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ER 发表于 2023-3-10 10:47

齿槽转矩特别大

本帖最后由 LOSER 于 2023-3-10 12:02 编辑

如果仿真没问题,转矩波动这么大是不是说明电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啊,齿槽转矩波动也有将近20

z159796640 发表于 2023-3-10 11:35

这个不是齿槽转矩把,怎么看像负载扭矩呀。正常的齿槽扭矩是正负交替状态的

LOSER 发表于 2023-3-10 12:01

不好意思没描述清楚,这个是带载的,发这个图是想对比一下,平均转矩二十多,转矩波动也是二十多

zhao99681 发表于 2023-3-10 13:20

你看带什么负载咯,不一定是齿槽转矩,有可能是你转矩波动

LOSER 发表于 2023-3-10 14:17

本帖最后由 LOSER 于 2023-3-10 14:19 编辑

zhao99681 发表于 2023-3-10 13:20
你看带什么负载咯,不一定是齿槽转矩,有可能是你转矩波动

这是齿槽转矩,镇楼图是额定负载转矩

17695961225 发表于 2023-3-10 17:25

电机结构方便发一下吗

LOSER 发表于 2023-3-10 18:49

17695961225 发表于 2023-3-10 17:25
电机结构方便发一下吗

类似YASA,但定子是H型的

七哥 发表于 2023-3-10 21:20

LOSER 发表于 2023-03-10 18:49
类似YASA,但定子是H型的

我做过与图片中相似电机的仿真。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进行排除:网格剖分类型选择Generate mesh at each step,并从左侧mesh树为定子齿面和永磁体表面添加Element size(Face)剖分(这部分的网格可以细一点)。如果得到的齿槽转矩仿真结果依旧大,那大概率就是电机齿槽宽度与永磁体极弧系数不合理导致的了。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3-3-11 16:08

这是盘式电机啊。

LOSER 发表于 2023-3-11 20:35

七哥 发表于 2023-3-10 21:20
我做过与图片中相似电机的仿真。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进行排除:网格剖分类型选择Generate mesh at each st ...

谢谢指导,但现在看我这应该是自己模型设置问题,不过还是感谢您提出的这种剖分方式,学习了。

LOSER 发表于 2023-3-11 20:35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3-3-11 16:08
这是盘式电机啊。

是的,YASA电机,但是改变了下定子结构。

LOSER 发表于 2023-3-15 11:45

七哥 发表于 2023-3-10 21:20
我做过与图片中相似电机的仿真。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进行排除:网格剖分类型选择Generate mesh at each st ...

大佬我用这个方法跑半个周期还挺正常,跟我原来的结果差别不大,但是跑到半个周期以后,输出开始变小是什么情况呢,转矩、电压、磁链都开始变小

七哥 发表于 2023-3-15 13:16

上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呢,你先别做优化,一下计算那么多错误的case,多浪费时间啊。    可以在某一个case上加密气隙部分的网格数量,而且你设置的仿真步长明显太少,波形明显不对。

LOSER 发表于 2023-3-15 21:55

本帖最后由 LOSER 于 2023-3-15 22:02 编辑

七哥 发表于 2023-3-15 13:16
上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呢,你先别做优化,一下计算那么多错误的case,多浪费时间啊。    可以在某一个case上加 ...

谢谢七哥回复。
我放弃之前的模型了,那个尺寸太大了。这次是参考了别人做过的,将整个尺寸调小了,参考的仿真结果是合理的。
如图是我之前的剖分设置,结果精度基本靠图2的参数控制,时间长,但是能看气隙磁密。
按您说的剖分设置,然后把气隙两边的定子齿面和永磁体面加细,优化结果就是前面那张图,半个周期后就开始减小,之后我又加了气隙剖分,结果这次在1/4周期时就开始减小,并且减小的更明显了。
步数确实少点,但能在得到够用的结果的条件下尽量缩短时间。而且这种情况应该不是步数少的问题。
然后想问下选择您之前说的那种剖分设置后,只需要把气隙两边的面加细就可以了吗?我在这基础上又加过气隙剖分,之后又加了铁心和磁体的part剖分,结果都没什么变化。如果想要结果更加准确,应该从哪块入手(还在尝试各种情况,只是实在是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能再来请教您了)

七哥 发表于 2023-3-15 23:19

LOSER 发表于 2023-03-15 21:55
本帖最后由 LOSER 于 2023-3-15 22:02 编辑



谢谢七哥回复。
我放弃之前的模型了,那个尺寸太大了。这次是参考了别人做过的,将整个尺寸调小了,参考的仿真结果是合理的。  
如图是我之前的剖分设置,结果精度基本靠图2的参数控制,时间长,但是能看气隙磁密。  
按您说的剖分设置,然后把气隙两边的定子齿面和永磁体面加细,优化结果就是前面那张图,半个周期后就开始减小,之后我又加了气隙剖分,结果这次在1/4周期时就开始减小,并且减小的更明显了。
步数确实少点,但能在得到够用的结果的条件下尽量缩短时间。  而且这种情况应该不是步数少的问题。
然后想问下选择您之前说的那种剖分设置后,只需要把气隙两边的面加细就可以了吗?我在这基础上又加过气隙剖分,之后又加了铁心和磁体的part剖分,结果都没什么变化。如果想要结果更加准确,应该从哪块入手(还在尝试各种情况,只是实在是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能再来请教您了)

你现在用的剖分类型到底是Slide mesh 还是 Generate mesh at each step?

LOSER 发表于 2023-3-16 12:05

七哥 发表于 2023-3-15 23:19
你现在用的剖分类型到底是Slide mesh 还是 Generate mesh at each step?

Generate mesh at each step

LOSER 发表于 2023-3-16 16:24

七哥 发表于 2023-3-15 23:19
你现在用的剖分类型到底是Slide mesh 还是 Generate mesh at each step?

问题解决了,谢谢七哥,您的方法很好,可惜没能早请教到您

七哥 发表于 2023-3-16 19:04

LOSER 发表于 2023-03-16 16:24
问题解决了,谢谢七哥,您的方法很好,可惜没能早请教到您

不客气,问题出在哪了?我也学习一下,涨涨经验。

LOSER 发表于 2023-3-16 19:41

七哥 发表于 2023-3-16 19:04
不客气,问题出在哪了?我也学习一下,涨涨经验。

电流源频率设的60,第二次犯这毛病了,蛮丢人的 :(
然后想问下要看气隙磁密怎么办,像图中这样出来的波形感觉不太对。

七哥 发表于 2023-3-16 20:09

LOSER 发表于 2023-03-16 19:41
电流源频率设的60,第二次犯这毛病了,蛮丢人的 :(
然后想问下要看气隙磁密怎么办,像图中这样出来的波形感觉不太对。

你没选择磁密分解的方向,仔细看纵坐标轴显示的absolut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齿槽转矩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