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感应电机设计
单相感应电机设计时,软件中为什么都需要输入绕组匝数和线径,这个不是设计出来的吗?在输入的时候应该怎么确认绕组匝数和线径,另外怎么确认启动和运行电容的数值? 自己顶一下了
请问主绕组数据:φ1 36-35-34-33 副绕组数据:φ0.75 69-69 电容:30uF
这些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另外在软件里面为什么必须输入绕组的线径和每槽匝数,这些数据不是我们想要软件计算出来的吗?谢谢! maste2002 发表于 2016-1-19 18:49
自己顶一下了
请问主绕组数据:φ1 36-35-34-33 副绕组数据:φ0.75 69-69 电容:30uF
这些数据 ...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是因为您使用的软件,没有自动优化设计的能力,所以绕组的有些数据还是需要人的干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机自动优化设计软件.自从有了计算机以来,电机行业(包括大学,研究所,企业等)均在为实现电机的自动优化设计而努力,但是很遗憾,没有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所以,在实际工作当中,一般还是参考以前以及有的类似电机产品的一些数据,进行有限的设计计算.电机的优化设计,需要强大的数据库的支撑,没有这些数据库(比如,电机材料数据库,电机加工,电机工艺,电机结构等),要进行所谓的无人工干预的优化设计,是很难实现的.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是因为您使用的软件,没有自动优化设计的能力,所以绕组的有些数据还是需要人的干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机自动优化设计软件..。。。。。。
哦,那这样对新手来说,很难学习了 匝数和线径 输入后 看槽满率来检验是否适合嵌线,看转速性能温升等结果来判断匝数线径是否合适。
电容可按启动转矩、转速、电容耐电压的计算结果来确认。或者参考经验公式。 cai4444 发表于 2016-4-6 16:07
匝数和线径 输入后 看槽满率来检验是否适合嵌线,看转速性能温升等结果来判断匝数线径是否合适。
电容可按 ...
电容的经验公式能否提供一个
另外哪些绕组的布局是怎么设定的?例要跨多少槽? 南牛做的软件咋样啊,不是说人人都能设计电机!????
是呀,那位大伽能否提供个电容预算的经验公式? 感应电机的学习可以先掌握Y、Y2系列电机的数据库作为原始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