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chaohjp 发表于 2018-8-24 08:58

特别感谢楼主无私分享,有个问题请教下,软件中有磁钢的温度,但是输入参数中没有找到磁钢尺寸写入,是不是少了?

小北斗 发表于 2018-8-24 10:31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初步就算了一个,觉得还不错
对水道参数有一点疑问,以邮箱发过去了,麻烦楼主有时间时看看,谢谢!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4 10:59

letianjue 发表于 2018-8-23 17:36
绕组灌封后续是否会考虑?

可以考虑,但需要样机的测试数据来对最终的热阻进行试验标定,我们公司尚未有端部灌封的产品。如果你有灌封样机的温度测试结果可发至我帖子中我注的邮箱一同讨论添加。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4 11:05

小北斗 发表于 2018-8-24 10:31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初步就算了一个,觉得还不错
对水道参数有一点疑问,以邮箱发过去了,麻烦楼主有时间 ...

好的,一起学习。就积累的一点热路计算经验的总结,我的计算模型还是使用了不同冷却类型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标,包括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对标等等。不过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完善与增加,取决于用户需求。但我个人并不是写软件出身的,没有花特别多时间关注于软件本身。

天空sky 发表于 2018-8-24 11:17

大神,太厉害了,您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哪块呢?请问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4 11:46

yangchaohjp 发表于 2018-8-24 08:58
特别感谢楼主无私分享,有个问题请教下,软件中有磁钢的温度,但是输入参数中没有找到磁钢尺寸写入,是不是 ...

如果做的很细,理论上是可以细究到磁钢的细节尺寸。但我目前计算用的是转子冲片的均温来近似作为磁钢温度,尚没细究区分。原因有两个,1.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温度分布可看出,稳态时转子硅钢和磁钢温度很接近。2.转子温度本身的计算误差受其他两个重要因素影响,相比之下细致到磁钢尺寸暂无法带来更高的准确度:因为主要影响因素是:转子损耗(包括转子硅钢片的涡流损耗、磁滞损耗、磁钢涡流损耗)、转子气隙的对流换热系数的波动。特别是转子损耗的计算对温度结果的变化很敏感,所以对输入的转子损耗的准确度要求较高。


目前,这边正在做转子磁钢温度实测试验,然后通过测得的温度曲线,来对理论计算的瞬态温度曲线进行标定,来确定合理的等效热阻和等效比热容等。


有时候工程问题遇到很复杂的结构往往简化的模型和经过实验标定系数会带来更可靠的结果。当然模型在这个细节分支上的精细程度根据计算者对实际物理结构的把握程度有所不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对流换热中,曾看到一篇经典的德国亚琛工大的论文写的电机温度计算中,电机转子气隙换热系数的计算时,作者列了一大堆经典的流体力学中雷诺数、普朗特数、怒塞尔数等等计算公式,最终其自己评价是复杂的流体力学计算公式,并不能带来更加精确的结果,然后写了一个实验上得到的经验公式:h=15.5*(0.39*v+1) ,即气隙空气的速度与对流换热系数的直接关系。 这可能跟工作量和可靠性有关吧。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4 11:48

天空sky 发表于 2018-8-24 11:17
大神,太厉害了,您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哪块呢?请问

噢,我研究生阶段是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流体机械等。

三三三生世、 发表于 2018-8-24 16:03

感谢楼主分享!!!

yangchaohjp 发表于 2018-8-27 09:34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4 11:46
如果做的很细,理论上是可以细究到磁钢的细节尺寸。但我目前计算用的是转子冲片的均温来近似作为磁钢温度 ...

恩,以前接触过Icepeak和Flotherm,合理的模型简化很重要,有时候理论太复杂,还是经验得出的公式更加可靠些

上官元涯 发表于 2018-8-28 13:35

佩服搞技术,节约成本的~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8 16:04

上官元涯 发表于 2018-8-28 13:35
佩服搞技术,节约成本的~

慢慢感觉电机里所有的问题,都归纳为数学问题的话就设计得很厉害了吧。然后就是解方程组与最优化设计。

梦想在望 发表于 2018-8-28 18:38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8-28 16:04
慢慢感觉电机里所有的问题,都归纳为数学问题的话就设计得很厉害了吧。然后就是解方程组与最优化设计。

感谢楼主分享,有问题请教下您,刚发您邮箱了。

yuanye 发表于 2018-8-28 21:36

楼主厉害,不仅懂电机还会编程,人才

冬不拉 发表于 2018-9-4 17:03

下载下来,好好学习

hubailin 发表于 2018-9-11 10:15

楼主认为热路法和有限元,到底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那种方法更实用

黑莲花123 发表于 2018-9-13 14:16

hubailin 发表于 2018-9-11 10:15
楼主认为热路法和有限元,到底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那种方法更实用

这个得看实际用途吧,

热路法是不需要结构人员提供3D数模,在产品设计阶段仅需提供电磁设计中的相关尺寸参数就能立刻计算出核心零部件的最高温度(或平均温度),可以对方案的可行性迅速做出评价,并调整参数等。

而有限元法,需要设计人员提供3D数模后,然后使用这个数模经过一段时间的仿真模型设置与计算得出整个温度场的分布,能够对零部件温度分布的细节及结构布置的合理性、需改善点做出评价。

shazinana 发表于 2018-9-15 15:34

非常感谢,很有用

jgj5945 发表于 2018-9-15 16:19

好东西,你值得拥有!

1171696395 发表于 2018-9-15 18:00

这个必须给楼主一个大大的赞,太给力了!

YIM徐 发表于 2018-9-16 23:19

非常感谢楼主!{:1_526:}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车用永磁同步电机 热计算程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