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bench瞬态热仿真中想要查看多长时间电机温升达到稳定,应该怎么设置step end time?
为什么我改变step end time ,从7200s,12000s,24000s,36000s,40000s,甚至到60000s,得到的温度都还没达到稳态值,而且,无论哪个时间,得到的最后时刻的温度值差别都不大(都接近稳态,大约差10℃)。延长step end time ,并不是说在7200s的结果上继续仿。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请各位指点 请问一下楼主,这个速度怎么改变啊?有没有什么教程啊? guojin0111 发表于 2017-2-28 17:21请问一下楼主,这个速度怎么改变啊?有没有什么教程啊?
我没做电磁和热耦合,单纯的热仿真,没有速度的改变。如果你单纯要看不同速度下的温度变化,我觉得可以设置生热率是随时间变化的,当然,生热率要和速度匹配。 是因为我剖分的不够细,结果不收敛么?剖分时,sizing选的medium 本帖最后由 Andyabc 于 2017-3-5 08:59 编辑
经过一周反复仿真,现在终于收敛了。跟剖分有关。下图是模型上某点的温度变化。3600s内温升变化在1-2K内视为达到稳态。 谢谢分享,热分析可以考虑用Fluent或者CFX,比较专业。 楼主您好,请问能把你的模型发给我一份吗,847021936@qq.com,谢谢 请问楼主,端部气隙怎么设置,如果不建立气隙部分,是不是需要在转子外表面与定子内表面添加对流散热系数? BY_CH1 发表于 2017-5-14 22:03
请问楼主,端部气隙怎么设置,如果不建立气隙部分,是不是需要在转子外表面与定子内表面添加对流散热系数?
很对,一般也就这两种方法 仗剑走天涯618 发表于 2017-4-29 00:33
楼主您好,请问能把你的模型发给我一份吗,,谢谢
太大,发不了的。。。。。 本帖最后由 BY_CH1 于 2017-5-15 15:19 编辑
Andyabc 发表于 2017-5-14 22:42
很对,一般也就这两种方法
请问您用的是那种方法?那种方法好一些?还有就是如果不建立空气,对流换热系数端部和定转子中间气隙应该不一样吧,有相关技术资料推荐一下可以么? BY_CH1 发表于 2017-5-15 14:13
请问您用的是那种方法?那种方法好一些?还有就是如果不建立空气,对流换热系数端部和定转子中间气隙应 ...
建立出气隙,算出等效导热系数 Andyabc 发表于 2017-5-15 17:24
建立出气隙,算出等效导热系数
那么请问您,为了计算精准一些,就是两侧的导热系数和中间的导热系数应该不一样吧? BY_CH1 发表于 2017-5-15 20:56
那么请问您,为了计算精准一些,就是两侧的导热系数和中间的导热系数应该不一样吧?
不一样,分别等效,计算,设置 BY_CH1 发表于 2017-5-15 20:56
那么请问您,为了计算精准一些,就是两侧的导热系数和中间的导热系数应该不一样吧?
你是用fluent做的么? Andyabc 发表于 2017-5-16 09:21
不一样,分别等效,计算,设置
我只看到过气隙等效的公式,端部不太会等效,请问您有相关的资料推荐一下么? Andyabc 发表于 2017-5-16 09:29
你是用fluent做的么?
用Fluent算过,continuity不收敛,正在找原因。 楼主请问,
1. An internal solution magnitude limit was exceeded. Please check your Environment for inappropriate load values or insufficient supports.Also check that your mesh has more than 1 element in at least 2 directions if solid brick elements are present.Please see the Troubleshooting section of the Help System for more information.
2. Solver pivot warnings have been encountered during the solution.This is usually a result of an ill conditioned matrix possibly due to unreaso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an under constrained model, or contact related issues.Check results carefully.
是什么原因?
BY_CH1 发表于 2017-5-16 18:37
我只看到过气隙等效的公式,端部不太会等效,请问您有相关的资料推荐一下么?
至今没看到过相关介绍的资料。我自己根据热阻相等的原则等效了下,不知对错,哪位大神看到了还望指点一下我们 Andyabc 发表于 2017-5-16 22:33
至今没看到过相关介绍的资料。我自己根据热阻相等的原则等效了下,不知对错,哪位大神看到了还望指点一下 ...
我这个热阻相等原则是指用对流散热系数得到的热阻和用等效导热系数得到的热阻一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