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硅钢片的知识,总结
硅钢silicon steel
含硅量0.5%~4.8%的铁硅合金。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软磁材料。电工
用硅钢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大张板材或带材使用,俗称硅钢片,广泛用于电动机、
发电机、变压器、电磁机构、继电器电子器件及测量仪表中。
硅是钢的良好脱氧剂,它与氧结合,使氧转变为稳定的不为碳还原的SiO2,避
免了因氧原子掺杂而使铁的晶格畸变。硅在α铁中成为固溶体后使电阻率增加,同
时有助于将有害杂质碳分离出来。因此,一般含杂质的铁加入硅后能提高磁导率、
降低矫顽力和铁损。但含硅量增加又会使材料变硬变脆,导热性和韧性下降,对散
热和机械加工不利,故一般硅钢片的含硅量不超过4.5%。
硅钢片分冷轧、热轧两种,使用较多的是冷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
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而且在弱磁场中
也有良好的磁性(初始磁导率大)。这是由于冷轧工艺过程使钢片中杂质含量降低,
并在钢片中造成粗大晶粒,致使磁导率增大,磁滞损耗减小。
硅钢分类:
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是将Fe-Si合金用平炉或电炉熔融,进行反复热轧成薄板,最后在
800-850℃退火后制成。热轧硅钢片主要用于发电机的制造,故又称热轧电机硅钢
片,
但其可利用率低,能量损耗大,近年相关部门已强冷要求淘汰。冷轧无取向硅
钢片:冷轧无取向硅钢片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发电机制造,故又称冷轧电机硅钢。
其含硅量0.5%-3.0%,经冷轧至成品厚度,供应态多为0.35mm和0.5mm厚的钢带。冷
轧无取向硅钢的Bs高于取向硅钢;与热轧硅钢相比,其厚度均匀,尺寸精度高,表
面光滑平整,从而提高了填充系数和材料的磁性能。
冷轧取向硅钢片:
冷轧取向硅钢带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变压器制造,所以又称冷轧变压器硅钢。
与冷轧无取向硅钢相比,取向硅钢的磁性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在易磁化的轧制方向
上具有优越的高磁导率与低损耗特性。取向钢带在轧制方向的铁损仅为横向的1/3
,磁导率之比为6:1,其铁损约为热轧带的1/2,磁导率为后者的2.5倍。硅钢片牌
号表示方法:
DR510-50表示铁损值...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A+铁损保证值(将频
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5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
DR510-50表示铁损值为5.1,厚度为0.5mm的热轧硅...特点:铝的密度小,比重为
2.7,约为铜的1/3;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冷韧性都好
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片)
表示方法:DW+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5T的单位
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
如DW470-50 表示铁损值为4.7w/kg,厚度为0.5mm的冷轧无取向硅钢,现新型号表
示为50W470。
(2)冷轧取向硅钢带(片)
表示方法:DQ+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7T的单位
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时铁损值后加G表示高磁感。
如DQ133-30表示铁损值为1.33,厚度为0.3mm的冷轧取向硅钢带(片),现新型号
表示为30Q133。
(3)热轧硅钢板
热轧硅钢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钢(含硅量≤2.8%)、高硅钢
(含硅量>2.8%)。
表示方法:DR+铁损值(用50HZ反复磁化和按正弦形变化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
为1.5T时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R510-50表示铁损值 为
5.1,厚度为0.5mm的热轧硅钢板。
家用电器用热轧硅钢薄板的牌号用JDR+铁损值+厚度值来表示,如JDR540-50。
2、日本牌号表示方法:
(1)冷轧无取向硅钢带
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A+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
度为1.5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
如50A470表示厚度为0.5mm,铁损保证值为≤4.7的冷轧无取向硅钢带。
(2)冷轧取向硅钢带
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G:表示普通材料,P:表示高取向性材料
+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7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 )
。 如30G130表示厚度为0.3mm,铁损保证值为≤1.3的冷轧取向硅钢带。
涂层:
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分成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
层的基本成分是磷酸盐涂料 和磷酸铝基涂料 中添加胶态二氧化硅、氧
化镁和硼酸。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焊接性能,但其冲制性和粘结性不佳。半
无机涂层基本成分为磷酸盐、铬酸盐、乳胶树脂溶液、弥散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
其中弥散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涂层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半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
冲制性和粘结性,但其耐热性和焊接性不及无机涂层。
A涂层
A涂层为半有机薄涂层,具有优良的冲片性、耐腐蚀性、耐氟利昂性以及高层
间电阻,尤其是焊接性能,适应于中、小型电机、家用电器
马达及小型变压器EI铁芯,相当于川铁的A1涂层及武钢的T4涂层。
H涂层H涂层为半有机厚涂层,具有优良的冲片性、耐腐蚀性、耐氟利昂性以及高层
间电阻,适应于中、小型电机。相当于川铁的A1涂层及武钢
的T4涂层。
D涂层
D涂层为无机涂层,这种涂层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和耐热性,适应于中、小电机
,尤其适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消除应力退火使用。相当于AISI的C-4涂层及武钢的
T3涂层。
除非特殊说明,钢种设计的表面绝缘涂层均为A涂层。
变压器由于铁芯而造成的能量损耗称为铁损,铁损包括两部分,磁滞损耗和涡流损
耗.磁滞损耗是由于铁芯在反复磁化过程中,“内摩擦”而造成的损耗,它与铁芯
材料的性质(导磁率,矫顽力)有关.涡流损耗是由于铁芯中产生的感生电流--涡
电流产生焦耳热而造成的损耗,采用涂有绝缘漆的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可以大大减
少涡流损失.
铁损的大小除与铁芯本身有关外,还与电源电压的大小有关.当电源电压一定
时,铁损基本上是恒定量,与负载电流的大小、性质无关,因此铁损基本上等于它
的空载损失 基本知识
由硅钢片的特性,大致可以区分为方向性和非方向性两大类。方向性硅钢片在钢带轧延方向上有非常优异的磁性,但是在板面上其它方向的磁性并不突出,因此较适合应用于变压器等静止电磁机械。对非方向性硅钢片而言,在板面上各个方向的磁性差异不大,但是其磁性却远逊于方向性硅钢片,因此非方向性硅钢片较适合应用于回转电磁机械,如马达,发电机等。
此外,大多数中小型的变压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采用非方向性硅钢片制作铁心。
此外,就生产方式而言,非方向性硅钢片亦可区分为冷轧和热轧硅钢片两类,前者磁性优异,是现今非方向性硅钢片的主流产品,而后者则在部分地区仍有生产与流通,但是应会在短期内被冷轧产品取代。冷轧非方向性硅钢片又可就其生产方式区分为全制程和半制程两种,前者是指产品在经冷轧、退火和涂覆等制程后,即具备了所应有的磁性,因此使用者可以直接将钢片加工成形,并组装成铁心使用。而半制程硅钢片则是指产品在出厂时并不具备所应有的磁性,而需要再经过一次高温脱碳退火后,才能得到应有之磁性。因此使用者通常是在加工成形之后,将钢片入炉进行脱碳退火,再组装成铁心。由于使用全制程产品可以免除额外的退火制程,因此此一产品在亚洲地区接受程度较高。反之,欧美地区由于半制程硅钢片已有长期的使用经验,因此反而较为普遍。此外,近年来由于炼钢技术进步,因此日系之半制程硅钢片在退火时都已不需要再行脱碳。
硅钢片的品质特性:
硅钢片的主要品质特性有铁损值、磁通密度、硬度、平坦度、厚度均匀性、涂膜种类及冲片性等。以下针对各项品质特性加以说明。
1.铁损值
硅钢片在某一特定频率的交流磁场下,磁化到特定的磁通密度时,每单位重量之硅钢片所损失的能量,称为铁损值。通常所用的交流磁场频率为50或60赫兹,而所达到的磁通密度通常为I.5或I.7特斯拉。常用的铁损值单位是每公斤或每磅硅钢片所损失的瓦特值,用Watt/kg或Watt/lb表示。硅钢片的铁损值来源包括磁滞损、涡电流损和异常涡电流损三部份。硅钢片在磁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磁滞的现象。磁滞损即为B-H磁滞曲线所包涵的面积。硅钢片的涡电流损起源于在交流变化的磁场,因法拉第定理的影响,硅钢片内部产生诱导电压,依照奥姆定律,电压在硅钢片内部引起诱导电流,进而造成硅钢片的焦耳热,这项能源损失称为涡电流损。根据古典电磁学理论,涡电流损和钢片的厚度、电阻系数、磁通密度和频率有关。而涡电流损和钢片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和钢片的电阻系数成反比,因此,高级的硅钢片,其厚度倾向较薄,而为了提高钢片的电阻系数,则在硅钢片中添加硅、铝等元素。铁损值减去磁滞损和涡电流损后的能源损失,称为异常涡电流损。学者认为异常涡电流损是由于磁域移动和转动所引起的微观涡电流损失,因此,异常涡电流损和磁域大小有关。若硅钢片的磁域大,当磁化时,其旋转较快,微观涡电流损失增加。铁损值是硅钢片最重要的性质指标,也是各种工业标准对硅钢片分级的规格依据。铁损值愈低,表示品级愈高,其能源效率愈高。
2.磁通密度
磁通密度是硅钢片的另一项重要的电磁特性,它表示硅钢片被磁化的难易度。在某一特定频率之磁场强度下,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量,称为磁通密度。通常硅钢片的磁通密度是在频率50或60赫兹,外加磁场5000A/m的条件下测得,称为B50,其单位为特斯拉(Tesla)。
磁通密度和硅钢片的集合组织、杂质、内部应力等因素有关。磁通密度直接影响到马达、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能源效率。磁通密度愈高,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量愈大,能源效率愈佳,因此,硅钢片的磁通密度愈高愈好,通常,规各只要求磁通密度的最低值。
3.硬度
硬度是硅钢片的品质特性之一,现代化的自动冲床进行冲片时,对硬度的要求更为严格,硬度太低时,不利于自动冲床的送料作业,同时容易产生过长的毛边,增加组装时的困难。为了满足上述需求,硅钢片的硬度必须高于某一硬度值,例如,50AI300硅钢片之硬度通常以不低于HR30T硬度值47为宜。硅钢片的硬度随着品级升高而增加,通常,高品级的硅钢片,其硅含量添加愈多,合金固溶强化的效果,使得硬度也愈高。
4.平坦度
平坦度是硅钢片的重要品质特性。良好的平坦度有利于冲片作业和组装工作。平坦度和轧延及退火技术有直接密切的关系,提升轧延退火技术和制程有利于平坦度,例如使用连续退火裂程,其平坦度优于批式退火制程者。
5.厚度均匀性
厚度均匀性是硅钢片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特性。如果的厚度均匀性不良,钢片中央与边缘的厚度差异太大,或钢片长度方向钢片厚度变异太大,都会影响到组装后的铁心厚度。不同的铁心厚度,其导磁特性变异也大,直接影响到马达、变压器的特性,因此,硅钢片的厚度变异愈小愈好。钢片的厚度均匀性和热轧、冷轧技术与制程有密切的开系,提升轧延技术能力才能降低钢片的厚度变异量。
6.涂膜
涂膜是硅钢片很重要的品质项目。硅钢片表面经化学涂覆处理,而附着一层薄膜,可提供绝缘、防锈和润滑的功能。绝缘性使硅钢片铁心迭片间的涡电流损失降低;防锈性避免钢片在加工、储藏过程中生锈;润滑性可改善硅钢片的冲片性及提升模具的寿命。
7.冲片性
冲片性是硅钢片很重要的品质特性之一。良好的冲片性使模具的寿命加长,降低冲片的毛边。冲片性和硅钢片的涂膜种类及硬度有直接的关系。有机型涂膜的冲片性较佳,新发展的涂膜种类,主要在改善硅钢片的冲片性。此外,钢片的硬度太低会造成较严重的毛边,不利于冲片;但硬度太高,则减少模具的寿命;因此,硅钢片的硬度必须控制在一适当范围。 变压器铁心的 发展
第一节 铁心用软磁材料
铁心是电机、变压器的重要部件。电机、变压器铁心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在
一定频率及磁通密度下具有低的铁心损耗,和在一定磁场强度下具有高的磁通密度
。在电机、变压器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采用和目前应用的铁心材料有:1.纯铁、软
钢和无硅钢;2.硅钢片;3.铁镍合金(坡莫合金);4.铁铝合金;5.非晶态合金;
6.微晶合金。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材料的发展情况。
纯铁、软钢及无硅钢
最早的电机铁心是直棒形或马碲形的纯铁棒。1837年,斯特金(W.Sturgeon,
1783~1850)首先用纯铁丝制作电机铁心。1870年,A.佩勒斯等人首先用软铁片制
作铁心。1879年,爱迪生发明软钢片叠成的铁心。
最早的变压器铁心(感应线圈铁心)是用铁棒做成的,后来又改用铁丝制作
铁心。1885年,匈牙利岗茨工厂开始采用薄铁带作变压器铁心;1887年,岗茨工厂
出现用软铁片叠成的变压器铁心。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用软铁片叠成的变压器铁
心逐渐推广。同时一些工厂用软钢片取代软铁片,制成变压器铁心。
但是,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用软铁或软钢制造的铁心存在三大问题。一是
当时薄铁片(薄钢片)的价格昂贵,制约了它的推广;二是铁心损耗大,发热严重
;三是“铁心老化”问题曾使许多人伤透脑筋,人们发现,电机、变压器运行一段
时间后,铁心损耗迅速增加,发热更为严重,迫使人们有时不得不更换铁心或整台
电机、变压器,这一问题给当时迅速发展的交流系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针对“铁
心老化”问题,许多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直到1895年才基本搞清了它
的机理,知道影响铁心老化的主要因素是运行温度。
总之,由于软铁或软钢具有导磁性高,矫顽力低、价格低廉、工艺性好等优点
,因此在1900年硅钢片发明前及20世纪初一段时间里,电机、变压器铁心多是采用
热轧低碳软钢片或电磁纯铁片冲制而成的。但是,软铁及软钢存在电阻率低、涡流
损耗大,特别是“铁心老化”严重等先天不足,因此在硅钢片实现工业化生产后,
逐渐退出了大部分电机及变压器铁心领域。
尽管如此,人类仍孜孜不倦地对软铁、软钢进行改进。特别是希奥弗(Cioffi)和
因森(Yensen)研究发现,纯铁在高温氢中进行除杂质处理后可以显著改善磁性能
,使纯铁的u0达到20000,um达到340000。1940年后许多国家又推广真空冶炼法,
改进轧制和热处理工艺、使软铁、软钢的性能有所改善,使它们在硅钢片风行全球
的时候仍在某些小型电机变压器铁心中有所应用。特别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情况
开始发生变化。美、日、苏、英等从经济性和实际用途考虑,采用新的冶炼、轧制
退火工艺,又开始大力发展冷轧无硅低碳电工钢片和电磁纯铁电工片。美国从50年
代末期开始用无硅电工钢片取代一般的低硅钢片,用于生产日用电器、分马力电机
和一部分小电机,1972年,美国无硅钢片的用量已占电工钢片总量的50%。苏联60
年代后开发出ЭO00~ЭO300牌号的无硅钢片,推广用于小型电机、电器中;英国
无硅钢片发展很快,80年代初的产量与硅钢片持平;日本无硅钢片使用较少,一些
不太重要的产品则多采用低级硅钢片。
无硅电工钢片具有价格低、冲制性能好、磁感高等优点,其最明显的缺点是损
耗太高,从而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场合,所在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无硅钢片的生
产又逐渐回落。
2 硅钢片
1822年,著名瑞典化学家伯尔瑟利乌斯(J.J.Berzelius,1778~1848)首先
制取出了硅(Si)。1889年,英国人巴莱特(W.F.Barett)、布朗(W.Brown)和
哈德菲尔德(R.A.Hadfield)开始研究各种二元系和三元系合金的磁性能和电气性
能。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软钢中加入硅(Si),可以提高钢的电阻系数,降低钢
的涡流及磁滞损耗,而且钢片的衰老现象也有改善。1900年,他们在《Sci. Tran
s.Roy. Dublin Soc.》上发表文章,介绍了研究成果,引起人们注意。1903年,美
国开始生产这种加有硅的钢片,并称它为“Stalloy”(硅钢片)。同年,德国也
开始生产硅钢片。不久,法国、英国、意大利等也开始生产硅钢片,苏联在1915年
、日本在1924年开始生产硅钢片。
2.1 热轧硅钢片
早期硅钢片是热轧硅钢片,含硅量较低,一般Si含量为1~2%(B级),多用于
电动机中。以后硅含量增加,1929年日本开始生产变压器用T级硅钢片(Si含量4~
4.5%)。由于早期生产工艺不成熟,硅钢片的损耗较高。图1为1932年热轧硅钢片
的损耗-磁通密度(W-B)曲线。1954年,开始制造采用焊接工艺将硅钢板焊成卷状
的硅钢片,从而使连续加工成为可能。
图1 1932年热轧硅钢片的损耗(W)-磁通密度(B)曲线
(B级含Si1~2%;T级含Si4~4.5%)
1954年后,随着冷轧硅钢片的出现,热轧硅钢片产量逐渐降低。美国60年代
停止热轧硅钢片生产,1967年日本停止生产热轧硅钢片,英国、法国也于70年代淘
汰了热轧硅钢片。美国、英国、日本30、40年代热轧硅钢片的性能比较见表1。
6 微晶合金
微晶合金材料是随近20年来金属快速凝固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导磁材料
。1988年,日本日立金属所发现(Fe,Co)-Si-B系铁基合金中加入适量的Cu和Nb
等元素,其非晶薄带在经低温加热后即在非晶相内析出约20mm大小的bcc亚稳相的
均匀分布的超微晶粒,即制备出了纳米级Fe-Si微晶窄带。90年代,许多国家纳米
级Fe-Si微晶合金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工艺路线,如对晶粒取向硅钢片室温
局部加压,然后高温退火,使形成纳米级微晶;或采用激光照射使其微晶化;或采
用特殊工艺使Fe-Si-B非晶合金微晶化。除Fe-Si系列外,人们对Fe-M-B及Fe-M-C等
系列微晶材料也进行了研究。
微晶合金钢片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很高,铁耗非常低,可用于要求较高
的电机、电器中。
7 电工钢片绝缘层
为了增大电机铁心叠片间的绝缘,减小叠片中的涡流损耗,同时改善电工钢片
的焊接、冲剪性能,电工钢片表面都要求有一层绝缘层。
对绝缘层的基本要求是:绝缘电阻高、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不粘结、
耐腐蚀,同时要求绝缘层薄而平整,以提高叠片的叠片系数。
早期电工钢片是没有绝缘层的,后来随着人们对铁心涡流损耗的认识才开始注
意电工钢片绝缘层问题。在电机发展史上,电工钢片绝缘伴随冶金、化工等的发展
,也出现了许多变化,其主要绝缘方法
有:
(1)氧化膜绝缘。利用钢片在退火过程中形成的氧化膜作为绝缘。这种方式简
单、价廉,但绝缘效果欠佳,早期电机、变压器中应用较多,目前仅用于部分小型
电机、变压器中。
(2)涂水玻璃绝缘。水玻璃绝缘便宜,但工艺性差、绝缘膜湿度大。
(3)纸绝缘。在整张电工钢片的一面粘一层绝缘纸。这种绝缘出现在19世纪末
期,曾在欧洲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4)无机盐涂层。将电工钢片放在铬酸盐或磷酸盐热溶液中,使之在钢片表面
产生一层绝缘膜。
(5)无机漆绝缘。早期曾采用无机漆(如桐油漆)涂电工钢片两面。
(6)有机漆绝缘。用合成漆、酚醛树脂、合成树脂等在电工钢片两面涂漆,这
是应用最广的绝缘方式。
(7)半有机漆绝缘。用水溶性或水分散系树脂与无机盐配合后得到的半有机漆
,涂刷电工钢片表面。
第二节 超导材料
19世纪后半期,人类对物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温度升
高使电阻增大;温度降低会使电阻减小。但是,如温度接近绝对零度(Ok)时会发
生什么情况呢?许多科学家为此争执不休,例如英国科学家开尔文(L.Kelvin,1
824~1967)认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物体中的电子会“冻结”,物体会变成
绝缘体。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翁纳斯(H.K.Onnes,1853~1926)在荷兰莱顿大
学实现了氢气(He)的液化,得到了4.2K(-269℃)的低温,同时他用液氦测量研
究金属电阻下降的现象时,发现金、银、铜等金属的电阻有一个不能再减少的极限
值。1911年,他发现水银在4.2K时的电阻会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铅、锡等金属
在其临界温界Tc下也有这种现象,翁纳斯称这种现象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
材料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后来人们陆续发现有28种元素可以在常压下制成超导
体,其中Tc最高的是铌(9.15K),Tc最低的是钨(0.01K),还发现有几千种合金
和化合物可以是超导体。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对超导体材料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工作。1933年,荷兰人迈斯纳(W.Missner,1892~1959)和奥森菲尔
德(R.Ochsenfeld)发现超导体内磁通为零的所谓“迈斯纳-奥森菲尔德效应”;
1954年,美籍德国人马蒂阿斯(B.T.Mathias,1818~1980)提出超导性经验法则
,发现数百种超导材料。1957年,巴丁(Bardeen)、库伯(L.N.Cooper,1924~
)和施瑞弗(J.R.Schrieffer,1931~)三人提出了一种微观的超导机理-BCS理论
,把超导理论研究提到新水平,由此他们三人同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奖金。早期超
导材料要么临界温度很低,或者临界磁场很小,因而没有太多使用价值,因此从3
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提高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从40年代到70
年代初,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大约每10年提高2.5K,其最高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是
1973年发现的铌三锗(23.2K),所有超导材料都必须要用昂贵、稀少的液氦冷却,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超导体的应用和推广。
1986年4月,一声春雷震响,瑞士科学家贝特诺兹(J.G.Bednorz)和米勒(K
.A.Muller)宣布制备出Tc=35K的超导体-La-B-Cu氧化物超导体,从而引发了全球
范围内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热潮。1987年1月,美国朱经武等人宣布观察到La-Ba-
Cu氧化物在52.5K时具有超导电性,并于1987年制备出Tc=90K的氧化物超导体。中国
赵忠贤、陈立泉等人1987年2月制备出Tc=78.5K,抗磁转变温度93K的Y-Ba-Cu-0超
导体;1987年2月25日,赵忠贤等人向世界公布了这种超导体的组成元素极大地推
动了国内外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工作。其后,法国米切尔(Michel)等人宣布发现T
c=110K的Bi-Sr-Ca-Cu氧化物超导体;1988年,美国盛正直等人发现Tc=125K的Tl-
Ba-Ca-Cu氧化物超导体。人们把这些氧化物陶瓷超导体统称为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初期,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磁场H
c虽然都很高,但临界电流密度Jc却很低,最初Jc只有102A/cm2左右,与应用相差
很远。为此,科学家从多方面进行攻关,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中国等已制
备出Jc=(2~9.7)×104A/cm2的高温超导体,高温超导体线材的制备工艺也有所
进展。预计在2005年前,室温超导体将问世,高温超导体的Jc将继续稳步提高;高
温超导体的可加工性问题将得到解决。那时,高温超导体将大步进入强电领域,必
将给整个电工产业,乃至全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非晶态电工钢片是把一些液态合金(如Fe-Si-B合金)以每秒百万度摄氏的冷
却速度直接冷却到固态,获得合金中的非晶结构的一种软磁材料,其主要优点是磁
感应高、铁耗低(约为取向硅钢片的1/2~1/3)。
1960年,美国人杜韦兹(P.Duwez)发明快淬金属工艺,制造出非晶合金。19
68年,GE公司的留博斯基(Luborsky)发现非晶合金具有损耗很低(10.44/W/kg)
的特点。为此,1970年美国联信(Allied)公司开始生产非晶合金带材,从而引发
了70年代研究非晶合金的高潮。1979年出现单辊非晶制带法,推动了非晶合金工业
化生产。1979年,Allied公司研制出260 5SC非晶态合金(Fe81%,Bl1%,Si3%,C5%)
,后又研制出不含C的260 5S2的非晶态合金(Fe78%,Bl3%,Si9%)。80年代,美国
、日本、德国相继建成年产万吨级的连续制带设备,苏联、德国、捷克、匈牙利等
也建成了非晶合金工业生产装置。中国从1976年开始研究非晶合金,80年代开始生
产非晶合金。
非晶合金钢片已用于冲制变压器铁心、三相电机定子铁心等,其铁心损耗比无
取向硅钢片铁心低得多。非晶态合金钢片与热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的损耗比较见
表8,非晶合金与高导磁硅钢片性能比较见 4楼的时候本来想把对照表粘贴上去的,结果没显示,看来是不支持,没办法才加了附件 楼主为什么不发给附件上去让直接下载咧,那还快点。。 不错,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好,长见识了,谢谢! 在西莫里才知道一个小电机中有多少知识要学习啊。
学习了。
感谢! 楼主专业啊~ 很好的资料,谢了 谢谢楼主 楼主辛苦了 非常感谢楼主,好好的学习一下! 很专业,很精辟的资料.谢谢斑竹 多谢释疑,受教了 谢谢楼主,这个资料不错 好资料,收藏了! 附件里的东西如果能以页面视图排版就更好了。那样便于打印出来。 请问一下硅钢片和铁片,能不能用肉眼区分,或者是一下简单的方法区分? rentaotao 发表于 2012-7-2 13:11
请问一下硅钢片和铁片,能不能用肉眼区分,或者是一下简单的方法区分?
铁片没有别的颜色,就是铁本身的银白色
硅钢片的涂层多少有一点点颜色,仔细看的话,根据厂家的不同,经常会看到略带绿,灰,黑之类的颜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