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4-29 08:50

空心杯无刷三相电机电磁仿真等效绕组模型

不一定对,欢迎大家讨论。3D绕组模型,是不是三相的空心杯都可以这样等效呢?图示的应该是所谓的螺旋式或者说是斜绕组。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25715100857.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2631736834.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27069644907.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27910115183.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28672748616.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29441006647.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30242530604.jpg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21230907801748.jpg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4-29 09:16

这只是空心杯绕组其中一种形式 斜绕组,还有菱形绕组、中间带直线段的类菱形绕组(自己这么称的),这些都可以建三维模型。

或者你可以建个 都是直段绕组来等效,但是得换算它们之间的轴向长度。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4-29 13:57

本帖最后由 wx_B2fpIAil 于 2020-4-29 14:07 编辑

是的,谢谢你的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比如六角形绕组等效成斜绕组后,绕组轴向长度变长了,那么相应磁铁高度需不需要也增加呢?线径(或者说电阻)和匝数是不是也需要等效呢?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39716033493663.jpg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4-29 14:10

是的,谢谢你的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比如六角形绕组等效成斜绕组后,绕组轴向长度变长了,那么相应磁铁高度需不需要也增加呢?线径(或者说电阻)和匝数是不是也需要等效呢?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429/158814062078640076.jpg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5-3 18:55

六边形绕组电流密度分布。
http://magimg.simol.cn/pic/20200503/1588503258552076437.jpg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5-13 13:30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4-29 13:57
是的,谢谢你的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比如六角形绕组等效成斜绕组后,绕组轴向长度变长了,那么相应磁铁高 ...


你没有回复到我,所以才看到。。。

截图里给的公式的系数 就是他们之间长度转换系数,绕组要变长的话,整个电机包括磁钢铁芯一起变长,其他线径匝数啥都不变,只是轴向长度进行折算。

你可以建立这几种绕组形式的电机三维模型和 一个二维等效模型,保证轴向长度这些参数都相同,仿下他们的反电势,跟论文里的系数比较下 看能不能合得上。我之前仿过,用二维模型仿得结果再进行折算,和三维的仿真结果还是能比较吻合的。

xy丶 发表于 2020-5-13 13:58

大神,参观一下

xy丶 发表于 2020-5-13 14:00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4-29 13:57
是的,谢谢你的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比如六角形绕组等效成斜绕组后,绕组轴向长度变长了,那么相应磁铁高 ...

请问这是那本书,方便告知一下吗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5-14 20:38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05-13 13:30
你没有回复到我,所以才看到。。。

截图里给的公式的系数 就是他们之间长度转换系数,绕组要变长的话,整个电机包括磁钢铁芯一起变长,其他线径匝数啥都不变,只是轴向长度进行折算。

你可以建立这几种绕组形式的电机三维模型  和 一个二维等效模型,保证轴向长度这些参数都相同,仿下他们的反电势,跟论文里的系数比较下 看能不能合得上。我之前仿过,用二维模型仿得结果再进行折算,和三维的仿真结果还是能比较吻合的。

真的很感谢您的仔细回复,很热心的朋友,感谢。我建立了六边形绕组和菱形绕组模型,如果模型长度相等的话,反电势的比值正好就是上书理论公式(等效)长度的比值。仿真结果证明您的说法和上述理论公式的推导都是正确的。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5-14 20:40

xy丶 发表于 2020-05-13 14:00
请问这是那本书,方便告知一下吗

《精密直流永磁电动机》叶金虎编著。老先生的书写的很不错。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5-15 09:55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5-14 20:38
真的很感谢您的仔细回复,很热心的朋友,感谢。我建立了六边形绕组和菱形绕组模型,如果模型长度相等的话 ...

嗯嗯,客气了。之前有研究过一段时间空心杯电机,当时也是到处找相关资料,空心杯电机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比较少的。

空心杯电机的难点在制造工艺上,你在仿真时还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加工工艺来设置电机的相关参数,特别时绕组区域部分的面积和匝数等。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5-15 14:29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05-15 09:55
嗯嗯,客气了。之前有研究过一段时间空心杯电机,当时也是到处找相关资料,空心杯电机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比较少的。

空心杯电机的难点在制造工艺上,你在仿真时还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加工工艺来设置电机的相关参数,特别时绕组区域部分的面积和匝数等。

您说的没错。建立仿真模型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线杯工艺。仿真结果还要结合实际排线做调整。还有一个问题请教您,就是我无论如何调整参数,电压源电流源,超前滞后都试过,转矩波动都有30%多,理论上空心杯的转矩波动应该很小的才对吧?

念天悠 发表于 2020-5-19 21:32

wx_B2fpIAil 发表于 2020-5-14 20:40
《精密直流永磁电动机》叶金虎编著。老先生的书写的很不错。

有这本书?网上一点信息都搜不到

蜗牛背着壳 发表于 2020-7-1 17:31

念天悠 发表于 2020-5-19 21:32
有这本书?网上一点信息都搜不到

有这本书,我也入手的。

墨枚无锋 发表于 2020-9-1 14:16

不用这么复杂吧,直接两个六分之一对称圆 心的等效就行了吧,不用这么复杂的算吧,本来仿真的也不准。

end_holy 发表于 2020-9-16 18:39

空心杯电机到底是啥电机啊,不懂

xuliheng 发表于 2020-9-21 21:07

您好,看了您有关空心杯绕组的帖子受益匪浅。想请教一下建立绕组二维和三维模型的软件用的是什么呢

czvmkl 发表于 2020-9-22 09:07

空心杯无槽无刷                            .

yuanyehit 发表于 2020-10-12 10:22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5-13 13:30
你没有回复到我,所以才看到。。。

截图里给的公式的系数 就是他们之间长度转换系数,绕组要变长的 ...

您好,我在三维场的空心杯模型算出来反电势特别低,是二维场的十分之一,搞了好久也不知道哪里的问题。方便的时候可否帮我看一下模型,多谢。

木小站_VCdpP 发表于 2020-10-12 13:11

yuanyehit 发表于 2020-10-12 10:22
您好,我在三维场的空心杯模型算出来反电势特别低,是二维场的十分之一,搞了好久也不知道哪里的问题。方 ...

好的,我先下下来看能不能打开仿。工大的呀,校友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空心杯无刷三相电机电磁仿真等效绕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