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工程师的价值?
由长城魏老板招收35岁老员工引发的思考。好像从35往后,猎头骚扰电话和邮件都少了,难道人生百年,35岁就是坎,适合职场的年龄仅仅20几~35这短暂十几年。
我觉得可能社会普遍仅仅从人的精力和家庭时间考虑,35后基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经常要跑学校,跑医院,再有就是工作十年后职场老油条效应,上班摸鱼,炒股等,越来越不受公司管理者待见。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是做技术,十年基本刚好是经验积累得一定量的时候,应该往后到五十岁是黄金年龄段了,所谓越老越吃香,本应是公司宝贵资源和职场香饽饽才对。
希望看看大家看法,以及如何规划后面的职业发展之路。 这些要求还是基于能否长时间加班所致,需要体力、精力支撑。另外,青年的接受新技术能力要快一点。
当然制造技术,譬如工艺、工装夹具的设计 等 是需要沉淀的,也就是所谓的越老越吃香。
只要不断完善、提升自己,就不要怕新老交替。
35这个坎已经快要提前到30了 45的攻城狮,鹿过{:1_563:} “20几~35这短暂十几年”?你问问Deepseek,真搞笑{:11_598:} 你好歹也是07年注册的,对行业的认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竟如此狭隘,大概率是你自己的问题 做技术的如果沉淀得越深应该越吃香的,当然如果上班摸鱼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哈哈 从成本与效率考量,35岁以上员工薪资、社保等成本高,且可能因家庭责任影响工作时长和精力,不如年轻员工“性价比高”。 sunawei 发表于 2025-8-21 21:49
从成本与效率考量,35岁以上员工薪资、社保等成本高,且可能因家庭责任影响工作时长和精力,不如年轻员 ...
其实对稳定的大厂来说,这种从一毕业就入职、然后干到成家立业的“老人”员工,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闪光点是新人们不具备或极难达到的,可能楼主对这一点还认识不够;
当然对新创企业来说,这种35以上拖家带口的“老人”员工是用不了一点儿。 这个要因人而定吧。而且和大环境有关。我的感觉是从45开始,才稳定。 37岁,13年的“老”电机人路过
感觉这个35岁的这个坎是国家为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的一个机会,不然这些新毕业的大学生都没处安置;对于35岁以上的在一个行业打拼10多年的老人,国家可能觉得这部分人完全有能力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去工作
感觉小厂基本都是喜欢能马上接手做事、最好是能一岗多能的,虽然工作量不一定很多,但需要全面,说到底就是投资少回报多
只有一些稍微大点的厂才有精力有财力去培养大批量的大学生,因为培养出的人能留下的也就十之一二,大多是为行业提供人才
上述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自己不行就勇敢的承认,不要拉着岁数当挡箭牌,还顺便制造一波蓄谋的焦虑 453051357 发表于 2025-8-22 09:34
自己不行就勇敢的承认,不要拉着岁数当挡箭牌,还顺便制造一波蓄谋的焦虑 ...
楼主实力应该还是很强吧 35岁的年龄危机,一般是对“码农”吧,结构或其他的电机技术类工程师,好像从没听说过会有年龄的限制。特别是机械方向,都是越老越吃香 35岁,一个社会阅历和技术阅历达到新量级的年龄,对一个工程师来说,应该有稍微用心用力,就有一种牛刀杀鸡的感觉吧。 35岁以后,动手的能力下降,动嘴的能力上升,还是得转型管理,这样才能走得远,越走越开心~~~ 还是看能力来的。如果你是全能型电机设计,还怕没工作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