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伺服老刘 发表于 2020-6-3 22:30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19-08-27 11:15
对的,S1长时工作制

我这边电密度可以达到18的样子嘛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0-6-4 10:13

小伺服老刘 发表于 2020-6-3 22:30
我这边电密度可以达到18的样子嘛

你电机多大功率,多少转速的?

小伺服老刘 发表于 2020-6-4 11:50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0-06-04 10:13
你电机多大功率,多少转速的?

400w和200w,都是3000rpm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0-6-10 19:14

小伺服老刘 发表于 2020-6-4 11:50
400w和200w,都是3000rpm

你们是不是跟松下的A6版很像?

小伺服老刘 发表于 2020-6-10 21:51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0-06-10 19:14
你们是不是跟松下的A6版很像?

电密度差不多吧只是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8-1 18:34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20-8-1 18:39 编辑

YCDJ 发表于 2019-8-24 10:29
这个互感是怎么计算的呢
这个精华帖子里面有详细的计算方法,也有对应实例。

https://bbs.simol.cn/thread-27868-1-1.html


对于9槽8极、9槽10极;12槽10极、12槽14极这样的理论上相间互感为零的电机,实际计算的结果是互感不到自感的10%
而对于3槽2极、3槽4极这样相间互感达到最大的电机,实际计算的互感与理论上非常吻合,也就是互感确实是自感的50%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8-1 18:42

清静无为 发表于 2019-8-24 10:06
曾老师推荐用12/16,虽然LCM比12/10小,但单边磁拉力比后者小,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这里请问下曾老师 ...

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这个帖子里,是关于力波次数的根本问题的探讨。

https://bbs.simol.cn/thread-33371-3-1.html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8-1 18:53

Msfox 发表于 2020-5-9 10:48
曾老师好,外转子用12槽16极比较好,如果是内转子呢,极槽配合多少比较好?

内外转子都是一样的结论啊,12槽16极都可以有最大的槽空间,因而有最小的铁耗和最小的铜耗。

小吖木99 发表于 2020-9-11 02:22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08-01 18:53
内外转子都是一样的结论啊,12槽16极都可以有最大的槽空间,因而有最小的铁耗和最小的铜耗。

电频率升高这么多,铁耗会最小吗?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9-11 21:39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20-9-11 21:57 编辑

小吖木99 发表于 2020-9-11 02:22
电频率升高这么多,铁耗会最小吗?

频率升高了是不假,但是铁心磁密也大幅度降低了,安能辨谁是雄雌?或者磁密保持不变,可是铁心体积大幅度减少了......

谭建成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技术》里面有证明,极数多的铁耗少!


这里https://bbs.simol.cn/thread-133786-8-1.html

145楼

小吖木99 发表于 2020-9-14 08:33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9-11 21:39
频率升高了是不假,但是铁心磁密也大幅度降低了,安能辨谁是雄雌?或者磁密保持不变,可是铁心体积大幅 ...

曾老师,仍有疑问:
1、《无刷直流电机》书中的证明引用了经验公式,铁耗和磁密平方正比,和频率1.3次方正比,这个在不同频率下是否都适用?比如,基波可以,谐波是否还适用?8P12S和16P12S带来的频率差异很大,特别是谐波,谐波造成的铁耗是高于基波的,这个评估是否正确还是有疑问;
2、我觉得Z=2P±N的配合,多极数的优势在于噪音而不是效率。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9-14 09:06

小吖木99 发表于 2020-9-14 08:33
曾老师,仍有疑问:
1、《无刷直流电机》书中的证明引用了经验公式,铁耗和磁密平方正比,和频率1.3次方 ...

不要有疑问!

我对于谭教授的结论也不是完全认同,因为这也许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能严格证明的命题。重要的是,他打破了人们想当然的结论,我认为多极数和少极数两种情况下的铁耗,即使频率高的铁耗大那也是差别很少很少的,更何况极数多的铁耗小的概率还更大一些呢。

bocai 发表于 2020-9-14 19:33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0-9-14 09:06
不要有疑问!

我对于谭教授的结论也不是完全认同,因为这也许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能严格证明的命题。重要 ...

小白请教下曾老师 增加极数可以降低铁耗 大概能理解 如果同样的槽数 选多极还是少极 对漏磁有没有影响 比如12槽10极和8极 漏磁的话那个多些?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1-3-11 18:30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19-8-27 11:15
对的,S1长时工作制

你好,向你请教一下,很多资料电密是铜6铝4,13A/mm2是6的两倍还多,这个电密长时工作、自然冷却条件下,漆包线能顶得住吗?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1-3-11 18:33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19-8-23 11:55
感谢回复,采用12槽10极,确实可以将体积做的更小。
两点疑问:1.“相同气隙磁密,10极应该比8极的轭部 ...

我试着来解释一下,不确定是不是完全正确。
10极相对于8极,单块磁钢宽度减小,导致定子齿部和轭部磁通减小,因此在定子齿部和轭部磁密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了定子齿部和轭部的宽度。

yuanyehit 发表于 2021-3-12 16:48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9-8-23 13:59
12槽10极相间互感为零,属于最小的状态;

而12槽16极相间互感为自感的50%,属于最大的状态。

曾老师,相间互感大有什么好处呢?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1-3-15 16:13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1-3-11 18:30
你好,向你请教一下,很多资料电密是铜6铝4,13A/mm2是6的两倍还多,这个电密长时工作、自然冷却条件下, ...

松下400W伺服电机。很多资料也写电流密度建议3~5A/mm^2,线负荷30~80KA/m。实际使用还是有差异的。
当然,更多的是对照样机,几何相似率(电机类型、冷却方式相同,保证磁密、电密,极数不变)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2-9-8 18:16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1-3-11 18:30
你好,向你请教一下,很多资料电密是铜6铝4,13A/mm2是6的两倍还多,这个电密长时工作、自然冷却条件下, ...

漆包线确实顶不住,这个计算例子电密10.5A/mm2,无论内部通风量多大,漆包线都会超温!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2-9-8 18:38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1-3-15 16:13
松下400W伺服电机。很多资料也写电流密度建议3~5A/mm^2,线负荷30~80KA/m。实际使用还是有差异的。
当然 ...

沙漠之城 发表于 2022-9-16 18:02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2-9-8 18:38


你计算的是外转子电机,绕组不容易散热,电密度大一些可能有问题。松下的这种伺服都是内转子,绕组散热相对容易,松下A4的60-400W伺服电密度大概是13/14这样子。而且现在常见的60/80的伺服大多在朝着小型化高温升在走。标的是B级,实际温升都有到110k的,实例如安川的某款伺服,具体是110机座还是130我记不清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12槽8极 vs 12槽10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