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求中小型三相异步电机杂散损耗的降低方法
悬赏求降低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杂散损耗的方法要求:
1、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或者工艺描述,并且提供此方法对于降低杂散损耗的量化指标
2、提供实例
有多种方法的,每种合理的方法均按悬赏值给付 如果是铸铝转子,中型电机转子冲片采用开缺口离心铸铝可降低转子横向电流带来的附加损耗,
还有在工艺上使转子槽内形成氧化膜阻止横向电流产生 由于杂耗通常按0.5%考核,而非实际测量,所以大多数厂家没有经验. 实际测量杂耗采用对拖法测量,而由于数据的不稳定性而被厂家弃用. 所以只有比较大工厂才实际测量. 我们曾经做过一些实验. 您能给具体的型号,我来查是否有这方面数据? 回复 2# electricmotor
新版的18613规定,从今年的某月某日起,正常使用的中小型异步机必须达到高效的水平,其效率测量时杂散损耗的测量必须用实测法。
国内某些厂家的市场和政策敏感度让人汗颜哪。
再说了,我要的是全系列的数据,光有几个型号是不行的。 回复 3# 张老五
老五哥,能发下这个标准给我吗?我没找到,谢谢! 回复 3# 张老五
张先生:
1.能否告知 " 新版的18613规定,从今年的某月某日起,正常使用的中小型异步机必须达到高效的水平" 的 新版的18613"GB18613-????" 的确切号码. 何时颁发? 何时实施?
2. "从今年的某月某日起"请告知在GB18613的第几页?
3."正常使用的中小型异步机必须达到高效的水平" 请告知在GB18613的第几页?
4."其效率测量时杂散损耗的测量必须用实测法" 请告知这样原话在GB18613的第几页?
5."国内某些厂家的市场和政策敏感度让人汗颜哪。"大家都是吃电机饭的. 何必这么说?
6."再说了,我要的是全系列的数据,光有几个型号是不行的。" 请你给我几个型号看看?Y2-132M- 4, Y2-802-4,Y2-225S-4,Y2-280M-4, Y2-315L2-4. Y2-355L-4.
谢谢! 回复 5# electricmotor
不知道这位兄弟提的这几个问题到底是啥意思?恕我理解力不太强,怎么看也没看明白。
18613的2006版中规定,自本标准实施4年后,原来的能将目标值自动成为能效限定值,当时的实施时间是2007年7月1日,以此推定,到2011年7月1日起就应该强制实施高效电机的标准。至于新版的18613,我看到了报批稿,但不知道是不是最终版,也不清楚有没有批下来,批下来的实施日期是哪一天。想了解的,论坛上一搜即可,两个版本都有。
杂散损耗的规定,也是如此,报批稿中写得清清楚楚,一看即知。其实不看国标也是一样,IEC60034-30里也写得很明白,IE1等级的电机效率值测定时的杂散损耗可以用高不确定度的方法,IE2及以上的必须用低不确定度的方法,具体的文本,论坛元老hypo_qu曾经翻译过一份,也可以搜到。
国家标准都写得这么清楚明白了,到今天为止,国内几千家电机厂,有高效产品的有几家?三百家有没有?如此之迟钝如此之拖延,能不汗颜吗?就因为吃了电机这碗饭,就可以视而不见?
最后,我要的是数据,不是我想提供数据,否则我来这悬赏作啥?你有数据有提供,没有的,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好吗? 1.提高定转子叠片制造精度和叠装精度
2.转子铸铝后进行二次发蓝处理。 回复 3# 张老五
你的"新版的18613"究竟是GB18613-2006 还是18613的报批稿?贵司现在按哪个版本执行? 如何测试效率和杂耗? 回复 8# electricmotor
本公司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新标准实施后按新标准执行。在新标准还未实施时要有所预见性。
至于测量方法,那也是有国标滴,就不用我再解释了吧? 回复 6# 张老五
仔细看了您的解释, 张先生,很冒昧地问一句: 你目前在电机行业工作吗? 你设计过电机吗? 你测试过电机吗? 我们的每一个贴子都要对得起电机行业的朋友. 如果我们没有理解.可以向同行请教.没有关系!但不能乱说.否则留下笑话! 回复 10# electricmotor
看样子,阁下虽然不在电机行业混,却总是以电机行业的代言人自居。
不过也不奇怪,这年头,被代表的事情多了去了。
至于我的情况,在论坛里并不是秘密,随便找一下都能找到 欢迎你继续笑话! 回复 13# supper19988
这些方法我都知道,但我需要的是确切的和定量的分析,请看主贴的要求。
不过还是感谢一下先 ”确切的和定量的分析“这很困难,国内也没有几家能做到,不过能提供那是极大的贡献。 回复 13# supper19988
灰常感谢! 1、各位不要在论坛里吵架。
2、杂耗没有标准,不要去深究标准,只好实测,
3、只能通过工艺来降低,
4、要有这份的实验报告,取之很难,一般没有
5、这要从杂耗的定义出发:除了铁、铜、铝、风摩、涡流等可计算外,其它未能预计和求知的都归到杂耗,你说如何详细说明,所以只好总耗减去上述的已知耗,我们称之为杂耗。
6、所以标准的直测法是标准,而估计法是因为条件限制不能测而采用的,有些标准在小功率电机也用估算法,我认为有偏
7、以上是浅解,有误供批评,彻底批评,但不要责骂,文人嘛,素质高啊 这是一个粗看很简单,细想很难办的问题:
1)杂散损耗在学术上没有明确的术语定义和说明---多数人认为---电机设计,试验和分析中所有说不清楚的一切损耗---统称为电机的杂散损耗。
2)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了无法准确/定量的检测----也就是说----无法比较完美的可重复性的实现实验验证。
几乎所有良好的加工工艺都会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
因此:很多单位和人员都把降低杂散损耗作为申请项目资金和获奖的亮点---这也包括我了(20几年前)。
参加过一些产品和成果鉴定会,感到:如果把所有可以降低杂散损耗的方法都用到同一台电机的话---这台电机的效率完全可能(被)提高到150--200%。
可降低杂耗的方法很多,但是我现在真不敢定量的说--能起多大的效果。 回复 19# wxl-sdrj
提供一些有效的降低杂耗的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 回复 19# wxl-sdrj
写了这么多就是没说要怎么搞{:aa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