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瞬态分析子步数对计算结果的具体影响
请问,我在做瞬态热分析时子步数分别为5、10而终止时间不变,得到的结果是子步数为10的温度明显要高,子步数为5的温度升高了9度,而子步数为10的温度升高了15度。请问我该选用哪个结果?子步数为10的吗,它计算精度要高些?但是这样子步数多了计算时间明显变长,计算一次至少得用10mins,只能如此吗?另外,比如子步数为10,总时间为10s,子步长为1,则仿真出来的结果能较准确反应结构在1s、2s、3s...10s的变化过程吗?谢谢~
单纯看子步数的影响的话。才5-10个明显太少了。 我记得ansys瞬态分析默认子步数就25个。建议大幅度增加子步数。 增加到基本不影响结果为止。 什么干计算量超级大。但是是为了精度需要付出的代价 liuxiaotian 发表于 2016-8-27 13:54
单纯看子步数的影响的话。才5-10个明显太少了。 我记得ansys瞬态分析默认子步数就25个。建议大幅度增加子 ...
说得很好,既然仿真就是保证精度与结果的可靠性,谢谢刘老师!另外,想请问一下瞬态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吗,比如Time=30s,Nsub=30,则出来的结果就是指在1s、2s......30s时的温度分布吗?为何实际中我这样得到的结果与分别设置Time=1s,Time=2s......Time=30s后的数据不一样,甚至差异挺大的? sunriver 发表于 2016-8-28 10:01
说得很好,既然仿真就是保证精度与结果的可靠性,谢谢刘老师!另外,想请问一下瞬态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反映 ...
稳态分析 是可以1+1+1=3的 瞬态分析因为多了热惰性加热冷却不是那么快
举例房间里面放个冰块 他不是立刻让室内温度降低 而是逐渐的这就是热惰性的作用
30秒跟 1秒 2秒分别来 区别就是 稳态的 1+1=2还是热惰性引发的 1+1=1.2
但是能量是守恒的 他不是立刻变成1+1=2但是从整体上 稳定以后最终还是=2了 liuxiaotian 发表于 2016-9-1 18:50
稳态分析 是可以1+1+1=3的 瞬态分析因为多了热惰性加热冷却不是那么快
举例房间里面放个冰块 他不 ...
谢谢刘老师哈~~~根据您的解释,我的理解是:由于能量守恒,只要设定了计算时间Time一个具体值,则仿真计算结束后,热结构在最后时刻的温度值是一样的,这个值可以反应真实的情况,但是在该瞬态分析过程中由于考虑了热惰性,某一时刻的温度则不一定准确,因此,采用Time=1s,Time=2s,Time=3s......Time=N s分别得到的最终时刻的温度值,将这些温度值描绘成曲线,该曲线可以更准确地反应结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瞬态过程。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sunriver 发表于 2016-9-4 15:20
谢谢刘老师哈~~~根据您的解释,我的理解是:由于能量守恒,只要设定了计算时间Time一个具体值,则仿真计 ...
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liuxiaotian 发表于 2016-9-4 18:22
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哦,看来是我理解偏了{:1_564:} ......稳定分析中热载荷不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您说的1+1=2可以理解,瞬态分析中由于考虑热惰性,热传递在时间上表现一定的滞后性1+1=1.2,但这并不影响最终达到稳定的结果值也可以理解,不过我想问的是:都是采用瞬态热分析,系统的输入热功率、外边界温度、对流传热系数均恒定,采用一次性仿真30s内结构温度的瞬态变化过程,与 分多次仿真1s、2s、3s...30s内结构的温度并将这系列仿真的最终时刻温度值描绘出来得到一条新的反映30s内结构温度的瞬态变化过程不一样,哪条曲线更接近真实情况(见附图)?然后,我上次的理解(完全不一样的理解)是根据您的阐述对此的一种解释,可能是理解错了,所以现在还没真正弄清楚,我就是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感谢您耐心的指导,希望能得到您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解释,多谢{:1_494:} 都是线性的计算 最终温度是线性增加 这个规律没问题 liuxiaotian 发表于 2016-9-7 21:30
都是线性的计算 最终温度是线性增加 这个规律没问题
都是线性的计算?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我问得直接点吧,您觉得黑色仿真的曲线能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还是红色拟合的直线? sunriver 发表于 2016-9-8 20:43
都是线性的计算?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我问得直接点吧,您觉得黑色仿真的曲线能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还是 ...
黑色的是 瞬态分析的基本规律 红色是稳态分析的基本规律 liuxiaotian 发表于 2016-9-9 18:49
黑色的是 瞬态分析的基本规律 红色是稳态分析的基本规律
好的,谢谢刘老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祝您节日快乐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