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10n 发表于 2025-6-19 15:05

电流密度

关节电机,在电压源下,保证相同幅值和转速,对28p,32p,38p,42p四个极槽配置进行仿真。电压激励角由id=0时扫描确定,要求尽可能保证四个极槽下电流密度大致相同。因为id=0,所以匝数也不能随意改。为了保证温升电流密度取在7-8附近,但是有的情况下很大或者很小,请教下有什么方法降低或者增加电密。

sv10n 发表于 2025-6-19 15:06

还要考虑槽满率的话,线径也有限制。感觉能调的参数很少

sv10n 发表于 2025-6-19 15:33

尝试了变更齿宽增加槽面积,增加线径。但是齿宽小了,空载磁通减小,空载电势小了,在电压激励下,初始时正向的id增大了,导致id=0时的电流增加。最后计算电流密度反而加了点。J=I/a/Nt/As

a1056597642 发表于 2025-6-19 20:55

这是基础的电机设计,按下葫芦浮起瓢,都是这样的

轩轩 发表于 2025-6-20 08:25

1. 槽面积和线径调整。2. 本身不同的极槽配合就会差异很大的。

sv10n 发表于 2025-6-20 10:16

轩轩 发表于 2025-6-20 08:25
1. 槽面积和线径调整。2. 本身不同的极槽配合就会差异很大的。

谢谢建议,我试了其他,只能从齿宽下手,能够降低电密

SSJ 发表于 2025-6-20 11:08

sv10n 发表于 2025-6-20 10:16
谢谢建议,我试了其他,只能从齿宽下手,能够降低电密

齿宽减小,槽面积变大,是可以适当增减线径了,可齿宽减小,转矩常数降低,输出相同的扭矩时电流又会变大,那增加的线径就没起到降低电密的作用的,甚至可能电密还会更大,怎么去平衡这个点呢

sv10n 发表于 2025-6-20 13:52

SSJ 发表于 2025-6-20 11:08
齿宽减小,槽面积变大,是可以适当增减线径了,可齿宽减小,转矩常数降低,输出相同的扭矩时电流又会变大 ...

额,我没想那么深。因为我在电压激励不变下,改其他参数像并联支路数,并绕都不太行。目前选择动齿宽,齿宽增加,电流减小;线径变小,电阻增加,电流减小;这个时候电流整体变化比线径大,电密整体减小。至于转矩相同话,我这看的就是大致电密下,看转矩,功率,效率

Aladdin 发表于 2025-6-20 20:29

多看书,多做做,多总结,我告诉你!
定子三圆不变,并联支路不变,槽数变多,匝数变少;
定子内径变大,并联支路不变,槽数不变,匝数变少;
再维持电密不变,匝数变多,线规不变,槽面积就要变大;
那么~!你最好就要尽可能找到磁负荷和电负荷的一个平衡!

Aladdin 发表于 2025-6-20 20:30

你不能用软件瞎凑,最好先公式路算一个范围

sv10n 发表于 2025-6-21 13:36

Aladdin 发表于 2025-6-20 20:29
多看书,多做做,多总结,我告诉你!
定子三圆不变,并联支路不变,槽数变多,匝数变少;
定子内径变大,并 ...

感谢回复!关于第二句“定子内径变大,并联支路不变,槽数不变,匝数变少”我做的话尺寸是大致固定,只是极槽不同。
关于路算方法,我开始是用路算得到电流,匝数,电压角根据功率确定。后来要求电流要小40,且模拟id=0的控制策略。从这开始我的电压角就开始在maxwell扫描id=0时的delta,然后得出电流,再根据线径算电密,确实是根据软件来凑,因为我没找到路算电压激励下id=0的方法。
如果有相关的计算推荐,方便的话能说下吗。
谢谢!

sv10n 发表于 2025-6-21 13:43

Aladdin 发表于 2025-6-20 20:30
你不能用软件瞎凑,最好先公式路算一个范围

而且,我这后面就是看功率,效率,转矩对比下,所以前期路算的指标基本又不用了。只能现在仿真做个粗略设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