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极同步电机齿磁密大于1.8T时为什么要进行修正?
《中小旋转电机设计手册》黄国治、傅丰礼,《实用电机设计手册》及论坛中版主forlink等书中对凸极同步电机齿磁密进行计算时,当计算值大于1.8T时都会进行修正,但是却没有给出修正的理由。而湘潭手册和电指程序中齿磁密没有说要修正。
我对此很是困惑,并且由此问题引申出几个问题,希望高手给出给解答一下
1.为什么需要修正?不知是不是巧合,很多磁化曲线上限只给到1.8T,是不是因为1.8T以后的数值是估算出来的,所以要修正。如果磁化曲线完整些,是不是就不用修正了。
2.如何修正,我对着修正曲线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如何修正。
3.如果计算值为1.8T,则不用修正,齿磁密就为1.8T;如果计算值为1.81T,修正后有可能小于1.8T了,这样是不是不太合理?
4.为什么轭部及其他不修正?
5.为什么异步电机计算公式中没有类似的修正曲线? 同问,也很想知道 一般交流感应电动机,齿磁密不太可能取到1.8T以上,这时电机功率因数太低。同步电机齿磁密进行修正是因为此时部分磁通成为漏磁通,由槽中经过,齿中的实际磁通没有那末多 回复 3# wangjs
请问,那我问题的第三条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怎么解释呢 回复 4# yerssj
本来磁路的计算就是做了许多假设,把场的问题简化为路进行计算,所以,即便是按同步机所给的曲线也是一条经验修正曲线。并不必苛求计算结果与实际分布完全一致,只要达到工程上应用即可。当然,磁密小于1.8T时,也会有漏磁。不过是假定硅钢片内磁通完全从齿中通过罢了。 电机轭部是修正的,同样,简化为磁路计算时,轭部磁通分布不能准确描述,异步机中有轭部磁路长度修正系数,就是考虑饱或不同磁密情况下,对励磁磁势的影响。 根据曲线可以看出,大于1.8T时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曲线发生变化 不是曲线发生了变化,变化是因为这是对数曲线
问题是1.8T时磁密太高,且极度饱和,这样以前计算时所用的参数,如各个电感值都不对了,所以必须修正 我有一台外转子异步机,空载时:气隙磁密(Gs) 3775.695 外转子齿磁密(Gs) 13763.23 外转子轭磁密(Gs) 19222.21 内定子齿磁密(Gs) 12175.44 内定子轭磁密(Gs) 7688.883
额定负载时:气隙磁密(Gs) 3622.278 外转子齿磁密(Gs) 13203.99 外转子轭磁密(Gs) 18395.38
内定子齿磁密(Gs) 11680.72 内定子轭磁密(Gs) 7358.151
我问了群里的朋友是不是轭部磁密太高了,他们说不高。是不是我应该把轭部加厚一点? 外转子轭部磁密确实太高,气隙磁密又太低,结构上不太合理。假如轭部在1.5T以下,气隙在0.7T左右更合适一些。 回复 8# 张老五
可是现在有个问题是,大部分资料上能查到的磁化曲线都在1.8T以下,按照《实用电机设计手册》上面的修正方法就没法进行修正了。这可怎么办 回复 11# yerssj
因为基本上不可能用到1.8T以上 事实上现在很多资料磁化曲线都给出到2.3T,因为同步电机要计算空载特性,电压计算到1.3Un时,磁路中磁密很高。 回复 13# wangjs
请问是哪本资料磁化曲线到了2.3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