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斜槽转子使用轴向1/2对称模型是否正确?
如题,不知道对于斜槽转子,在有限元仿真的时候建立轴向1/2模型是否正确? 忘了说,是3D的模型~ 不正确,因为轴向两部分模型不同 回复 3# forlink那一对极分布斜槽绕组的转子是不是就没有简化余地了哦? 回复 4# woodylacurs
是的,准确计算,只能是全模型。
当然,现在有所谓2.5维,或者2维简化模型,是近似模拟三维,准确度还可以 回复woodylacurs
是的,准确计算,只能是全模型。
当然,现在有所谓2.5维,或者2维简化模型, ...
forlink 发表于 2011-8-29 10:36 http://bbs.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用5楼楼主的方法做一下,用两维分段的方法取平均做出的效果和斜槽差不多,如果楼主用三维的做,ansoft仿出的波形很烂,而且花费时间太多。建议用两维做。 回复 6# fairy_1002
端部效应占比重过大时,两维是没用的 模型能不能减半,主要看对称面两边的磁场是不是对称,并不只是单单看模型结构对称不对称。 本帖最后由 fairy_1002 于 2011-8-30 13:43 编辑
回复 7# woodylacurs
您所指的端部效应比重过大具体指什么?具体点,什么状况下端部效应比重会过大,为什么要设计端部效应比重过大的电机,有什么特殊的应用场合。我们所设计的斜槽或斜极电机一般采用此方法配上控制器后运行都还不错,仿真和实验对比都还不错,利用此方法算出的电感值也可以。 电机的场径比过小,在采用分布绕组时电机的端部效应会相当明显,造成实际最佳斜槽角偏小,因此需要用3d有限元校核,这里的端部漏磁系数到1.2几了,所以很大的。 2.5维就是分段斜槽吧, 用2维有限元计算来模拟3维结果, FLUX可以做, 国产软件EASIMOTOR也可以, 准确度确实不错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