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并联线暂时代替扁线
大佬,这个并联等效扁线看着很新,应用在什么领域? 像我们这种找不下好工作的,只能从头做起,像这种电机优化的问题要等N年以后了…… 小电机用现在新能源车那样的扁线很难搞,成本高太多而且小尺寸端部弯折是个大问题,匝数太少电磁设计也很麻烦(可调节的支路数很有限),大电流方案的附加问题会很多,方铜线和利兹线可能更合适一点 虽然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怎么看待汇川推出的扁线伺服电机? Damon_Salvatore 发表于 2024-10-17 21:00
大佬,这个并联等效扁线看着很新,应用在什么领域?
无刷空心杯电机,应用不是很广 lubacon 发表于 2024-10-18 09:03
无刷空心杯电机,应用不是很广
哇塞,很前沿的应用领域。您在这方面了解的多,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您,它的槽满率跟普通圆线绕组比较,大多少?有这个数据吗? Damon_Salvatore 发表于 2024-10-19 12:47
哇塞,很前沿的应用领域。您在这方面了解的多,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您,它的槽满率跟普通圆线绕组比较,大多 ...
你应该说的是叠绕组吧,由于线圈与线圈拼接会有缝隙,所以槽满率差别不大
这个并联线优势在于单个线圈的尺寸一致性可控、效率高
缺点就是拼接工艺难且性能会低一点 lubacon 发表于 2024-10-22 13:20
你应该说的是叠绕组吧,由于线圈与线圈拼接会有缝隙,所以槽满率差别不大
这个并联线优势在于单个线圈的 ...
哇塞,谢谢大佬一针见血的答复,看来优势在于绕线排布更加规整,空间利用率稍高,我这样理解可以吧大佬。 Damon_Salvatore 发表于 2024-10-23 08:31
哇塞,谢谢大佬一针见血的答复,看来优势在于绕线排布更加规整,空间利用率稍高,我这样理解可以吧大佬。
那个东东成本太高了
要提高槽满率的话,不如直接用扁线
当然,他的优势 也是有的,就是交流阻抗比较小,频率越高,优势 越明显 新能源商用车已用扁线 懂嘚〤So慈蕜 发表于 2024-10-23 09:54
新能源商用车已用扁线
商用车的量用扁线,有点不划算 我们在水上产品中用了扁线,电机直径也不大,主要是细长结构,圆线工艺不好。现在是两层结构,设备什么的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产能需求不大,所以没有那个高大上的生产线。
从实际使用上看,扁线比我们之前的圆线效率提升了4%左右吧,对于我们小规模生产来说,最大的好处大概是不需要那么多崁线员工,然后质量相对比较稳定。 huangjin0629 发表于 2024-10-23 12:16
我们在水上产品中用了扁线,电机直径也不大,主要是细长结构,圆线工艺不好。现在是两层结构,设备什么的都 ...
能发点产品照片吗?看看 张老五 发表于 2024-10-23 08:36
那个东东成本太高了
要提高槽满率的话,不如直接用扁线
谢谢大佬队长的指点{:1_494:} huangjin0629 发表于 2024-10-23 12:16
我们在水上产品中用了扁线,电机直径也不大,主要是细长结构,圆线工艺不好。现在是两层结构,设备什么的都 ...
可不可以这么 理解
对你的产品来说,圆线改扁线以后,效率提高了4%,制造成本还降低了(没算设备投入) huangjin0629 发表于 2024-10-23 12:16
我们在水上产品中用了扁线,电机直径也不大,主要是细长结构,圆线工艺不好。现在是两层结构,设备什么的都 ...
请问是用自制设备穿的扁线吗 huangjin0629 发表于 2024-10-23 12:16
我们在水上产品中用了扁线,电机直径也不大,主要是细长结构,圆线工艺不好。现在是两层结构,设备什么的都 ...
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能不有写个案例分享一下? 本帖最后由 huangjin0629 于 2024-10-31 09:57 编辑
张老五 发表于 2024-10-25 08:30
可不可以这么 理解
对你的产品来说,圆线改扁线以后,效率提高了4%,制造成本还降低了(没算设备投入 ...
是的,效率提高了些,扁线电阻有下降,电机的整体包络工作区也有一点提高。
成本的话,我们这种以前一般都是纯人工下线,因为量一般般,直径又比较小,然后槽满率要求又比较高,算上良品率的话,制造成本并不低。单独算物料那肯定是变化不大,但算上对人员数量以及能力要求的下降,改扁线后综合成本其实是有下降。
个人感觉如果同一个规格的铁芯,参数不需要改来改去,扁铜线还是有优势的。
如果产能需求不大,自制部分设备,不是搭流水线,没几个钱,至于设备思路,基本都差不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改一改,就够用了,没有那么难。 梁大大大雨 发表于 2024-10-25 08:45
请问是用自制设备穿的扁线吗
没有,我们自制的设备主要是扁线自动裁剪、成型、扭头以及剪齐方面,其他都是比较通用的设备了,直接购买。穿线我们是人工,因为就是双层电机,一个电机没多少线圈,直接人工几下就插完了,所以并没有设计插线这个设备,宁一个原因是这个设备要求太高了,我们自己估计搞不定。 本帖最后由 张老五 于 2024-11-1 08:40 编辑
huangjin0629 发表于 2024-10-31 09:48
是的,效率提高了些,扁线电阻有下降,电机的整体包络工作区也有一点提高。
成本的话,我们这种以前一 ...
很好的思路
能不能写成一个案例,适当提供一些数据,供大家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