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   				
			
		shoujie2012 发表于 2015-12-30 10:02
楼主,我有些疑问,唐任远院士书上说的那种最大去磁电流是,id=0,iq=is的情况,即电流角为九十度的情况, ...
我记得我老师那本现代电机设计的书是这样说的:感应电势E和电枢电流I的夹角称为内功率因数角,当电枢电流I超前于E时,直轴电枢电流起去磁作用;当电枢电流I滞后于E时,直轴电枢电流起增磁作用(见P171图)。我所理解的最恶劣的去磁,应该是工作在短路电流时,且短路电流超前于感应电势,且与感应电势的夹角为90度时。即内功率因数角为90度。我认为应该是模拟此时的永磁体退磁才是正确的。				
			
		学习一下,希望有帮助啊				
			
		wchflan 发表于 2011-6-10 16:24
回复 1# wchflan 
如何使用Maxwell 2D仿真退磁
学习了,谢谢楼主无私的分享!				
			
		qq86913268 发表于 2013-1-6 16:01
在按照楼主的方法仿真时,出现了solving for magnetostatic adaptive pass 1,的错误,不勾选Demagnetize ...
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请问您现在解决了吗?				
			
		各位大神谁能否贡献一下关于退磁仿真的完整的例子,谢谢!!				
			
		
好东西,下来看看				
			
		已下载,谢楼主分享~~~				
			
		请问楼主,为何不用瞬态磁场做仿真永磁体退磁呢,比如将将内功角设为90°,				
			
		wchflan 发表于 2011-6-13 14:42
上面计算的是140度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输出冲磁方向磁密的方法:
Quantity > B
{:1_561:} 很详细				
			
		楼主,如果是衫钴磁钢的话,退磁曲线为直线,没有拐点,是不是就不会产生退磁啊,也就是不需要进行温度校核???				
			
		好东西,谢谢分享				
			
		好资料,感谢分享				
			
		在使用静磁场退磁仿真,但是一直出错,没想到还有动态退磁的。还处于小白阶段,多谢楼主的慷慨分享。				
			
		Nephology 发表于 2016-7-31 22:35
我记得我老师那本现代电机设计的书是这样说的:感应电势E和电枢电流I的夹角称为内功率因数角,当电枢电流 ...
您好。那我这个内功率角为90度怎么实现呢,刚接触Maxwell,不太懂,还望您指导一波,非常感谢了。				
			
		谢谢分享。谢谢,下来看看				
			
		顶下 ,谢谢分享				
			
		梦想在望 发表于 2011-6-16 17:08
楼主能说下,这种求径向B与计算器中直接求取Normal 方向的B值,有何不同?
如下图示:
您好,我也对两种方法进行过对比。第二种方法从直角坐标系往柱坐标系里投影是对的。我就是对第一种方法,一直没明白。但是大家也都是那么求得,书里也是那么讲的。两种方法求出来的曲线,趋势一样。就是细节,比如曲线上的波动处,就有差别。				
			
		y1949b 发表于 2011-6-16 19:23
Bx*cos(PHI)+By*sin(PHI)
因为PHI是系统的内部变量就是柱坐标的SITA
您好,于版主。我也是分别试过采用两种方法算过。求径向磁密采用直角坐标系往柱坐标系投影,我能明白。就是这种点乘方法,不是很能明白什么意思。而且两种方法算出来的,大致形状基本一样。就是像曲线上的一些波动点,有点差别。我也是在气隙里画的圆弧				
			
		我一直在想,静态退磁和动态退磁,到底哪个的准确率高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