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YSICS解决静态温度场问题
哪位高手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1,模型是一个立方体的电感器,设置为一个热源(0.6W),外部是空气。
2,热源表面设置为BASIC CONVECTION,按默认条件设置,外部空气环境温度是30度。
3,结果是,电感器温度达到129度,实测结果应该是60度。而且周围空气的温度差不到1度。
为什么?
再在空气BOX的表面设置TEMPERATURE为30度时,结果很接近实际。
是否算是已经解决问题了呢?
版主,高手都去哪里了? 论坛里边搞温度场的人不是很多,
看你的情况可能是边界条件设置没设置好导致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很大 我觉得将空气温度设置为30度应该是符合实际的吧,因为你说的那个空气box是模拟无穷远的环境温度,它应该是不变的,而实际中是存在这个环境的 我们是在室内无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而且有用热电偶测温,空气温度是25度。 我再做了一次比较。
模型是10X10X4mm,材料是铁合金,0.6W的自身热源,环境温度25度。对流系数15,辐射系数0.9,用静态温度场,MESH最大长度0.5mm。
我分别用EPHYSICS3.1和ANSYS WORKBENCH12.0做了分析,模型一样,设置条件一样。
结果:表面温度差不多,热流密度有很大的不同,网格也不一样。ANSYS主要是以六面体为主,ANSOFT主要是四面体。所以我估计ANSOFT的mesh比ANSYS差多了。
MESH最大长度是2mm,如果EPHYSICS设置为0.5mm,计算时间将变得非常漫长,这也证明了ANSOFT的mesh是有很大问题的。
给大家一个TIPS,ANSYS WORKBENCH12.0非常容易上手,建模也很容易,和SOLIDWORKS等3D建模软件功能差不多了。而且各种设置也简单很多。建议大家都用用ANSYS WORKBENCH。如果你喜欢用命令流,你可以仍然使用ANSYS CLASSIC平台。
我都想要资料,如果你有,给我送一份吧! 恩,之前用的时候也觉得网格设置稍微不一样,结果千差万别 看来还是ANSYS的程序开发得好啊! 多谢分享!!! 真需要学习这方面的东西 感謝各位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