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支路数
求助:请问有人能详细解释下并联支路数这个概念吗?以四极电机为例,并联支路数可以是1、2、4,a=2和a=4对整个电机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这种问题,电机书上比谁讲的都明白,何须在这里提问? 如果你做过电机设计的话,你会发现并联支路数与很多电机参数有关,如额定参数计算中的每相串联导体数、每槽导体数;继而这些参数又会关乎每极磁通,磁通又牵动磁密;所以使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实我并不觉得并联路数是会影响这个电机性能;它仅仅是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例如,一台4极整数槽叠绕组电机,可以绕城1路,也可以2路,也可以4路,只要保证每相串联匝数一样,对电机性能影响几乎没有;
调整的只是线径而已。 并联支路只是绕组串联改成并联,不会影响电机性能。 并联支路数改变,相同转速下的相感应电动势随之改变。支路数由1变为2,即原先串联的两组线圈,变成了并联,其相感应电动势减半。若供电电压不变,那么并联支路数由1变为2之后,转速就会翻倍。并联支路要和绕线并绕根数区分清楚。 luomu 发表于 2016-1-8 11:10
这种问题,电机书上比谁讲的都明白,何须在这里提问?
主要是看了电机设计书上的概念没太明白,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分路。 我也提一点疑问:从电机结构方方面,并联支路数和电机线包尺寸影响大嘛?在电机结构紧张下,线包尺寸要求高(线包外圆尽量小,线包高度尽量低),并联支路数怎么选择好呢?望大神指点迷津。 在工艺上是有区别的,并联路数越多,线圈的端部越大,尺寸不好保证。 并联支路数对电机的性能并无影响,但是肯定是需要调整每槽导体数,并饶根数、线径等参数的 每相串联匝数的定义可以看看,与并联支路数有关,另外并联之路数多的话可以分流,但是星点会比较多。 并连可以大电流, 并连中也可以包含串连 同样想明白,并联支路数这个概念,是仅仅起到分流的意义吗? hakeemlee 发表于 2016-1-8 18:22
并联支路数改变,相同转速下的相感应电动势随之改变。支路数由1变为2,即原先串联的两组线圈,变成了并联, ...
大佬你好 问个小问题哈 可以说一下 若供电电压不变,那么并联支路数由1变为2之后,转速就会翻倍。 这个转速是怎么翻倍的吗
补充内容 (2019-3-13 14:38):
突然想到了,你说的弱磁控制吧。。。。。。。。反电动势减小一半,频率就可以翻倍了,等于转速就可以翻倍了是吧 想了一下 不知道对不对,请大佬看看对不对:
应该要从电机设计入手,算出电机需要多少a总电流(假如需要100a),再设置并联支路数,
假设为1,那么就是100a电流都由这条支路提供,根据U=E+IZ,I要达到100a,则需要E(定子的感应电动势)较小,而E=2.22f*n*k*phi,所以需要的phi(磁通)小,则气隙磁密小,则磁化电流小。。。。。
假设为4,那么就是由每条支路提供25a的电流,根据U=E+IZ,I要达到25a,则需要E较大,所以phi大,B大。。。。。
等于说同一个电机设计,如果只改变并联支路数,就会导致电磁负荷变化(气隙磁密和线负荷),而电机设计是要先确定电磁负荷的,所以改变支路数的同时必须还要调整别的一些参数(10楼说的),保持电磁负荷基本不变
说的好,学习了
学习学习,看懂了 大小写橘子 发表于 2019-3-11 22:08
想了一下 不知道对不对,请大佬看看对不对:
应该要从电机设计入手,算出电机需要多少a总电流(假如需要10 ...
公式里的I应该是总电流吧而不是每一路的电流
页:
[1]