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8楼 zpq2008 的帖子
1."swap points"按扭控制主或从的Trace起始和终点的互换,2.Band封闭起来的区域是moving, 在Define model时就要处理好.
(用RMxprt选用Outer Rotor产生的 pjt应该没有问题吧?)
3.没有Device Name,没法检查,需注意S1~S6的顺序和位置不可矛盾
[ 本帖最后由 headpig 于 2008-6-12 17:46 编辑 ] 我自己的PWM 驱动的TD和初始角度还是没进展.:'( :'( :'( 上面的图有点问题,看这个图
回复 40楼 headpig 的帖子
V1~V6的TR=0.1,TF=0.1,PW=11.9,PER=36TD分别是:0,12,24,6,18,30
S1~S6分别对应:V1,V3,V2,V5,V4,V6
顺便问下:设置开关中的positive voltage control terminal和negative voltage control terminal时,对每个元件都要选P和M,如“v1:p”,“v1:m”
这里的p和m分别代表什么? 谢谢 :'( :'( :'(
这些问题一直没搞懂 也请各位帮忙看一下,10极BLDC 6步有没问题.
回复 46楼 headpig 的帖子
你的电路图呢?回复 40楼 headpig 的帖子
说说我的经验:1.用RMxprt选用Outer Rotor产生的 pjt是有问题的。“Module tds2d encountered an error in setting up moving surface.”的错误提示,就是因为模型默认的band对象不适合“set band ”,需要把默认的AirGap和band对象互换。
2.开关的positive voltage control terminal和negative voltage control 代表控制端的正负(相当于N沟道Mosfet的g,
s管脚),一般接脉冲源的正负端。
3.开关延迟时间设置我这里再说一下:延迟时间设置必须保证所对应相产生最大电磁转矩,设置初始位置使A相初相位为零能使各开关的延迟时间设置简单明了。以三相六步为例,A相延迟30度电角度后正向导通120度电角度,可以先画出三相电势波形图来辅助确定哪个电角度导通哪相,正向导通还是反向导通。
headpig 兄的设置值是对的,对应的开关是否有问题可以画个三相电势波形图核对一下 我现在设置是:S1~S6分别对应V1~V6
V1~V6的TR=0.1,TF=0.1,PW=11.9,PER=36
TD分别是:20.95,32.95,8.95,2.95,14.95,26.95
请楼主再帮我看看我的电路有没有问题 谢谢
我设的转子初位置是21度,请问楼主我这项设对了没? headpig大哥 能不能把你的电路图贴出来看看呀? 本帖最后由 headpig 于 2009-2-21 10:21 编辑
外转直接转换的 pjt果然不行,而且是OVERLAP这种低级错误,
找到以前上课的范例电路贴上
其实开关拓墣和线组拓墣是一致性的
做图形时未考虑到名称的一致
Uu,Vv,Ww相对应A,B,C相
[+Su]=S1,[+Sv]=S3,[+Sw]=S5
[-Su]=S4,[-Sv]=S6,[-Sw]=S2
本帖最后由 headpig 于 2009-2-21 10:23 编辑
提醒梯形波还是120度电角导通,别和TR TF弄混了.
[ 本帖最后由 headpig 于 2008-6-13 11:05 编辑 ] headpig大哥 请问图中的W1~W6起什么作用?
是不是与S1~S6的作用重复了?
这个我的图中V_4在一对极下的电压波形(V_4电压就是我仿真的电机的中线电压),按道理说V_4的电压应该一直是24V
我自己弄了一下午了,也没发现问题在哪
大家能不能帮我看看我的问题出在哪了
我帮你做做看如何?
本帖最后由 zmh169 于 2009-4-25 19:34 编辑原帖由 zpq2008 于 2008-6-12 23:36 发表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6364
我设的转子初位置是21度,请问楼主我这项设对了没?
不知道你的绕组连接关系和磁钢充磁方向怎么定义的,很难判断转子初位置是21度是否正确。你把RMxprt项目文件和Maxwell的项目文件发我看看,我帮你做做看如何?
我做过一个三相12槽10极的外转无刷仿真,设置和内转子的方法差不多,就是运动设置时set band要找合适对象,不然就是让定子变转子了;再就是外转子无刷转动惯量较大,终止时间最好设长点,不然还没进入稳态就结束了。
可以看看我发的另一个帖子http://www.simol.cn/thread-3132-1-1.html,上面有三相12槽10极的内转子无刷仿真结果。
补发后部分内容
原帖由 guistar1983 于 2008-6-8 07:15 发表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hug: 你觉得后面的内容是一码事,可是对新人来讲就是高深的东西,希望楼主可以将后面的也分享!谢谢!
抽时间把后部分过程演示做了一下,发给大家看看。
回复 56楼 zmh169 的帖子
LZ 我已经把我的项目文件发到你邮箱了,请查阅,谢谢啦!!几个概念理解
本帖最后由 zmh169 于 2009-3-1 13:07 编辑原帖由 zpq2008 于 2008-6-14 16:13 发表 http://www.simol.cn/images/common/back.gif
LZ 我已经把我的项目文件发到你邮箱了,请查阅,谢谢啦!!
先回答几个zpq2008提的问题,个人理解,难免有误,供参考。
在加了电压后,转速仍然是设置的恒定值,想得到在稳定状态下转子转过一对极的情况,问题不大,只要转速在空载转速以下,否则就成发电机了。
在定义二极管时,D1、DFreewheel和DRectify分别代表一种类型的二极管,大概相当于快恢复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之类;在点“Edit”按扭后发现这3个在右边的Value栏的每项的值都是一样的,这3个的应该没什么不同,随便选一种吧,我试过没什么问题。
定义开关时右边两栏下的每个元件都有p、m之分,这p、m分别指控制端的正负,大概相当于N沟道Mosfet的G、S管脚。
mechanical setup中的damping的数据不是Design output中的项,damping(Dp)可理解为阻尼系数,反映风摩损耗(Pf)在不同转速(ω)下的大小,Dp=Pf/ω^2。
load torque就是Rated Torque的近似值的相反数(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