势之和,只是改变了连接顺序而已,效果还是整距效果。其实今天上午我已经弄明白了,不过还是要非常谢谢队长的很详细的精彩解答。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还真不知道,我一直都是想当然的认为单层绕组短距排布就能实现 短距消除谐波的效果。
今天看了一下才知道不是那么简单。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相单层绕组不能对称怎么办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7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cx123

你用例了来说明一下啊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7-1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单层绕组的短距系数总是等于1,一个数乘以1还是本身,所以总得不到短距的效果,呵呵呵,你懂的--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1-6-22 10:41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从极相组看,本绕组是由4个极相组串联组成,每个极相组又是由一个短距 ...

就是实际上存在短距系数说,只是因为不能排线方法得出的基波电动势数值一样,那么上面那个图的排线方法还能起到削弱谐波的作用吗?

点评

pat
是的,可以用RM设计一个单层短距和双层整距绕组(保持串联匝数一样),生成maxwell算一下反电势,结果一模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22:36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6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8-1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zyp2560185 发表于 2013-8-21 09:22
就是实际上存在短距系数说,只是因为不能排线方法得出的基波电动势数值一样,那么上面那个图的排线方法还 ...

是的,可以用RM设计一个单层短距和双层整距绕组(保持串联匝数一样),生成maxwell算一下反电势,结果一模一样。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9-11-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了,多谢,不过谁能把单相的槽电动势画出来呢,就你还可以从槽电势星形图上来计算(作图法叠加)绕组的电势,你看看用你这种接法算得的绕组电势和普通的单层叠绕组算得的电势是否相同,这个你自己画吧,我不会传图。这个
多谢了
西莫电机论坛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点击★ 西莫电机论坛会员交流专用群欢迎您西莫电机论坛加群请注明论坛用户名及所从事专业,否则不予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西莫电机圈 ( 浙ICP备10025899号-3 浙公网安备:33028202000436号

GMT+8, 2024-6-27 14:38 , Processed in 0.29448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