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绕组进行匝间绝缘耐压试验的必要性及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1 编辑答:构成电机、电动工具、变压器、继电器等机电产品的电气部分主要是线圈绕组,由于线圈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不一致,特别是线圈制作工艺水平的差异,使得各种线圈(特别是采用散绕法绕制)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均可能存在线圈绕组中匝与匝及层与层之间不同程度的绝缘损伤等绝缘薄弱环节,在没有达到一定条件而被击穿或暴露之前,其线圈或绕组的固有电感量L,品质感量Q值及电阻值等基本上无明显变化,使用常规测量手段(如对线圈通入大电流后测试其两端电压、使用毫欧计、电桥等)通常无法进行鉴别(其原因就是使用这些常规手段的测试电压不可能足够高以致于击穿绝缘损伤部位),这就给此类线圈制品埋下了故障隐患,往往导致日后线圈损坏、烧毁。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绕组品质优劣检查的方法普遍采用冲击波形比较法。此方法在线圈的首尾两端之间施加高压脉冲,模拟电机、电器在实际运行中承受的雷击波或操作波,使试验更接近实际运行情况。由于施加的高压脉冲时间短能量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无损试验。具体地说,此方法首先对一个被称之为标准线圈的试品(假定为合格品)施加高压脉冲并取得其中形成的衰减振荡波形,再用一个相同的高压脉冲施加到被试线圈并取得其中形成的衰减振荡波形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若两者波形重叠一致,则认为被试线圈绝缘良好合格。通过观察比较冲击电压波在线圈绕组中形成的衰减振荡波形,可以迅速鉴别线圈绕组绝缘状态,进而迅速判别线圈内部的匝间绝缘损伤、电晕放电、部分短路、接线错误、短路、断线等缺陷或故障。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2 编辑
“此方法首先对一个被称之为标准线圈的试品(假定为合格品)施加高压脉冲并取得其中形成的衰减振荡波形,再用一个相同的高压脉冲施加到被试线圈并取得其中形成的衰减振荡波形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若两者波形重叠一致,则认为被试线圈绝缘良好合格”
看起来还是觉得可行的,但是一个标准线圈又怎样定义呢?现在对一台单相电机为例,虽然绕组匝数线径相同,但是由于绕线、落线、整形以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等工艺的差异就会使电机的电感发生偏差,衰减波形也就会相差“很多”。 我用上海奥波电子公司的WT-3B脉冲式线圈测试仪做过试验,发现实际操作性比较难。部分操作如下:现有10台“认为合格”的电机,先拿其中一台电机进行标准试验,步骤是1、先测该电机的衰减波形并存储,并以此测试标准并设定一些阀值;2、将该电机进行人为短路处理,将电机的3匝线圈短路掉,测其衰减波形,被测试为“不合格。于是不断调高阀值,最终使测试仪定其为“合格”。到了这里,我假设已经设定好了标准波形。3、我以至标准波形对其它九台电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有4台是“不合格”。
这4台是否真的为不合格呢???因为测试以前我们肯定那都是合格的。这样去处理,会不会有漏网之鱼呢?
在这里请问:如何去测定一个标准波形?请大家赐教,谢谢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2 编辑
5楼的严重同意,这个标准定的很模糊,实际生产中比较难操作啊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2 编辑
顶,这个方法的确是最通用的方法。至于标准,只能按照工厂的经验..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2 编辑
很久没支持啦,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2 编辑
匝间是一种无损试验,不知道对地耐压试验有没有损?
对地耐压是有损试验,所以严禁重复试验
如果必须连续进行对地耐压的,试验电压值必须逐步降低 本帖最后由 快捷方式007 于 2015-4-29 11:32 编辑
谢谢提供,回去好好欣赏
匝间试验,额定电压的1.2倍,时间1分钟(简称破坏试验) 什么是品质感量Q值? 现在不是有匝间测试设备嘛,合格波形跟据实际情况定 同意张老五的,重复试验对地耐压,可能会导致被击穿可能。 支持一下,我顶啊 学习了,顶一个! 做个记号,有用的讨论 真的很不错,介绍的很详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