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的“CPU”
本帖最后由 puff 于 2010-7-25 10:01 编辑bq2_43 共同分享
这是投资性的研究,见下面的摘要:
【作者:刘彬 杨平 来源:国联证券 时间:2009-05-21】
投资要点:
•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只有一两个!20 世纪80 年代初,IBM 将个人电脑中的两个关键零部件外包:操作系统交给了当时很不起眼的微软,而CPU 交给了一家资产不足10 亿美元的英特尔。过去20 年中,这两家公司经历了爆炸性的成长,如今市值合计超过了2600 亿美元,是IBM 的两倍。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只有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而电动汽车的装配并非难事,费用也低廉得多。那么,这种关键部件只有一两个、更易于制造的电动汽车,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什么冲击呢?低门槛的电动汽车制造已为新的竞争者打开了一扇大门,比如挪威的Think Global、美国的特斯拉(Tesla)以及中国的比亚迪,而关键零部件将是产业链的核心。
• 动力电池组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在续航能力、成本等方面与传统汽车相比还有一定劣势。只有动力电池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电动汽车产业才能发展壮大。
• 不看好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路线。镍氢电池是未来2~3年过渡产品,最终目标是锂电池和燃料电池。镍氢电池以其成本优势占据了电池容量要求不高的混合动力电池市场,能量密度小、续航能力差;铅酸电池便宜而笨重,寿命不到2年。未来2~3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之时,就是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被淘汰之日。鉴于日本的镍氢电池市场的领先优势,欧盟汽车厂商纷纷越过镍氢电池直接发展锂电池和燃料电池,而国内镍氢电池厂商从示范运行到规模化供货,大约需要2~3年。
• 看好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单体电池已经完全达到实用水平,但成组应用技术尚不成熟,导致动力电池成本高,寿命较短。具备优越性能的锂电池材料已经面世,但由于制造工艺和设备的限制,成品率较低,若成品率达到80%,成本即可降低30%~50%。 支持楼主,谢谢了 这个同意,电池的成本和容量降到可接受的范围之时,就是电动汽车大行其道之日 学习学习!!!!! 看来楼主对电动汽车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的关键技术方面,关键还是咱们制造和设计技术的落后 电池和控制的技术研发方面我们国家落后太多了,国外这方面的投入很大,国能现在只能根在后面 电动汽车的CPU是整车控制器及电驱动控制器。电池相当于电源。 现在国内生产的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使用寿命确实比较短。个人认为:“解决电池使用寿命和电池容量,降低电池制造成本,才是关键的所在。” 谢谢。。分享。。。。。 学习学习!!! 国内做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上比较领先然后具有大规模量产能力的首选应该是 比亚迪 吧 不错的帖子啊 比较看好燃料电池和一个超声马达发电系统。
怎么样,这个超声马达发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