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知道电感仿真值和真实值的误差精度,我仿真出来电感是真实的两倍多,卡了好久了找不到原因
线圈匝数没问题吧,绕组之间的串并联没设置错吧? hahafu 发表于 2021-8-5 12:31
你测试定子电感时难道能同时测三相?不是两两相测的电感。
付老师,这个电阻输不输入对电感计算没影响吧 hahafu 发表于 2021-05-31 20:22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详细阅读了那两篇文章,不过可能理解的不是很正确
1.你选择增量电感计算,然后你给了1A这个,其实你给这1A没啥意义,那个说明是告诉你,这个软件是采用冻结磁导率方式,冻结好后,给了1A电流算的增量电感,并不是让你自己给1A。你可以给1A,但你也要冻结磁导率,然后给1A算磁链,磁链除以1A就是增量电感,所以你当前这个1A没啥意义,就是依靠软件自带的算法算的增量电感
2.你的1V1000Hz也不太对,具体操作步骤见如下附件
3.到底测试是什么电感,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那测试那个和仿真误差有多大呢。一般表贴式电机仿真的增量和视在电感基本是相等的,单独定子仿真就用软件那个算法二者也是相等的,而这个视在与增量的数值与测试差别不大,在工程可接受范围内。但这里面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电机定转子硅钢片,不能有实心的或者其他容易引起涡流的东西,要不然那个测试的1000hz会产生涡流,使测试电感减小。而对于IPM电机,可能是BH曲线的原因,仿真和测试始终对不太上。
这个电感我已经不怎么研究了,实在是没法完全精确,满足工程计算,知道电感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请问附件中给的方法计算的是电感的有效值2πfL=U/I,软件中生成曲线时如何按照文件介绍把峰峰值的时间限定? a516335499 发表于 2022-2-16 15:36
付老师,这个电阻输不输入对电感计算没影响吧
这个电阻要看他大不大,与电抗相比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大就影响结果,如果不大就不影响
看R和2*pi*f*L的数值,二者之间相比 a516335499 发表于 2022-2-16 20:28
请问附件中给的方法计算的是电感的有效值2πfL=U/I,软件中生成曲线时如何按照文件介绍把峰峰值的时间限 ...
请仔细看附件,说的很清楚了,0.002s 下载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aze200 发表于 2021-4-30 12:44
是不是没有勾选?
大佬我勾选后跟你这个界面是一样的,也重新运算了,但还是没有电感值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呢? aze200 发表于 2021-4-30 12:44
是不是没有勾选?
是不是激励的问题,我用是外部激励,不是电流源也不是电压源,是这个影响了吗?新人小白,没什么经验,望指教
已经下载学习,谢谢分享 领教了,正在研究eem228 收藏学习一下,好文章难得 hahafu 发表于 2022-2-28 22:29
请仔细看附件,说的很清楚了,0.002s
说明里面的A相绕组和B相绕组合并是什么意思? hahafu 发表于 2021-5-31 20:22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详细阅读了那两篇文章,不过可能理解的不是很正确
1.你选择增量电感计算,然后你给了1A这 ...
解释到位,收藏学习一下,谢谢美女大佬。 牧尘 发表于 2024-9-9 00:13
说明里面的A相绕组和B相绕组合并是什么意思?
合并的目的是加一样的电压源激励
就是都让他变成A相绕组
要不没法加电压源激励
大佬你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步惊云 发表于 2021-1-10 17:47
我也想知道电感仿真值和真实值的误差精度,我仿真出来电感是真实的两倍多,卡了好久了找不到原因 ...
大佬你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我也是类似的现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